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港漂圈粉絲投稿,港漂圈獲轉載授權,點擊閱讀更多體壇香江-江上狍子精彩原創作品:
本狍心目中香港Top 3的體育盛事 - 秋天的渡海泳、春天的橄欖球,咱們之前聊過,今天來說說最後一個大物,也是在港漂群體中知名度和參與度最高的 - 冬天的渣打香港馬拉松。
本狍只於四年前參加過一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半馬比賽。因為那一次跑成了狗樣,這以後便金盆洗手,不再過問江湖世事。但是,如果時光倒流,上天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還是會說那三個字 - 「我要跑」,如果一定要把它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跑進兩個小時!人生在世數十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啊,跑了這場馬拉松,不枉來這紅塵走個匆匆。
說渣馬前,照例科普下馬拉松的大背景環境。目前馬拉松比賽男子世界紀錄為2小時02分57秒,女子世界紀錄為2小時15分25秒(尼瑪本狍半馬都跑不進這個數)。它的標準長度為42公裡195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這麼說,一個標準運動場400米一圈,跑完105圈就是一場馬拉松。上環到筲箕灣約莫10公裡,來回跑四趟再走去中環逛個街就是一場馬拉松。市區開車限速算它50公裡,照這個速度飈個50分鐘就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嘎嘣脆,約不?
全世界每年有浩浩蕩蕩超過800個馬拉松比賽,其中六個最大的年度賽事(波士頓馬拉松、紐約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和東京馬拉松),加上兩年一次的世界田徑錦標賽馬拉松,再加上四年一次的奧運會馬拉松,構成了世界馬拉松大滿貫(World Marathon Majors)。其餘的比賽,大多也由國際田聯(IAAF)劃分為金標、銀標、銅標三項標籤。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了解了這些,接下來咱就來正經說說香港渣打馬拉松的前世今生。
渣打香港馬拉松2016年的賽事較往年更受矚目,原因有二。其一是,2016年將是渣打香港馬拉松的桃李之年。而在香港馬拉松被冠以夫姓「渣打」之前,她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青蔥歲月。
香港首場馬拉松比賽要追溯到1968年12月,由香港業餘田徑總會主辦,彼時是為了慶賀元朗大球場的起用。以元朗大球場作為比賽的起點和終點,首場馬拉松吸引了來自8個國家或地區共27位跑手參與。其後全港範圍內並無系統性地舉行過馬拉松,只是間歇由一些長跑會零星舉辦。
九十年代,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開始復辦馬拉松。1992年及1993年的「港深馬拉松」以上水為起步點,沿大埔高速公路經落馬洲黃岡口岸,轉入大陸境內,向終點深圳市體育中心進發。所有過關手續,均為特事特辦,這也許是史上第一個跨境馬拉松,比雲南怒江中緬國際馬拉松還要早12年。
1993銳步港深馬拉松成績證書
然而很快的,「港深馬拉松」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為資金短缺而停辦了。直到1997年,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終於覓到了渣打銀行這個乘龍快婿,於2月16日成功舉辦第一屆香港渣打馬拉松。第一屆渣馬的特點是,比賽是由香港出發經皇崗至深圳,寓意為「九七香港回歸」。而賽前一晚,所有運動員需於灣仔運動場集合,將證件提前交予過境部門認證,然後獲發一個籌碼牌,待比賽時經過皇崗關口扔下即可過關。
第二屆1998年的渣馬,其特點是以剛落成的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為終點,將最後一段路程設於當時尚未啟用的機場跑道上。又以剛開幕的青馬大橋為起點,大橋連引橋全長2.1公裡,功能價值了不得-橋身連接機場與市區,景觀價值了不得-橋體顏值高氣質好,平日遊客只能坐車路過無法步行上橋,而渣馬是唯一上橋的機會。另外,第二屆渣馬首次開設了輪椅組10公裡賽事,這在平等機會委員會時不時要跳出來上綱上線一番的香港,是極為重要的。
