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總理巴比什與參議長維特齊在電視節目上辯論
海外網9月7日電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8月率團「訪臺」,在捷克國內政壇持續發酵。9月7日,捷克總統澤曼、總理巴比什與維斯特奇爾在新聞節目中同臺,斥責維斯特奇爾的行為是「幼稚的挑釁」。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捷克總統澤曼、總理巴比什與維斯特奇爾9月7日參加捷克電視臺Prima與CNN Prima NEWS所辦的政論節目「Party」中同臺發聲,澤曼首先發表談話,澤曼表示,他將不會邀請維斯特奇爾參加捷克的高層外交政策官員會議,並說維斯特奇爾的行為可能會對捷克國內企業造成傷害。談到維斯特奇爾「訪臺」,澤曼直言:「我認為這是幼稚的挑釁。」
巴比什則表示,他不懂維斯特奇爾聲稱所謂「訪臺」是用自己的方式「挺直腰杆」,聯合國有193個成員,「難不成其他所有國家都是卑躬屈膝嗎」?巴比什強調不同意維斯特奇爾這趟「訪臺」,已故捷克總統哈維爾 (Vaclav Havel)在任時也沒到過臺灣,哈維爾也尊重「一中原則」。
令島內綠媒大跌眼鏡的是,維斯特奇爾在電視節目中一方面推卸責任聲稱「訪臺」是已故捷克前議長庫貝拉 (Jaroslav Kubera)生前所想,另一方面表明「『訪臺』並不違反『一中原則』」,自己從未承認臺灣是所謂「獨立國家」。
「哈哈!這個捷克『臺灣人』拿完好處回到祖國家鄉遭總統痛批『幼稚的挑釁』,馬上要到CNN澄清?他與蔡英文到底誰是大騙誰是小騙?!」島內民眾嘲諷:「民進黨高規格接待捷克議長,一群人騙吃騙喝不亦樂乎,搞得風風火火,如今人家回國又是一番說辭。」「該拿的都拿到了,提款密碼自然不用了。」「現眼報,來得快。這老臉腫得可以跟城牆比厚!」「所以到底是捷克議長騙臺灣人,還是民進黨騙臺灣人,還是狼狽為奸一起騙臺灣人?」「是誰讓人覺得跟廁紙一樣,用完就丟?這不是自找的嗎?」
事實上,9月1日維斯特奇爾到臺立法機構發表演說時,面對捷克與臺灣媒體的四度詢問是否將推動捷克和臺灣的關係,維斯特奇爾終沒有正面回答,並強調「訪問」臺灣並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當時島內網友就直指捷克議長的所謂「訪問臺灣」中的「臺灣」實際是「中國臺灣」。
島內網友評論:「哈,搞了半天,原來捷克參議院議長來到臺灣,是來到中國的臺灣;捷克參議院議長說『我是臺灣人』,是指『我是中國臺灣人』。」「吃完免費大餐,擦乾淨嘴巴,謝謝招待,拜拜!」「臺灣又當了棋子!這是一群來臺騙吃騙喝的政治人物!」「不會違反『一中原則』下,一群人來臺灣享受一番。」「詐騙學到了本島政客的精髓。」「捷克參議院議長說,我遵守『一中原則』,臺下響起一片歡呼掌聲!」「歡迎來到中國臺灣!」
6日,捷克總統澤曼接受採訪稱,捷最高憲法領導人外交政策協調會例會曾投票反對參議院主席維斯特奇爾訪問臺灣,但維仍一意孤行,這是幼稚的挑釁,將可能損害捷中務實合作。他本人重視對華關係,希望在疫情好轉後赴華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9月7日回應表示,中方讚賞澤曼總統始終致力於推動中捷友好與合作,在涉華重大和敏感問題上堅持正確立場。中捷關係健康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我們希望同捷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攜手排除幹擾因素,推動雙邊關係繼續向前發展。中方對澤曼總統希望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表示歡迎。(海外網 朱惠悅)
喊出「我是臺灣人」的捷克「議長」,究竟是什麼來頭?
資料視頻截圖
據媒體報導,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Milos Vystrcil)率領的訪問團8月30日抵臺。有消息指出,此次訪問背後也有美國的支持,捷克團將出席AIT(美國在臺協會)9月4日舉辦的論壇,美國頗有拉攏臺當局與捷克的意味。
不顧中方強烈警告和本國政府領導人一再勸阻,執意前往臺灣,並在臺北民代機構用中文喊出「我是臺灣人」的「捷克議長」維斯特奇爾,究竟是什麼來頭?
