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許廣平的傳奇師生戀

2021-02-13 陳平印象

-點擊上方「陳平印象」關注我吧-

 

在廣州第一家族許氏家族中,著名男性很多。遠的不說,在近代就有:粵軍總司令許崇智、辛亥元老許崇灝、「鐵血將軍」許濟、紅軍烈士名將許卓、著名教育家許崇清等等。但在許氏家族女性中,最有名的就是許廣平了。而許廣平的名總是和另一位名人的名聯繫在一起的,這位名人就是眾所周知的魯迅。

許廣平,1898年2月12日出生。原籍番禺。許廣平的父親許炳枟是她祖父第七房妾侍生的。因為不是正妻所生,所以在家族中沒地位並且受歧視。一輩子也沒混個一官半職。好在許炳枟這個人比較開明,性格又隨和,同意女兒到學校讀書、學官話,連纏小腳的罪也免了。怎麼說都好,許廣平出生在大戶人家,加上父愛兄寵,養成了她敢想敢幹、不顧後果,特立獨行的性格。

講起來真是搞笑,在許廣平還是嬰兒的時候,許炳枟有一次在和一班朋友喝酒,喝多幾杯口輕輕,竟然把許廣平許配給了香港一戶馬姓人家。許廣平成人後,怎麼說也不肯接受這樁娃娃親,要求解除婚約,但馬家不願意。最後還是她三哥出面,給了馬家一筆錢後才退掉了這門荒唐的親事。

於是,許廣平獨自北上到了天津,她姑母家,並在那裡考上了「直隸北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後,當過很短時間的小學教師。然後在1922年,許廣平又考入了北京的「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新學年的第一堂課,講授的是「中國小說史略」課程,而授課者是當時赫赫有名的魯迅。

對於這位名師,女學生們都有著好奇心。這天上課的鈴聲一響,同學們還都沒坐定,個子不高的魯迅慢步走入課室,走上了講臺。許廣平當時坐在第一排。她首先注意到的魯迅兩寸長的頭髮筆挺地豎立著,穿件褪色的暗綠夾袍,補著很多補丁。

魯迅講課常常在講義外加一些故事,開一些玩笑,令同學們笑得前仰後翻。當下課的鈴聲響起,同學們還沒反應過來,魯迅就一溜煙離開課堂。好多年後,許廣平還記得這第一堂課的種種細節。

很多人都說,魯迅和許廣平一樣,也是個很有個性的人。或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緣分。從聽魯迅的第一堂課後,許廣平被這位其貌不揚的老師深深吸引,後來,凡魯迅的課,許廣平一定都去聽,從中不但受益匪淺,漸漸地,許廣平的內心對這位老師,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感情。

1925年3月11日這天,許廣平鼓足勇氣給魯迅寫了封信。這也是兩人之間的第一封信。

二天之後,許廣平收到了魯迅的回信。魯迅在回信中,開頭就稱許廣平為「廣平兄」。這麼開玩笑的稱呼,讓許廣平緊張的心鬆弛了。她立即寫第二封信,首先問魯迅的是「廣平兄」三字的含義。並說「……我值得而且敢配當『兄』嗎?不!不!」

從這樣的口氣裡可以看出許廣平當時很是受寵若驚和惶恐。魯迅很快就又回信了。裡面解釋:「舊日或所認識的朋友,舊同學而至今還在來往的,直接聽講的學生,寫信的時候我都稱『兄』。其餘較為生疏、較需客氣的,就稱先生,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大人……之類。」

兩人的信從一開始就是這樣不生疏,這樣不客氣。直到後來兩人的信中也是「既沒有死呀活呀的熱情,也沒有花呀月呀的佳句」。不過兩人之間的心靈相通,自然不言而喻。

魯迅和許廣平這對師生就這樣鴻雁傳情。有一天,許廣平突發奇想,她想去魯迅家看一下,於是,她邀同學林卓鳳同行。這是許廣平第一次來到西三條胡同魯迅的家。魯迅的家是一座不大的四合院。許廣平環顧四周,心想,平日想像中十分神秘的先生家原來不過如此!魯迅給她們泡了茶,又給每人一塊薩其馬。許廣平後來回憶這段時,形容魯迅,就像父親在哄孩子。