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關於1997年、1998年渣馬的資料圖片
第三屆1999年的渣馬,開始移師市區舉行,2000年增設半馬拉松,2001年參賽人數首次突破1萬。2002年同場舉辦第八屆亞洲馬拉松錦標賽,參賽國家或地區達到80多個,這是渣馬首次走向世界。
國際田聯公路賽事認證標籤
此後渣馬越戰越勇,2012年或國際田聯銅標認證,2013年升級至銀標,2016年再升至金標。此外,渣馬的路線途徑隧道、高架甚至跨海橋,加上香港依山而建,道路傾斜度大,路況複雜,漸漸坐實了「亞洲最難馬拉松賽道」的名號。
2016渣馬路線圖
承上,矚目的第二個原因是,國際田聯已將渣打香港馬拉松從銀標賽事升級成金標賽事。升級意味著2016年的渣馬要進行至少如下兩個變化:
1. 渣馬需能邀請到來自五個國家的精英男女跑手各五名。「精英」意指名次在國際田聯世錦賽或是奧運會比賽中列入過前20的大神,或是過往成績男子在2小時10分鐘內、女子在2小時28分鐘內的那些追風少年。這個時限也是2016渣馬所設的傑出獎金頒發的標準。
國際田聯標籤認證公路賽規章2016-精英跑手
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頒布的2016渣馬傑出獎金頒發標準
2. 渣馬需能在香港本地以外,於至少五個國家或地區,全程報導比賽實況。2012年,渣馬開始有網上直播。2013年,渣馬從銅標升級至銀標,故而首次在無線電視J2上有現場直播。2014年、2015年均如是。2016年再升一級至金標後,其轉播要求亦升至五個國家或地區。
國際田聯標籤認證公路賽規章2016-轉播要求
金標的其他規定,還涉及到賽事需有國際田聯觀察員、需買第三者意外保險、需最大程度減少擾民、男女獎金需平均分配等等。雖然國際田聯標籤認證只是馬拉松賽事的一個參數,但毫無疑問的是,渣馬2016年的含金量將在小幅整蕩中穩步提升,裝逼度將在掌聲雷動中與日俱增。
逼格如此之高的渣馬,自然是本港體育賽事的龍頭老大哥,而其麾下也集結了一眾明星粉絲。抓個正著的有:
攝影攝像界的一代宗師陳老溼
時尚界的一代仙葩「肯亞徐」
你們的老婆接好了
大眼仔與慕容公子
明星們尚且敬之愛之的渣馬,咱平頭老百姓更是當成喜大奔普的盛事來看,每年的報名人數都刷新記錄。到明年第二十屆渣馬,參與人數達到74000人,這是第一屆參與人數的近70倍。渣馬的擴張速度令人嘆為觀止:
「港馬已經是亞洲規模最大的馬拉松賽事之一,前幾年號稱達到8萬人規模的廈門馬拉松最近幾年拆分項目不同期舉行,也讓港馬得以在未來幾年維持「中國最大馬」的稱號。」 - 愛燃燒《馬拉松城記》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詞條「渣打香港馬拉松」
港漂們都知道,在香港地方不大,搞一個7萬人大暴走,組織者沒有兩把刷子是罩不住的。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的渣馬組委會,將不同項目和不同成績的選手分時分段起跑,全馬首批與最後一批發槍就隔著整整一小時,這樣3個項目總共分成13組起跑,時間跨度達到了4小時,力求賽事平安喜樂。
2015年渣馬盛況
儘管如此,2013年及2014年開跑時,也差一點點就發生了踩踏事件。原因是跑手們紛紛拿出手機在起跑位置自拍,有一人跌落手機俯身拾起時,就極易造成人疊人的踩踏。組委會遂於今年的賽事中宣布禁止選手在出發區拍照,只是監管上仍然頗有難度。
2013年10公裡賽起跑時局面-圖片來自《蘋果日報》
除了人滿為患的踩踏顧慮外,跑手自身的身體素質亦是組委會擔憂的地方。2015年渣馬,共有9000名參賽者需要支援,其中約1100人次因受傷或不適而接受醫療服務,此間又以抽筋較為普遍至731人,而需送院個案亦達到57宗,更有一例死亡事故發生。下圖為蘋果日報總結的2012及2013年受傷情況:
資料顯示倫敦馬拉松每8萬人出現1人心臟驟停,日本馬拉松每25萬人出現7人心臟驟停。因而防範馬拉松賽事中跑手的猝死,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難題。而避免悲劇發生的關鍵,一是靠主辦方提供良好的醫療保障,二是靠跑手對自身身體素質的了解和克制。狍狍在此溫馨提示各位港漂跑手,比賽是一時的,身體是自己的,出來玩就圖個開心,要是發現如下情況,一定要見好就收,及時通知工作人員。答應我,好嗎?
