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便是緣分,哈嘍大家好,我是PP說三農,下面就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文章。
鄉下有很多老祖宗的智慧智慧凝聚在一起,雖然大部分都是憑經驗來預測,屬於大概率,但很多時候,結果總是那麼巧合,這也是很多諺語流傳的主要原因吧。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採用混合曆法,將公曆、陰曆和幹支歷合用。幹支歷在過去又稱「皇曆」,是由皇帝頒布的。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農民曆」,作為指導農民耕作的工具,還產生了大量輝煌的農話。
村寨裡流傳著一句很經典的關於農業生產的諺語:「四人分餅,五牛耕田,八龍治水」,也許很多年輕人不太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但對村裡的老人來說卻是再熟悉不過了。
屬「二龍治水」,四馬駝谷、九宰豬、十人分餅、十一牛耕田,其中雨中受二龍控制,雨量充足。四匹馬載著糧食,但收成不佳;十個人分餅,糧食有欠收;九屠共豬,肉不便宜;十一牛耕田,勞作挺辛苦。總的來說,屬於中平年的範疇。
現在距離2020年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此時回首2021年的農業豐收,二龍治水和11頭牛耕田,九屠共豬看來還有點可信,畢竟今年的雨水特別充足,有些地區甚至有洪水。而且受早霜、冰雹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農民在防災、救援、補種等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勞力自不語,就算是十分餅也是錯的,即便是這樣,今年的我們也一樣喜獲糧食豐收。
當然,這是靠科技進步,在靠天吃飯的古代,是萬萬辦不到的。因此,老黃曆裡的農話似乎還是有點可信的。
按幹支歷排列預測的方法並不複雜,主要是以10天幹支和12地支組合60幹支,預測全年的幹支,即從春節後的第一天開始,對頭十二天的龍、馬、牛、豬等屬的幹支,在最初幾天就表示其數量。比如月初二出現,是二龍治水;月初三出現,是三龍治水。
天時、地利、人和都是農夫山泉產生的時代背景。如今科學技術高度發展,也許不再適用了。但是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作為一個千年老祖宗總結出來的智慧,仍然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看了本期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評論區一起討論下吧!關注我不迷路!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PP說三農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