1925年6月間,許廣平以學生自治會總幹事名義,發動同學們舉行了一次驅逐校長楊蔭榆的學潮,許廣平她們認為楊蔭榆治校無方,不作為。誰知楊蔭榆親自帶警察來強行封了學生宿舍。這樣一來,北京本地的同學唯有紛紛回家住,而家在廣州的許廣平真是不知在哪裡住好。魯迅得知這一情況,主動讓許廣平暫時住到自己家中,並在自己書房支了一張床給許廣平,叫許廣平順便為自己抄書稿。許廣平感激之情無以言表。有一天,許廣平為魯迅抄書稿熬了個通宵,魯迅見狀心疼之餘情不自禁摸著許廣平的手,這時的許廣平內心像觸了電似的。她感覺到與魯迅之間已不是單純的師生之間的關係了。也就是從那天開始,許廣平不斷地向魯迅表達愛慕之心。1925年10月初秋的一個晚上,微風輕拂,明月高掛。魯迅深情地對許廣平說:「你戰勝了!」兩人緊緊相擁在一起。由此兩人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同居生活。

1926年8月,魯迅和許廣平兩人一起離開了北京。只不過魯迅是去廈門大學任教,而許廣平則回廣州到廣東省立女子師範學校任訓育主任。但不夠半年,魯迅就辭去廈門大學的教職,這次他從廈門登上了去廣州的輪船。他是接受中山大學的聘請,出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1927年1月18日魯迅抵達廣州。當日廣州下著毛毛細雨。他將行裝放到中大教工宿舍後,即跟著許廣平來到高第街許地,許廣平的家中。第一次拜見了許廣平的母親以及許廣平的家人。後來,魯迅在廣州的那段日子,時不久跟著許廣平這位高第街的老街坊,逛高第街,魯迅是被高第街那種商業氛圍和老廣州的風土人情所深深吸引。

這裡是以前國立中山大學舊址,現在是廣州魯迅紀念館。魯迅剛到廣州時就住在這裡。就在魯迅上任後的第二日,中山大學學校大禮堂專門為魯迅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中山大學的學生形容,第一次見到魯迅先生:身穿布袍,腳踏布鞋,手裡總是拿著當時最便宜的彩鳳牌香菸,頭髮長長的,好像是一個鄉下老頭子。魯迅當時名氣很大,中山大學對魯迅也是寄予厚望,但僅三個月後,魯迅主動辭去了中山大學的一切職務,人們在驚奇之餘也紛紛推測箇中原因,不過,這裡的真正原因恐怕只有魯迅自己才講得清。

這裡是現在白雲路上的白雲樓,當年魯迅搬出中山大學教工宿舍後,和許廣平就是租了這棟樓二樓西戶居住。魯迅在這裡日以繼夜寫作,很多傳世佳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包括其中著名的《朝花夕拾》。

眾所周知,魯迅嗜書如命,他來到廣州後,發現廣州的書店不多,不像北京、上海等書店林立。於是,這位大文豪奇思妙想打算開間書店,自己也來嘗嘗做老闆的滋味。1927年3月底,一間起名「北新書屋」的書店在這條芳草街開張了。書店開張後,負責守鋪頭的是許廣平的妹妹許月平,而老闆魯迅每日還是忙於他的寫作,許廣平則是貼身助手。可能魯迅天生不是做老闆的料,「北新書屋」開張四個月後,連續虧損難於支撐,不得不關門。看來,老闆真是不易之做。1927年9月魯迅、許廣平商量後決定離開廣州前往上海定居。1929年,許廣平為魯迅生了個男孩取名周海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許廣平歷任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婦聯副主席,她可以算得上是高第街許氏家族女性中官位最高的一位了。1968年3月,許廣平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

歡迎各團隊或個人全方位與我們進行資源整合!素材分享、撰稿投稿、聯合製作、商務合作!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陳平印象》

