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陳平印象」關注我吧-
在廣州第一家族許氏家族中,著名男性很多。遠的不說,在近代就有:粵軍總司令許崇智、辛亥元老許崇灝、「鐵血將軍」許濟、紅軍烈士名將許卓、著名教育家許崇清等等。但在許氏家族女性中,最有名的就是許廣平了。而許廣平的名總是和另一位名人的名聯繫在一起的,這位名人就是眾所周知的魯迅。
許廣平,1898年2月12日出生。原籍番禺。許廣平的父親許炳枟是她祖父第七房妾侍生的。因為不是正妻所生,所以在家族中沒地位並且受歧視。一輩子也沒混個一官半職。好在許炳枟這個人比較開明,性格又隨和,同意女兒到學校讀書、學官話,連纏小腳的罪也免了。怎麼說都好,許廣平出生在大戶人家,加上父愛兄寵,養成了她敢想敢幹、不顧後果,特立獨行的性格。
講起來真是搞笑,在許廣平還是嬰兒的時候,許炳枟有一次在和一班朋友喝酒,喝多幾杯口輕輕,竟然把許廣平許配給了香港一戶馬姓人家。許廣平成人後,怎麼說也不肯接受這樁娃娃親,要求解除婚約,但馬家不願意。最後還是她三哥出面,給了馬家一筆錢後才退掉了這門荒唐的親事。
於是,許廣平獨自北上到了天津,她姑母家,並在那裡考上了「直隸北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當過很短時間的小學教師。然後在1922年,許廣平又考入了北京的「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新學年的第一堂課,講授的是「中國小說史略」課程,而授課者是當時赫赫有名的魯迅。
對於這位名師,女學生們都有著好奇心。這天上課的鈴聲一響,同學們還都沒坐定,個子不高的魯迅慢步走入課室,走上了講臺。許廣平當時坐在第一排。她首先注意到的魯迅兩寸長的頭髮筆挺地豎立著,穿件褪色的暗綠夾袍,補著很多補丁。
魯迅講課常常在講義外加一些故事,開一些玩笑,令同學們笑得前仰後翻。當下課的鈴聲響起,同學們還沒反應過來,魯迅就一溜煙離開課堂。好多年後,許廣平還記得這第一堂課的種種細節。
很多人都說,魯迅和許廣平一樣,也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或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緣分。從聽魯迅的第一堂課後,許廣平被這位其貌不揚的老師深深吸引,後來,凡魯迅的課,許廣平一定都去聽,從中不但受益匪淺,漸漸地,許廣平的內心對這位老師,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感情。
1925年3月11日這天,許廣平鼓足勇氣給魯迅寫了封信。這也是兩人之間的第一封信。
二天之後,許廣平收到了魯迅的回信。魯迅在回信中,開頭就稱許廣平為「廣平兄」。這麼開玩笑的稱呼,讓許廣平緊張的心鬆弛了。她立即寫第二封信,首先問魯迅的是「廣平兄」三字的含義。並說「……我值得而且敢配當『兄』嗎?不!不!」
從這樣的口氣裡可以看出許廣平當時很是受寵若驚和惶恐。魯迅很快就又回信了。裡面解釋:「舊日或所認識的朋友,舊同學而至今還在來往的,直接聽講的學生,寫信的時候我都稱『兄』。其餘較為生疏、較需客氣的,就稱先生,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大人……之類。」
兩人的信從一開始就是這樣不生疏,這樣不客氣。直到後來兩人的信中也是「既沒有死呀活呀的熱情,也沒有花呀月呀的佳句」。不過兩人之間的心靈相通,自然不言而喻。
魯迅和許廣平這對師生就這樣鴻雁傳情。有一天,許廣平突發奇想,她想去魯迅家看一下,於是,她邀同學林卓鳳同行。這是許廣平第一次來到西三條胡同魯迅的家。魯迅的家是一座不大的四合院。許廣平環顧四周,心想,平日想像中十分神秘的先生家原來不過如此!魯迅給她們泡了茶,又給每人一塊薩其馬。許廣平後來回憶這段時,形容魯迅,就像父親在哄孩子。
