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導 匯聚全球頂尖智慧,共話鉑族金屬機遇。12月4日,由世界鉑金投資協會(WPIC)和英美資源集團主辦的「新能源、新材料、新生態——2020國際鉑族金屬科技創新及發展峰會」在蘇州市召開。來自全球貴金屬機構、行業協會、國內頭部氫能產業企業的數百位嘉賓和代表匯聚一堂,深刻分析新形勢下鉑族金屬的戰略價值,共同探討「雙循環」時代大格局下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發展機遇和投資前景。
國家商務部原副部長張志剛、吳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許諾、世界鉑金投資協會(WPIC)執行長Paul Wilson、南非礦業協會執行長 Roger Baxter、中國黃金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陶明浩、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崔建國、中國再生資源協會貴金屬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邊疆、中國礦業報社副社長鄒謝華、英美資源亞太區貴金屬市場拓展總經理陳衛、中國工商銀行貴金屬業務部副總經理仇奕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
全球頂尖智囊齊聚,共話鉑族金屬新能源新材料新生態
大會主論壇開場,蘇州市吳江區政府領導、全球貴金屬和礦業協會、權威報社領導進行了致辭。吳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許諾指出,本次峰會的主題和吳江聚焦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主題非常契合,希望未來能把新能源新材料打造成吳江的亮麗新名片。世界鉑金投資協會(WPIC)執行長Paul Wilson發表了視頻致辭。他指出,WPIC旨在為全球最大投資市場的投資者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鉑金投資產品,以推動包括中國在內的鉑金投資市場的健康發展。Roger Baxter以南非礦業執行長和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主席的雙重身份帶來視頻致辭。他表示隨著全球氫能經濟的增長,希望鉑金最大的需求國中國和鉑金最大的供應國南非之間建立更牢固的夥伴關係。中國黃金報社長陶明浩認為通過深入挖掘鉑金自身的投資屬性和價值文化,完善國際投資市場的基礎建設,培育廣大投資者群體,未來鉑金會有非常好的前景。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崔建國指出本次峰會將國內外鉑族金屬上下遊各個領域的領導專家、業務負責人匯聚一堂,有助於鉑族金屬產業在國內的發展。
演講環節,國家商務部原副部長張志剛指出,面對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凸顯的國際形勢,科技和消費的內循環成為關鍵。其中,與能源安全、低碳、高效利用息息相關的鉑族金屬將有著遠大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前景。英美資源集團亞太區貴金屬市場拓展總經理陳衛將鉑族金屬在新材料、新能源產業中的應用劃分為首飾、汽車、投資、氫能、化工、環保、醫療、電子、儲能、食品、材料、碳中和等12個生態圈,認為鉑族金屬在人類歷史上以及將來都具有非常豐富、不斷進化的應用場景。如在醫療領域,鉑金在抗癌治癌藥物和檢測病毒的生物晶片上都有重要應用;並表示鉑、鈀、銠、銥等鉑族金屬和鑽石一樣,都是英美資源集團的重要業務。
工商銀行貴金屬部門副總經理仇奕認為鉑族金屬作為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的「維生素」,在氫能產業、新能源汽車、環保材料等前沿行業的應用日趨重要。通過鉑金租賃將金融機構服務貴金屬產業鏈的範圍向前沿行業擴張,將有利於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重要突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秘書長張焰峰博士指出長三角不僅是氫能和燃料電池的技術高地,在市場化方面也走在國內前列,整個長三角地區運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總計1900多輛,超過全國的1/4。隨著該地區氫經濟的發展,鉑族金屬的市場需求將得到進一步的提振。重塑科技副總裁馬晶楠表示重塑作為領先的燃料電池技術提供商,已為包括一汽解放、東風、宇通、中通、三菱扶桑等40餘家國內外知名整車企業配套超過70款燃料電池車車型。目前,中國市場近40%的燃料電池汽車採用了重塑科技的燃料電池技術,全球累計行駛裡程已突破4,500萬公裡。
下午的主論壇上,上海賀利氏工業技術材料有限公司貴金屬事業部中國區研發負責人董蔚雯表示,鉑金在氫能與氫燃料電池領域的重要應用,進一步凸顯了「貴金屬和貴金屬級催化劑將為未來工業的發展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構築完備的貴金屬供應鏈閉合鏈條,以實現貴金屬利用的環保性最大化。驥翀氫能董事長付宇博士從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部件——電池電堆這一角度作了全新的拓展性演講。他表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真正優秀的行業經驗應該是燃料電池與整車的完整融合,以消除最為影響電池壽命的不利因素,提高可靠性。」而在產業化進程中,「壽命和可靠性是比性能更為重要的指標。」
