近日,共青團四川省委等十八部委聯合發文《關於命名2018-2019年度四川省青年文明號的通知》,南充市中心醫院感染病科被命名為「四川省青年文明號」,成為醫院第一個被命名為省級青年文明號的科室。
市中心醫院感染病科現有醫務人員28人,35周歲以下的青年佔71.4%,其中有中共黨員8人,共青團員12人,是一支朝氣蓬勃,團結向上,有才能、能吃苦、講服務的青年隊伍。在科主任任崇松教授的帶領下,科室全體人員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曾獲共青團南充市委授予「優秀青年突擊隊」、醫院授予「文明科室」等榮譽稱號。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市中心醫院感染病科作為南充市抗疫主戰場,從1月23日收治首例確診患者,到3月11日最後一位患者治癒出院,感染病科全體醫務人員用46天的堅守,用不舍晝夜的奮戰,用使命與擔當換來了全市老百姓的安寧和健康。
請戰逆行,「初生牛犢」勇挑重擔
疫情初起,感染病科的每一位醫護人員就繃緊了專業而敏感的神經。在科主任任崇松和護士長謝永瓊的帶領下,科室的年輕人緊張有序地奔忙在各個崗位上,確保做好各種應對疫情的準備工作。
1月23日,醫院收治首例確診患者,全科醫務人員迅速投入戰鬥,科室第一時間組建青年突擊隊。年僅30歲的女「戰士」向琴,不懼感染,第一個衝進「感染病房」;由年輕護士夏麗清、許林、鄭燕芬等人組成的護理第一梯隊緊隨其後,在「感染病房」緊張有序地展開醫療救護工作;年輕醫生楊均均聞令而動,立即從湖南老家返回,丟下年幼的兒子,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護士湯亞林在抗疫崗位上獲悉母親辭世的消息,強忍悲慟,朝向母親所在方位深鞠躬後繼續工作;「最美新娘」陳琳,除夕夜脫下婚紗毅然進入「感染病區」;滕新蓮堅守崗位,在病房度過了自己的28歲生日;青年團幹部李軍、張琨、李坪坪也第一時間向組織請戰,加入「戰鬥」。
生命至上,堅決確保「零死亡」
從1月23日收治首例確診患者開始,任崇松帶領全科團隊一直駐紮在抗疫第一線,24小時輪流值守。每天收集匯總病人情況,積極聯繫專家組會診,不斷優化治療方案。功夫不負有心人,首例確診的患者孫某於2月5日治癒出院,同時他也是南充治癒的首例重症患者。
「從收治第一例患者開始,我們就一直把『零死亡』當作救治目標。」任崇松說道。面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全科主動作為,積極尋找有效的救治方案,不斷摸索和總結經驗,採取「一人一方案,一日一會診」的定製化診療模式,全力以赴提高救治質量。
3月11日,南充最後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在市中心醫院治癒出院。至此,感染病科收治的23例確診患者全部治癒出院,實現了確診患者「清零」、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出徵武漢,青年「戰士」不辱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恰逢春節,人流量巨大,防控難度陡增,一夜之間,疫情在武漢蔓延開來。醫院告急、醫療物資告急、醫務人員告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保障南充「主戰場」醫療救護工作的同時,感染病科選派於曉燕、梁建英、蔣麗、高萍等四位業務能力、政治素質雙過硬青年醫護人員加入醫院援武漢醫療隊馳援武漢。
市中心醫院援武漢醫療隊員承擔了武漢協和醫院腫瘤院區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務,先後成功參與救治患者106名,治癒出院84人,為武漢扭轉抗疫戰局作出了貢獻。
這支有實力、有擔當,平均年齡30歲左右的優秀青年突擊隊中,有二十出頭的青年團幹部,有丟下嗷嗷待哺的孩子的哺乳期母親,有母親剛剛辭世的女兒……他們充分展現了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優良作風和堅毅品質,發揮了青年醫務工作者的中流砥柱作用,為這次疫情大考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毛映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