最後來說說馬拉松或是長跑訓練的注意事項。
首先,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馬拉鬆通常需準備半年以上。練習的過程中,應注意提高步頻。高步頻意味著縮短跨步距離,使踏步點距離身體的重心更接近,上半身傾斜角度可以自然增加,這樣便能減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再者,呼吸的節奏需要和跑速協調,呼吸時要有適宜的深度。
其次,賽前兩個星期,跑手應慢慢減少15%-20%的運動量,並開始進行特別的飲食方法,即「碳水化合物補充法」,以維持較高的糖原水平。(這部分太深奧了,恕狍狍只能幫你們到這裡了,欲知詳情,還問度娘。)
好啦渣馬就嘮嗑到這裡啦。最後奉上陳醫生為渣馬20周年而創作的主題曲《人生馬拉松》。
「半次到一百次 一天一天去試
靠勇氣加鬥志 放棄太輕易
沉迷還是幼稚 根本不介意
願到最後我知 鍛鍊裡的意義
每次我想算了 仿佛聽到竊笑
笑我只差半秒 最尾卻輸掉
明明全部氣力 一早消耗了
用意志力抵銷 卻又看出奧妙
一副骨格身軀 一對酸軟的腿
用盡力氣的追 下去
一口清澈的水 一些古訓金句
流入我 平伏我 來讓我戰勝畏懼
從高山深海 歡欣悲哀 走來
途中的姿採 總躲不開 多障礙
時空多更改 只好拋開 等待
應不應該 精不精彩 總結在 我愛
世界也許變了 有結果方會要
個個會跑會跳 奮鬥卻省掉
誰和誰在較量 根本搞錯了
沒法接受渺小 卻望老天照料
一副骨格身軀 一對酸軟的腿
用盡力氣的追 下去
一口清澈的水 一些古訓金句
流入我 平伏我 來讓我戰勝畏懼
從高山深海 歡欣悲哀 走來
途中的姿採 總躲不開 多障礙
時空多更改 只好拋開 等待
應不應該 精不精彩 總結在 我愛
無數次競賽 一波一波 湧來
誰可躲得開 一點一點 小意外
時空多更改 只好拋開 等待
應不應該 精不精彩 總結在 我愛」
我想大抵如此多的人熱衷於馬拉松,不是圖「與天鬥,其樂無窮」的一時快感,而是在這個漫長且煎熬的過程中,去感受邁出每一步的實在,去欣賞沿途每一道的風景,去感懷身邊每一聲的「加油」。祝各位的人生馬拉松也都能有好的結果。
「所謂人的極限,有時是拿來當神明敬畏的,有時是拿來當藉口推脫的,有時是拿來當靶子消滅的。」 - 江上狍子
2016.1.17,奔跑吧騷年!
作者聲明及參考資料:
1. 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我馬上刪;內容為狍子原創,想要轉載你得問我。
2. 感謝Sportsoho 201512期 、渣打香港馬拉松官網、蘋果日報《渣馬跑手變骨牌 大會歸咎自拍惹禍亂龍》、《香港馬拉鬆手冊》、愛燃燒《馬拉松城記 - 小小的香港,大大的馬拉松》等的相關資料。
將矢志不渝地為廣大看官帶來料足味重的香港體育賽事活動信息當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之根本任務般嚴肅對待並認真完成以達更快致富更高顏值更強體魄更好品格的人生追求是本狍的初衷和願景~
如果你通過了以上肺活量測試,歡迎掃碼關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