中信建投證券有色行業首席分析師趙鑫就復盤鈷鋰,推演鉑金下一站發表了演講。他表示,判斷鉑金的價格要看價格的供給周期,需求周期和庫存周期三個指標。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得到政策和行業示範的激勵,預計2026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將達到110萬輛,,將進一步提振鉑金的需求周期。廈門大學陳秉輝教授發表了鉑族金屬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應用前景的主題演講。他認為, 氫能的發展需要重點審視自己的優勢與市場定位,尋求與燃油汽車、電動汽車的互補性、平衡性發展。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WPIC)亞太區主管鄧偉斌系統解讀了WPIC《鉑金季刊》第三季度報告,對第三季度鉑金全球市場的供需基本面作了總結。他指出,隨著第三季度全球疫情的緩解,鉑金的生產與供應有所恢復,投資需求在第三季度得到較大的提升。考慮到今年鉑金供應方產量的減少,預測今年全球鉑金市場將出現37噸的短缺,明年全球供需會出現7噸左右的短缺。在需求端,隨著汽車行業第三季度生產銷售水平的修復,國6排放法規的收緊,鉑鈀替換成為可能,疊加氫經濟的推動,將對鉑族金屬的價格和需求形成很好支撐,但也存在一定的供應風險。因此,需要從國家、行業、市場的角度進行鉑族金屬的戰略儲備,促進相關產業的良性發展。
AP Ventures 管理合伙人Kevin Eggers表示,鉑族金屬使得從生產、儲存、運輸、壓縮到終端應用的整個氫價值鏈的一系列創新技術成為可能,是推動和發展氫經濟,使其獲得全面成功的關鍵。在這一氫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與鉑族金屬相關的投資機會也將得到湧現。
圓桌論壇上,眾多嘉賓圍繞聚力新業態、聚焦新商機——資本助力新材料新能源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度探討。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新業務合伙人丁傳明從國際國內大環境的角度分析了產業投資機會。他指出隨著未來中國對新材料、新技術的重視,擁有硬核科技和技術壁壘、明晰市場定位,且市場前景明朗的創業項目及科學家型企業家將越來越受到投資機構的重視。馬晶楠認為在全球的清潔能源轉型中,氫燃料電池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因此,有必要從國家戰略角度推動、鼓勵關鍵技術的攻關。鴻商資本前董事總經理章如鐵表示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中,一級市場是時光機,二級市場是加速器,一二級市場的聯動效應是行業的發展趨勢,也將提振對上遊鉑族金屬的需求。陳衛表示,貴金屬市場拓展與傳統意義上的投資有較大區別,更多側重於挖掘新的技術,鼓勵新的技術,並扶持新技術的商業化,以實現長期價值投資。秦漢認為,當前國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還沒有完善的人才儲備,未來2-3年將海外優秀人才吸納過來,將對整個行業發展提供很大的幫助。
巴斯夫論壇乾貨迭出,綠色經濟提振鉑族金屬在催化劑領域應用前景
與下午主論壇同步舉行的巴斯夫平行分論壇上,數位嘉賓圍繞鉑族金屬這一綠色金屬在催化劑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巴斯夫環境催化亞太區研發經理王偉亮就過去含鉑金屬催化劑在環保廢氣減排中的挑戰,應用及未來的發展機會的主題發表了演講,他指出,作為全球貴金屬領域領先的供應商,巴斯夫可以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全面完善的貴金屬產品和服務。從貴金屬原材料供應,到催化劑的生產,到廢料的回收,再到金融風險管理,巴斯夫都可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其中的催化劑領域,貴金屬價格是決定三元催化劑技術路線路徑關鍵的因素之一,巴斯夫創新開發的新一代三元金屬催化劑,在保證排放性能和傳統兩金屬催化劑相當的情況下,貴金屬成本大約節省20%。
華東理工大學郭楊龍教授系統闡述了鉑族金屬在VOCs催化燃燒領域的技術應用及發展前景。他表示由於VOCs是PM2.5和臭氧重要的有機體,國家對其進行催化焚燒的淨化治理時需要用到鉑族金屬催化劑。目前,VOCs排放量高達2500萬噸,市場預計在100億左右,蘊含一定的鉑族金屬需求。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卡達克項目總監楊紅松表示,根據汽車公共協會發布的技術路線圖顯示,2035年新能源汽車約佔到50%-60%的比例,再加上排放標準的逐漸升級,將極大拓展三元催化劑的應用市場,鉑族金屬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得到提振。
勢銀研究總經理餘芬認為,目前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已從示範推廣進入到商業化導入期。預計隨著以獎代補政策的發布,重卡將得到更多的補貼機會,氫燃料電池汽車也將獲得大規模的發展,預計2025年的時候,氫能燃料電池規模在5萬-10萬的規模。
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葉思宇表示,燃料電池中,氫氣和氧氣可以放在一起燃燒產生熱和水,其中需要催化劑加速氧化,因此燃料電池的真正運轉,催化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需要從材料到膜電機尾端汽車等方面,通過整體結合,互相的反饋才能將整個燃料電池商業化提上日程。
巴斯夫創業投資中國負責人秦漢認為,雖然氫氣不一定是核心的綠色技術,制氫技術也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但由於燃料電池汽車具備的高能量密度、長續航歷程、運營階段零排放等優點,依然是目前重載領域電動化的最優方案。在這一過程中,鉑金作為唯一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催化劑材料,在燃料電池系統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與會嘉賓認為,鉑族金屬在氫經濟和新材料領域的廣泛應用,進一步彰顯了鉑族金屬除貴金屬和工業金屬兩大特質外的科技金屬的本質。伴隨著科技創新在引領高質量發展、暢通「雙循環」格局的關鍵作用,疊加「」十四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新基建」等重要戰略機遇,鉑族金屬作為科技金屬的應用前景將被極大提振,同時鉑族金屬這一大宗貴金屬的投資價值得到進一步釋放,未來投資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