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區和順縣的廣闊田野,活躍著一批大學生村官,他們腳踏實地,勇挑重擔,在實踐中鍛鍊,在奮鬥中成長,成為帶領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有生力量。馬坊鄉黨委委員、紀檢副書記、城家莊村黨支部書記、京上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陳棟就是其中的代表。
群眾的需求就是我的追求
2007年,陳棟到馬坊鄉京上村擔任村官。這個有80戶人家的小村,破敗落後,群眾迫切希望改善落後的生產生活條件。他說:「群眾的需求就是我的追求。」他大膽提出「建設體育廣場、硬化街道、改造陡坡和修築護村壩」四大工程。辦好這四件事情,需要20萬元的資金,錢從哪裡來?陳棟帶著鄉親們的期盼孤身一人踏上了「討錢」之路。
他來來回回跑了十幾趟榆次。在他的努力爭取下,晉中市交通局、財政局和中級法院最終扶助了16萬元,再加上村裡節省的辦公費用,共籌集到20萬元。為了保證工程質量,他吃住在工地,與工程隊共謀劃,與村民們同勞動,僅用二個月的時間,全部工程就完成了。
要為群眾闖出一條致富路
馬坊鄉是一個山區農業鄉鎮,農民靠天吃飯,增收艱難。2010年3月,陳棟牽頭聯合全鄉21名大學生村幹部成立了春輝蔬菜專業合作社。他說:「要為群眾闖出一條致富路」。他們集資16.5萬元,引進西紅柿品種合作「918」,首期種植了50畝旱地西紅柿。為了拓寬銷路,他親自帶車帶人跑石家莊市,行程7個多小時,晚上10點多到達橋西市場,在車上和衣臥上一晚。第二天早上10點一開市,他們已將5000多公斤西紅柿,搬到客戶的車上。當手裡拿到一疊疊鈔票時,他們感到由衷的喜悅。
一年下來,他們的西紅柿基地總產量達到20萬公斤,總產值達到28萬元。通過典型引路,還帶動附近村30餘戶農民種植西紅柿100餘畝,戶均可增收5千元。
為了群眾的利益,敢於做事,敢於碰硬
2010年6月,陳棟肩負組織的重託,擔任了馬坊鄉城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城家莊村是全鄉唯一的一個班子不健全、歷史矛盾多、幹群關係緊張、條件基礎差的難點村。進村後,陳棟挨家挨戶走訪調查,為改變現狀,他說:「為了群眾的利益,要敢於做事,敢於碰硬。」
他首先從村民關注的焦點問題抓起。吃水是村民關注的大事,他很快組織建設吃水工程。一個經常鬧事的村民以處理遺留問題為藉口阻止施工。他說:「遺留問題一定要解決,現在是解決群眾吃水的問題,我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來阻止施工。」村民們終於吃上了自來水。
敢於做事,敢於碰硬,陳棟在群眾中迅速樹立起威信。如今城家莊村完成了8項工程,總投資達140.5萬元,一躍成為了全鄉的基礎設施建設先進村、幹群和諧村。在2011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中,兩屆6年村委會沒有換屆的城家莊村順利選出了村委會全體成員,徹底改變了班子不健全的歷史。
陳棟先後被評為山西省百優大學生村官和晉中市首屆「十佳大學生村官」。陳棟說:「只要心中裝著群眾利益,肯於付出,勤於幹事,就會得到群眾的稱讚和社會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