其實只是上院議長
實際上,說維斯特奇爾是「捷克議長」並不準確,他只是捷克上院的議長。
捷克是個兩院制國家,其中上院有81個席位,下院則有200個議席。
捷克上下兩院均為直選產生,上院議員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下院議員任期4年。
儘管在議會構成、議員任期和換屆等方面,捷克議會處處仿效美國國會,但在議會權限方面則更像傳統的歐洲代議制國家,下院擔負主要立法職責,上院更多扮演諮詢、建議等角色。
維斯特奇爾屬於捷克公民民主黨(ODS),該黨在1992年至1997年和2006年至2013年間曾為捷克執政黨或執政聯盟,但近年來影響力有所下滑,在2017年10月的下院選舉中僅獲得25個議席,但仍位列下院第二大黨之列。
而在上院中,擁有18個議席的該黨是第一大黨,因此自2018年換屆以來,捷克公民民主黨人一直佔據著上院議長的職位。
資料視頻截圖
為何執意踩踏紅線
維斯特奇爾在高喊「我是臺灣人」同時,宣稱自己繼承了捷克已故總統哈維爾的「價值觀外交」。
哈維爾是捷克斯洛伐克「天鵝絨革命」的帶頭人,當時他所領導的政治力量是「公民論壇」(OF)。1991年,公民論壇內發生分裂,後來成為第二任捷克總統的克勞斯(Václav Klaus)率領的黨內右翼,成立了公民民主黨;黨內左翼成立「民主俱樂部」(SDCCF),後逐漸分化歸入各左翼黨派;中間派則成立名為「公民運動」(Civic Movement)的政黨,1996年和捷克老牌傳統政黨國家社會黨(CSNS二戰前的執政黨,但如今在捷克中央政壇幾乎毫無地位)合併。
而經過變故後的公民民主黨,成了一個比公民論壇更「右」的政黨,它放棄了主張歐洲一體化的路線,轉而力主「歐洲懷疑論」,並且表現出明顯的親美色彩。
無論黨派傳統或現實,這個黨的首要人物在美、英兩國政府尤其兩國議會高唱對華「人權外交」調門,而美國政府和國會議員又頻頻打「臺灣」牌「碰瓷」。
但僅僅將維斯特奇爾和公民民主黨在臺灣問題上的挑釁行為,理解為「美英唆使」或「價值觀使然」,還遠遠不夠。
維斯特奇爾已經是捷克上院第二個打算「踩紅線」的議長。
2019年9月,前任上院議長、同樣來自公民民主黨的庫貝拉就高調出席了臺灣駐捷克商務代表處的招待會,並在中國駐捷克大使發出批評後,於當月29日面見中國大使,用激烈措辭反誣中方「大國沙文主義」、「粗暴幹涉主權國家事務」。
同年10月,他宣布「計劃出訪臺灣」,遭到總統澤曼、總理巴比什和下院議長的反對,澤曼一度激烈批評庫貝拉此舉「違反捷克國家利益」。
6天後,庫貝拉突然病逝,醫院宣布的死因是急性心臟病,但庫貝拉家屬、公民民主黨和繼任上院議長的維斯特奇爾卻密集鼓譟。這一突發事件令素來親華的澤曼總統一時間不便再對該黨施壓。
此後,維斯特奇爾在本國和國外「智囊」出謀劃策下,將「是否頂住壓力訪臺」問題,包裝成「捷克乃至歐洲議會能否頂住中國幹預」的奇怪命題。這也綁架了捷克乃至歐洲政壇的輿論基調。
能量和走向
公民民主黨從不甘心在捷克政壇邊緣化,2018年庫貝拉就試圖挑戰澤曼的總統連任,但選前見勝算渺茫而退縮。他和維斯特奇爾都想在2023年捷克總統選舉中問鼎,公民民主黨則希望在立法選舉中保住上院、奪回下院控制權。
而上院1/3改選就在今年11月,下院改選則是明年的事,庫貝拉、維斯特奇爾「前僕後繼」地「碰瓷」敏感的「臺灣」問題,實際上是蓄謀已久的「借國際熱點問題哄抬國內選情」策略。
但只看得到眼前收益,卻看不到長遠代價,只會將代價繼續放大。維斯特奇爾的「政治秀」,註定會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