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另一半星球第 181 篇值得分享的原創文案】陰天,晴天,太陽,月亮,黑色,白色。神明常駐此地,有著能越過山林遊動海浪的靈力。它是
西藏。
關於藏地的形容詞有很多,關於藏地的想像也有很多。藏地是
遙遠,冰涼,不可觸摸的。
從遠方趕來,遇到藏地的溫柔,神明將
溫柔與色彩帶給林芝。林芝,是從
粗糲、野性的世界中走出來的女子,不施粉黛卻自然流露的溫柔,有時讓人覺得親近,有時卻覺得只可遠觀。
春天的林芝是臉泛桃紅的溫柔小姑娘,怦然心動的瞬間。
因為3月份的藏地,仍然被冰雪封存著,山脊的白色與草原的枯草,滿眼是荒蕪的冷色調。
第一朵桃花從冰雪的沉睡中
驚醒,迸發。像是從毛筆尖上滴落下來的
第一滴顏料,剛剛沾染上宣紙,便快速地鋪染開來。桃紅被無序地暈染在某些角落,這一塊兒,那一塊兒。直到鋪滿了山坡,伸向河谷。
無人修剪的枝幹自由生長,失去了人為的幹擾,
溫柔中帶著一股勁兒。
318國道沿線,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每年的桃花節都在這兒舉辦。十裡桃花,
嘎拉桃花村是我們開啟」桃源之旅「的第一站。
藏族村寨隱於桃花叢中,桃花節啟幕,藏族姑娘與妖嬈桃花,
人面桃花相映紅。忘記自己遊人的身份,行走在村寨間,也許你能看到無意中遇到的藏族人家門口便有著一棵桃樹。
風花雪月,
波密桃花溝讓每一朵花瓣都描上了浪漫色彩。
唐古拉山與喜馬拉雅的交界處,波密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形成了典型的江南氣候,讓這兒的桃花開得更盛。綿延幾十裡的桃花,
在峽谷峭壁,在河谷,在雪峰,芬芳從地面飄升,爬上山脊和雲層,天也成了桃紅。
進入林芝,便是推開了雲門。
藏地田園,雲海草甸,群山綿延。這片林海值得用腳步丈量。雪山環繞,內裡包裹著蔥鬱的林海,稍稍淡色的草甸也泛出了一點綠色。林芝是中國第三大林區,西藏
百分之六十的森林,都聚集在這兒。炎炎夏日的避暑佳地必然就是林芝了,二十幾度的溫度與微風,邂逅彩虹,肆意撒歡。
藏語中魯朗意為」龍王谷「,龍王居住於此。
雲杉、松樹和灌木叢,由低到高從中間向兩側伸展,像是刮刀刮上去的綠色油畫棒,層層疊疊。它們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從山谷中奔騰而來,又沿著看不盡的天邊流瀉而去。找到合適的觀景臺,雲霧在遠處隱約塗上一點白色,有的淡薄,吹一吹大概就能散了;有的厚重堆積,讓人想去撥開。
林間,片片草甸,淙淙溪流。還有錯落有致的,農牧民村寨。零零散散幾隻馬兒低下頭,悠閒地吃草,微風吹起它的鬢角。這兒的故事,還得自己想像。
調色盤再次混色,清晨的雨滴叩開窗戶,趕走了夏天,一夕之間,秋天來了。林芝的秋天是四季中
最斑斕的時候,它早早地開始了
由黃到紅的變化,色卡上都裝不下。
光從聖潔雪山的背後投射過來,黃色從山腰逐漸爬升,到了頂端沉積得越發紅了。尼洋河的秋天,有些扎眼,你以為照片是被過度美顏了,其實可能是原片。沿岸,
柳樹林披上了金色的風衣,團團簇簇地擁抱在一起,整齊劃一的球形樹冠像炸開的麵包糠。
雖然九月下旬秋韻就已經到來,但十月上旬的尼洋河才是色彩的鼎盛時期。這條被叫做
「神女的眼淚」的青綠色河流,彎彎繞繞,將
金黃、淺黃、鵝黃的樹木草灘,切割開來。發出聲音的只有河面上水鳥振翅的聲響,草灘上,牛羊馬群的低哞。
平日的
南迦巴瓦,雲霧終日繚繞,從來不肯展露真容。直到秋冬的到來。喜馬拉雅山擋住了從印度洋遠道而來的暖溼氣流,但卻翻不過高大的南迦巴瓦峰。於是,氣流往下走,沉積在了山腳,
南坡生出了熱帶雨林,而山頂仍是白雪皚皚。
318國道的路邊,魯朗至八一鎮途中色季拉山埡口,是看第一眼南迦巴瓦峰的地方。南迦巴瓦峰傲然挺立於周邊群山,這時才感受到
遠古神明的力量,他在天邊,觸手不可及,水中月鏡中花,朦朧又無聲的低吟。
巨大的海拔落差讓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自然成為了
世界上最深的峽谷,在峽谷安營紮寨,是伸手就能接觸神聖的地方。
第一縷衝破黑暗的光點亮南迦巴瓦,從山體慢慢爬上峰頂,將整個峽谷都照成了金黃,黃到變紅,
萬物生靈從此刻開始燃燒。
相比我們想像中藏地的冷冽,林芝的冬天
晴天比陰天多,大概是不忍心把凜冬的殘酷帶到這裡,
他有更多的柔情。樹梢的初雪開始囤積,慢慢地,一層薄雪覆蓋了土地和屋頂。山腳下樹林的淡綠混著白色,調和成了灰。
冬日就是寂靜的,整個世界只有光影綽約,把掉了葉子枝幹的影子打到了雪地上。冬日就是寂靜的,整個世界只有斑駁腳印,深淺不一,猜測這是通往何方的故事。
這裡與藏北粗獷的冬形成了鮮明對比,巴松措四面環山,將雪域風光盡收入囊中。
巴松措只有灰白與澈藍。南歸的黑頸鶴在雪中停留覓食,聖水中混入了雪山的倒影。
人們去旅行之前,都會問,什麼季節最好。
但若目的地是林芝
這個問題可以這麼回答———
什麼時候去,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