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幹:愛心接力救助昏迷流浪老人(圖)

2020-12-22 吉安頻道
老人的女婿來接其回家(警方供圖)

  大江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彭曉華報導:儘管時下已是寒氣襲人的天氣,但在吉安市新幹縣,有一件事卻讓這個冬天增添了一抹暖意,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點讚。記者獲悉,一名常年流浪的痴呆老人,一個月前,在新幹縣大洋洲因病而昏迷,被當地警方送去醫院救治後,通過「警醫聯動」愛心接力,不但得到了救助,還幫老人找到了親人。

  12月17日凌晨,一名男子驅車來到新幹縣人民醫院。在該醫院的ICU病房裡,有一位被救助的老人就是該男子的嶽父。原來,在1個月前,新幹縣大洋洲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在一個板車棚裡有一名昏迷了的老人。隨後,新幹縣人民醫院急救中心趕到了現場,發現老人已奄奄一息、命懸一線了,於是趕緊將其送進了ICU重症監護室去搶救。經確診,老人患有雙側大腦瀰漫性病變。

  剛入院時,老人已經重度昏迷,大小便失禁,無法自理。醫務人員先幫他清洗衣服和身子,然後24小時輪流看護,時間近達1個月。期間,醫護人員還自發給老人捐助衣物,民警、志願者、同病房的病人家屬都加入了愛心接力之中。經過近1個月的救治,老人病情逐漸趨向於穩定。因救助及時,老人開始能說話、吃飯和走路了,但只是溝通上還存在障礙,不能提供其個人有效信息。因老人身上沒有任何有效證件,其身份一時也成了謎。

  據介紹,12月16日,民警通過技術手段,最終查找到了老人的身份信息,隨後通過老人家戶籍所在地的警方確認了身份,並聯繫到了老人的親屬。老人名叫楊某德,系貴州人,今年61歲,因為痴呆弱視,常年流浪,只有一個女兒在浙江結婚生子。隨後又聯繫上了老人的女兒和女婿,其女婿聞訊後,立刻從浙江驅車趕來新幹將嶽父接回家去。