陳平微信號ID:chenping492380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的魯迅與許廣平
    如果那是一個某種意義上的黃金時代,那麼,魯迅曾是那個黃金時代的旗手之一。魯迅曾經被塑造為一個偉人。但是,即便偉人,也經不起仔細的打量。今天推薦的端木賜香老師的這篇文章,是一篇仔細打量黃金時代的裡的魯迅的文章。 研究許廣平的過程中發現一篇奇文:《許廣平,一個偉大的「第三者」》。
  • 許廣平:陪伴魯迅最後十年的女人,為何甘做小三,至死沒有名份?
    許廣平出身名門,卻情路坎坷,她一生陪伴魯迅,卻不求一個名份。她的一生也是民國傳奇。廣州第一名門的另類名媛許廣平,出身近代廣州第一名門許拜庭家族。民國第一師生戀:亂世情,忘年戀許廣平是魯迅最特別的學生。1922年,許廣平來北平女師大求學,當時全國女大學生僅887人。1923年,魯迅在女師大兼職國文系講師,每周講述一小時小說史。已經42歲的他將在這一年迎來生命中的一朵大桃花。
  • 魯迅寫給許廣平的情書,從矜持的「廣平兄」到親暱的「小刺蝟」
    這一日,女師大發生了反對校長楊蔭榆的學潮,而許廣平正是學生自治會的骨幹,眼看著身邊人在教育問題上思辨爭論,她陷入了無邊的困惑,對中國女子教育的前途滿是迷茫。就在這時,她想到了課堂上的那盞明燈,提起筆來給魯迅寫了第1封信。第1封信的內容十分簡練,主要以談論時政為主,許廣平詢問了政界醜聞,也提出了自己對於高校教育弊病的疑惑,信裡面滿是一個年輕女子剛剛踏入新社會的憤懣和不解。
  • 許廣平:與魯迅相愛10年,和他卻只是「同居」關係,至死沒有名份
    提起魯迅,所有人對他的作品,事跡應該都是如數家珍的。在那樣的一個年代,魯迅可以說就是那個時代的標杆,他在那個時代作出貢獻對中國的進步是有一定的歷史意義的。可以說魯迅的一生都是一個傳奇,一個無法超越的人。他這一生堪稱完美,除了那段跟許廣平的師生戀,被人詬病和議論。
  • 魯迅真是死於日本醫生謀殺嗎?為何周海嬰和許廣平的說法不同?
    故此,魯迅之死因,也成為流傳已久之話題,各種傳言和論點都有,其中最廣泛最傳奇的說法是魯迅死於日本醫生的謀殺,那麼魯迅真是死於日本醫生謀殺嗎?為何魯迅其子周海嬰和其妻許廣平的說法不同?今日,就此問題,筆者深入史料再作剖析。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看:第一方面是日本醫生須藤謀殺說。
  • 許廣平:一朵火紅的木棉花,走進魯迅靈魂深處的奇女子
    1898年2月12日,隨著一聲啼哭,一位女嬰在這裡呱呱墜地,並得名為許廣平。她,如同一朵火紅的木棉花,就此開啟了她絢爛傳奇的一生。叛逆早年:違命抗婚,遠走他鄉許廣平家世不凡,她的祖父曾是浙江巡撫,但是她的父親是庶出,在家族中地位不高。
  • 巨匠軼事丨魯迅與許廣平的蜜月旅行
    《百年巨匠·文學篇》第一季共拍攝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 老舍、曹禺6位巨匠。《百年巨匠·文學篇》研討會暨開機儀式於2014年12月14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新華網、人民網、中國藝術報等報導了開機儀式。魯迅和許廣平到上海不久,在朋友再三敦促下,到杭州一遊,算是蜜月旅行。
  • 當年魯迅獨子意外出生,許廣平難產,魯迅毫不猶豫要求保大
    1928年底,魯迅與許廣平同居一年以後,許廣平突然告訴了魯迅一則"壞"消息,她懷孕了。 彼時魯迅剛辭去原有的教授工作,開始專心致力於文學發展與民族事業,而許廣平,亦是與魯迅一起,在上海宣傳民主。
  • 許廣平:陪伴魯迅最後十年的女人,唯一摯愛,為何至死沒有名份?
    提起魯迅,所有人對他的作品,事跡應該都是如數家珍的。在那樣的一個年代,魯迅可以說就是那個時代的標杆,他在那個時代作出貢獻對中國的進步是有一定的歷史意義的。可以說魯迅的一生都是一個傳奇,一個無法超越的人。他這一生堪稱完美,除了那段跟許廣平的師生戀,被人詬病和議論。
  • 許廣平為何大罵周作人?從魯迅原配朱安的一封信說起!
    他和八道灣新住進來的住戶一樣,都要向政府交錢才能住。周作人委身於文聯部門,苟且偷生,靠給出版社翻譯作品獲取微薄稿費,戰戰兢兢度日。但此時許廣平的地位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借著魯迅夫人(儘管她並未和魯迅辦結婚證)的光環,許廣平威風八面,不僅成了政府高官,在話語權上對周作人也呈碾壓之勢。她對周作人的態度也隨之大變,言必稱〝老漢奸〞,不放棄任何辱罵和攻擊周作人的機會。
  • 魯迅去世,朱安叫許廣平「許妹」、並邀請她同住,許廣平沒有答應
    1936年10月19日,民國大文豪魯迅先生去世,時年56歲。而魯迅先生的離世,卻把幾個從來不怎麼打交道的女人牽扯在了一起。她們便是:魯迅的母親、魯迅的原配妻子朱安和魯迅的同居女朋友許廣平。因為,魯迅去世後,朱安給許廣平寫了一封信,在信中稱呼許廣平為「許妹」,希望許廣平可以帶著孩子來和自己會合。