1925年6月間,許廣平以學生自治會總幹事名義,發動同學們舉行了一次驅逐校長楊蔭榆的學潮,許廣平她們認為楊蔭榆治校無方,不作為。誰知楊蔭榆親自帶警察來強行封了學生宿舍。這樣一來,北京本地的同學唯有紛紛回家住,而家在廣州的許廣平真是不知在哪裡住好。魯迅得知這一情況,主動讓許廣平暫時住到自己家中,並在自己書房支了一張床給許廣平,叫許廣平順便為自己抄書稿。許廣平感激之情無以言表。有一天,許廣平為魯迅抄書稿熬了個通宵,魯迅見狀心疼之餘情不自禁摸著許廣平的手,這時的許廣平內心像觸了電似的。她感覺到與魯迅之間已不是單純的師生之間的關係了。也就是從那天開始,許廣平不斷地向魯迅表達愛慕之心。1925年10月初秋的一個晚上,微風輕拂,明月高掛。魯迅深情地對許廣平說:「你戰勝了!」兩人緊緊相擁在一起。由此兩人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同居生活。
1926年8月,魯迅和許廣平兩人一起離開了北京。只不過魯迅是去廈門大學任教,而許廣平則回廣州到廣東省立女子師範學校任訓育主任。但不夠半年,魯迅就辭去廈門大學的教職,這次他從廈門登上了去廣州的輪船。他是接受中山大學的聘請,出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1927年1月18日魯迅抵達廣州。當日廣州下著毛毛細雨。他將行裝放到中大教工宿舍後,即跟著許廣平來到高第街許地,許廣平的家中。第一次拜見了許廣平的母親以及許廣平的家人。後來,魯迅在廣州的那段日子,時不久跟著許廣平這位高第街的老街坊,逛高第街,魯迅是被高第街那種商業氛圍和老廣州的風土人情所深深吸引。
這裡是以前國立中山大學舊址,現在是廣州魯迅紀念館。魯迅剛到廣州時就住在這裡。就在魯迅上任後的第二日,中山大學學校大禮堂專門為魯迅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中山大學的學生形容,第一次見到魯迅先生:身穿布袍,腳踏布鞋,手裡總是拿著當時最便宜的彩鳳牌香菸,頭髮長長的,好像是一個鄉下老頭子。魯迅當時名氣很大,中山大學對魯迅也是寄予厚望,但僅三個月後,魯迅主動辭去了中山大學的一切職務,人們在驚奇之餘也紛紛推測箇中原因,不過,這裡的真正原因恐怕只有魯迅自己才講得清。
這裡是現在白雲路上的白雲樓,當年魯迅搬出中山大學教工宿舍後,和許廣平就是租了這棟樓二樓西戶居住。魯迅在這裡日以繼夜寫作,很多傳世佳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包括其中著名的《朝花夕拾》。
眾所周知,魯迅嗜書如命,他來到廣州後,發現廣州的書店不多,不像北京、上海等書店林立。於是,這位大文豪奇思妙想打算開間書店,自己也來嘗嘗做老闆的滋味。1927年3月底,一間起名「北新書屋」的書店在這條芳草街開張了。書店開張後,負責守鋪頭的是許廣平的妹妹許月平,而老闆魯迅每日還是忙於他的寫作,許廣平則是貼身助手。可能魯迅天生不是做老闆的料,「北新書屋」開張四個月後,連續虧損難於支撐,不得不關門。看來,老闆真是不易之做。1927年9月魯迅、許廣平商量後決定離開廣州前往上海定居。1929年,許廣平為魯迅生了個男孩取名周海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許廣平歷任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婦聯副主席,她可以算得上是高第街許氏家族女性中官位最高的一位了。1968年3月,許廣平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
歡迎各團隊或個人全方位與我們進行資源整合!素材分享、撰稿投稿、聯合製作、商務合作!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陳平印象》
陳平微信號ID:chenping492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