相關焦點

  • 愛心接力,流浪50年的老人終於「回家」!蘇州大龍港護理院享晚年
    此刻卻沒人能夠想到,這位老人已經「流浪」了50年。近日,在姑蘇區雙塔街道多個部門的愛心幫扶下,她順利入住護理院,在這裡安度餘生。「蘇州是她的故鄉,不管她在外流浪多久,我們都有責任讓她回歸故裡,享受家的溫暖。」望著這一幕,雙塔街道第一聯合工作站民政條線負責人張海琴深情地說。張海琴清晰記得初見劉鳳英老人的情景。
  • 愛心義賣救助流浪貓狗(圖)
    早報訊 (記者顏雅婷 胡彥明 文/圖)「
  • 新生重病昏迷 師生接力救助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魏婧琳 通訊員韓旭 文/圖)大一新生突發急症,師生紛紛獻愛心,不少學生家長也加入其中,你一百我一百,目前已累計籌款20餘萬元。近日,這樣一場愛心接力在華僑大學演繹著。 10月23日晚11點左右,華僑大學國際學院大一學生黃天祥出現身體抽搐症狀,隨後陷入昏迷。
  • 高原愛心志願者疫情期救助上百隻流浪動物
    據了解,這裡是當地愛心人士自發建立的一個民間機構,目前共有600多隻流浪動物。今年52歲的李月娥從退休後,就長期在小動物保護中心做志願者,她每天的工作除了照顧流浪動物,打掃衛生,還要負責檢查所有小動物們的健康情況。
  • 陝西:七旬老人外出流浪50年 真情接力讓老人落葉歸根
    在陝西省商洛市洛南縣古城鎮馬連灘村,彭發友握著送他回鄉的陝西省銅川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手,連聲道謝。2020年11月初,陝西省銅川市救助管理站接到了錦繡園社區的電話,稱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有居民發現了一位無家可歸的老人,沒有戶口本和身份證,疑似流浪人員,想讓老人到救助站得到妥善安置。陝西省銅川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立即驅車前往錦繡園社區,但並沒有找到老人。
  • 男孩流浪十餘年 江西河南兩地接力助其回家
    救助站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以及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全國救助尋親網站等多種方式幫阿寶發布了尋親公告,卻一直未傳回任何消息。阿寶長時間地在外流浪,造成他的性格孤僻,不願與人交流,也不配合救助人員了解更多尋親信息。救助人員只能通過悉心照顧和心理輔導慢慢走進阿寶的心裡。
  • 突發嚴重低血糖並昏迷 老人坐火車發病獲好心人救助
    誰知道,在車上他突發嚴重的低血糖並出現昏迷。幸好,列車長和列車員拿出了最有效的急救措施,身邊乘客也對他非常照顧,才讓他慢慢甦醒。他藉助北京晨報希望感謝該列車13車廂所有乘務人員和旅客,及時救助挽回了他的生命。  老人火車上突昏厥  昨天,陳先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他在10月21日乘坐T110次列車從無錫來京去看望在北京工作的兒子。
  • 借救助流浪動物騙錢,實為利用人類愛心的邪惡之舉
    可流浪動物問題的治理可不等人,它們本身在遭受磨難的同時,也從各方面向人類提出要求。我們看到,流浪狗收容場所,在各地均已出現。許多愛心人士捐款、捐糧,以維持眾多的收養所正常運行。但此運行能堅持到哪天,沒有人清楚。因為依靠捐助的方式,畢竟不能維持穩定。雖然不少愛心人傾家蕩產,除自己全身心投入外,實際上也嚴重地影響到家人的正常生活。
  • 我們是阿拉善流浪動物救助之家
    阿拉善左旗流浪動物之家,成立於2015年5月,志願者人數從最初的十幾名已經增加到現在的將近五百名,但是由於沒有相關部門的鼓勵與扶持,救助行動杯水車薪。作為一個民間救助團體,阿拉善左旗流浪動物之家已救助流浪動物三百餘只。通過租賃場地,對救助回來的流浪狗進行圈養,避免流浪狗問題擴大。
  • 公益 撞球人聯合救助腦瘤女孩 愛心人士全城接力
    現在已經昏迷十來天了,現在向內蒙四海的朋友們尋求幫助,希望四海所有的兄弟姐妹們伸出援手,幫助小女孩一把。人生不缺少錦上添花,可需要雪中送炭。希望大家伸出援手,讓小女 孩的生命繼續延續下去。高強代表全家人感謝您了。」近日,四海撞球群的成員高強在群裡向成員們傳出了求救信號,希望大家幫助自己的親人度過難關。
  • 懷來流浪小動物救助協會成立了
    在這個暖春將至的美好時節,我們流浪小動物救助協會即將成立。協會成立的宗旨是珍愛生命,保護動物,維護動物的生存權利,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減少殺戮,虐待,遺棄動物的行為,並依此為依託開展青少年的愛心教育,為了堅持加快發展流浪小動物救助協會體制體系,完善流浪小動物救助站的美好家園。經前期招募的崗位公益工作人員,務必發揮特長,群策群力,團結一致在協會的統一領導下,為流浪小動物共建美好家園。
  • 齊魯網友愛心接力:幫泰安街頭偏癱媽媽回家(組圖)
    兩個月了,老人就這麼躺在路邊,自己癱瘓的身體動彈不得,只能依靠好心人送來的水和饅頭度日。(網友供圖)(網友供圖)       齊魯網5月24日訊 (記者 張曉博 孟凡東)昨天,在齊魯網社區,一條名為《齊魯網友愛心接力:為泰安街頭偏癱媽媽找家》的帖子引發網友熱議。不到一天時間,就有五千多名網友閱讀、跟貼留言並被各大論壇轉載。一場從齊魯網社區發起的愛心接力,在網民中悄然奏響。
  • 救助流浪狗狗,尋找中國-加拿大飛行志願者
    流浪狗狗的救助行動是一場愛的接力,一次狗狗命運的改變,凝聚了無數素不相識的人不求回報的奉獻,因為每個人付出的點點滴滴,這些幸運的狗狗才得以「狗生改變」。這是一年前的Basil和現在的Basil,真是太為它開心了!
  • 獻給流浪動物的「愛接力」,它們正在愛之家等著您...
    文章轉載自  DreamHome萌寵貝   2020年4月22日,我們店全體員工和一群愛心小哥哥小姐姐們去了我們熟悉的老地方——成都市愛之家流浪動物救助中心
  • 流浪動物愛心之家搬遷!
    圖為黃陂救助站部分貓狗照片事實上,早在2009年,陳姨便開始做起了流浪動物救助。那時,陳姨偶然發現家附近有些流浪貓狗。看見它們在垃圾桶裡,馬路邊上翻找殘羹冷炙裹腹。偶爾還會在一些動物髒兮兮的毛皮身上,看見血水凝固結成塊的傷口。
  • 流浪動物救助小院組建義工群的必要性
    前日,門頭溝曹阿姨流浪動物救助小院的義工群志願者代表來到小院,慰問曹阿姨和小院的狗狗們。
  • 國內首家失獨老人救助基金會成立
    點擊查看 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會3月28日在北京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個由民政部主管、專門為失獨老人服務的全國性基金會。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介紹說,截至2013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02億,佔總人口的14.9%。
  • 昆明護國街道執法中隊救助流浪老人
    巡查至文廟時,發現一名衣衫襤褸、蓬頭垢面,身上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的老人躺在路中。護國街道 供圖由於昆明市區早上氣溫較低,衣履單薄的老人在冷風中瑟瑟發抖,面色鐵青、眼睛緊閉。生怕老人攜帶病菌,周圍的路人都避而遠之,不敢靠近。因擔心老人的安全,蔣自剛、江文杰兩人連忙蹲在老人身邊詢問其相關情況。
  • 是什麼力量在推動她救助流浪狗?
    她說,附近的兩位老人幾天不見了,隔日要去看看他們。上次送給了老人一些棉被衣物,這次家裡有一些廢品,給老人順帶送過去。對於自己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於老人來說賣廢品的錢也可以維持生活。周女士發現那隻流浪狗,是在騰衝的大竹園發現的,那時候是被一位好心的大姐在路邊看護著。當時,不知道這隻流浪狗是因為什麼而受傷,外傷很嚴重、血不停地流、腳還不停地抽搐著,很痛苦的哀嚎。
  • 救助流浪動物,光做個伸手黨可不行.
    所以,很多人在養了寵物後或多或少都會參與一些救助,無論是一個人「單打獨鬥」,還是找到組織集體行動。而大部分懷揣愛心的初次救助者們,一般都會這樣做:在路邊發現了流浪貓狗後第一時間拍照片,發朋友圈,然後找動物保護組織,希望來個人把小可憐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