  • 朱安一生守活寡,她卻得到了魯迅全部的愛,許廣平她憑什麼?
    1923年10月13日,對於許廣平來說是個永運都難忘的日子,那一天是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新學期開學的第一天,也是魯迅應邀來到女子師範學校授課的第一天。許廣平和其他女學生一樣,對這位赫赫有名的新先生充滿了好奇和期待。當看到穿著一身洗得有些發白,打著許多補丁的暗綠夾袍搭一黑馬褂的魯迅走上走臺時,許廣平的心裡閃過了一絲訝然,因為和魯迅的名頭相比,他的穿著實在過於樸素了。
  • 偉人魯迅與許廣平紅袖的浪漫
    今天要給各位讀者說道說道的是「魯迅和許廣平」我寄你的信,總要送往郵局,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中,我總疑心他會慢一點。愛情是沒有年齡的界限的,愛情是衝動,是偶然,亦是必然。魯迅和許廣平,他們的年齡相差許多,他們的家庭也相差許多。愛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不知不覺,突然到來,何不順其自然,兩生歡喜。魯迅已有名義上的妻子,但他卻選擇與許廣平在一起,或許這就是愛情的衝動。他們衝動的時間是一生,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
  • 許廣平被76號特工處囚禁兩月,周作人乘機慫恿朱安出售魯迅藏書
    她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努力學習,考上了北京女師,在那裡,一腔熱血的許廣平結識了魯迅,並且與之相戀同居。和魯迅婚後十年,許廣平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奉獻給了魯迅和兒子。1936年10月19日清晨,魯迅因病英年早逝。19日下午,魯迅的遺體送到了萬國殯儀館,22日,魯迅的靈柩被送到了萬國公墓埋葬。這一年許廣平38歲,周海嬰僅僅7歲。
  • 許廣平筆下魯迅生命的最後一天,死神面前,偉大亦是平凡
    而當時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是愛人許廣平,後來許廣平也將這一天的魯迅整理成文字,給觀眾展示了魯迅行將就木之際的堅持,讓人無不生畏。許廣平給這篇文章起名《最後的一天》,詳盡地描述了魯迅最後的時刻。其實她後來還撰寫了大量的回憶魯迅的文章,截止1959年10月,她完成了將近10萬字的《魯迅回憶錄》,還有不少刊登在各類報刊,為魯迅生平提供了極為豐富而詳實的資料。
  • 魯迅的愛情,其實就是一段婚外情,但為什麼他的師生戀能得到讚揚
    在熟悉魯迅的性格之後,許廣平開始大膽地和老師接觸,在魯迅眼中,這個學生是特別的、淘氣的、大膽的、放肆的!1925年5月7日,魯迅發表《對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風潮宣言》反對北師大開除許廣平等6名女學生。許廣平人微言輕,因為學潮受到衝擊,是魯迅將她藏在家中保護了她。
  • 魯迅:你是小刺蝟,我是小白象
    03雲中誰寄錦書來:魯迅致許廣平的花箋信魯迅和許廣平的師生戀算是個經典了,兩人之間相差17歲,但談起戀愛來卻是十分浪漫。1925年3月11日,許廣平以「受教的一個小學生」的名義給魯迅寫了第一封信,魯迅當日即回復,並以「比直呼其名略勝一籌」的「廣平兄」相稱。
  • 《大先生》魯迅變暗黑,許廣平胡適皆成「傀儡」
    《大先生》的劇情從魯迅的彌留之際展開:當來自「天堂」的兩個影子回收專家胖子和瘦子快要把魯迅和他的影子分開時,魯迅心中最牽掛的人們陸續登場與他相會,其中包括他法律上的妻子、舊式女人朱安,為他撮合了不幸婚姻的母親魯瑞,二弟周作人和他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他在《新青年》時期的同志胡適,以及他後半生的伴侶許廣平等。
  • 魯迅的夥食怎麼樣?許廣平留下一份菜單,令在場所有專家為之震驚
    從現有檔案來看,至少在人生的最後10年,魯迅每天的夥食,都是極好的。即便不能說是奢侈,和當時普通老百姓比起來,也算得上豪橫。甚至,比起現在的我家,也要好上很多。自從本地豬肉一斤漲到45後,三五天才能見頓葷,對老母親敢怒不敢言啊。魯迅是無論外面怎樣的風聲雨聲炮火聲,最起碼頓頓有好酒好肉好湯。
  • 原來魯迅也是個吃貨!許廣平留下一份菜單,令所有研究者為之震驚
    現如今的「上海魯迅紀念館」,展覽出來的那兩本《魯迅家用菜譜》,就是許廣平記下來的,並且很幸運地避過戰火,留存到現在。 這份菜譜,一日不落地記錄了魯迅自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這7個月的夥食。據王壽松先生考證,許廣平記錄這兩本菜譜的目的可能是為了結帳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