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電影基本已經接近尾聲了,大熱們的電影基本都已經上映,今年票房差不多已經成定局。
雖然比不了上年破紀錄的票房,但是對於今年來說,已經是很好了,
就在熱門電影爭奪票房的同時,有一部小成本的電影成為了後起之浪,逐漸有逆襲之勢,那就是劉昊然和彭昱暢兩位90後演員主演的《一點就到家》。
這部電影首映已經達到2500萬,豆瓣評分也是高達7.4分,與《家鄉》並列,成為國慶檔高分電影。
《一點就到家》由導演許宏宇執導,陳可辛監製,也可以說這是一部有陳可辛色彩的電影,雖然沒有《奪冠》那樣激動人心,但是《一點就到家》也不乏有一些趣味性。
影片故事內容主要講述了三個小夥在農村創業的故事,和《中國合伙人》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他們三個小夥不教英語,他們三個搞快遞、電商運營、種植咖啡豆,帶動整個村子致富的過程。
影片在故事的敘述上更加的輕喜劇,讓人感到輕鬆和愉快,又加以適度的雞湯給觀眾,讓人有振奮,並且故事的節奏把握非常嫻熟,對於配樂使用很恰當,我想這也是逆襲的一個關鍵點所在。
對於兩位90後演員來說,他們的表演也是值得關注的,比如說彭昱暢,這個在《大象席地而坐》的自閉少年已經長大了,並且在今年上映的《風犬少年的天空》《奪冠》中都有他的身影,演技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而劉昊然顯然已經成為新生代佼佼者,雖然沒有易烊千璽那樣收穫大獎,但是他的票房也已經突破百億,同樣在《一點就到家》中他表現很出色,並且他的《唐人街》還未上映,所以劉昊然的未來是值得期待。
兩位都是新生代演員的佼佼者,彭昱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劉昊然也是拿到了票房重任,但是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他們能夠帶來更好的作品。
《一點就到家》看起來是三個小夥的創業,實則更是在突出「家鄉」情懷,更像是《家鄉》的延續,彭昱暢因為家鄉情懷,放棄了北京工作回家創業,劉昊然也是因為家鄉情懷,來到雲南農村來治療自己失眠,伊昉因為家鄉情懷,成為咖啡青年,種出來出口世界的咖啡。
三個人都是因為家鄉的情懷,在一起相遇了,而家鄉情懷更是一直存在他們心中的情,是一種」鄉愁「,是一種」思念「,更是一種」寄託「。
《一點就到家》敘述緊緊扣住了主題,無論從演員的演技,還是導演對於鏡頭的把握,都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它並非是一個完美的影片,同樣也有很大的缺點。
第一點:硬性廣告電商的植入,讓這個有著意義的影片,看起來更像一個廣告的宣傳片,很能讓觀眾出戲。
第二點:有點吸引流量"討巧」嫌疑,影片中用了電商、直播、網購、更有李佳琪客串,這些全都是網絡上的熱詞,把網絡上主流東西拉過來,並沒有搞好故事銜接,使得故事的敘述缺少了一層真實感。
這種觀影感受只能感受到一時的喜悅,無法回過頭來進行深層的思考和感悟,這是毫無意義的東西。
第三點:主角的創業過於單薄,一個想法,一個行為,一個快遞小夥就可以用一句話讓都市少年留下來,一言不合就可以拿到國際大獎,我們都知道農村中是無法出現天才,只有努力者和堅持者,他們三個人的創業少了拼搏的那一過程。
相比《中國合伙人》來說,《一點就到家》就是一個熱鬧的影片,只剩下了一個爽字,如果細細去品味,可能連個骨頭都不剩,更像是一個農村的宣傳片。
目前來看《一點就到家》上映之後反映還不錯,有希望成為一個黑馬,作為一個小成本的電影,已經是大賺了一筆,今年可能無法達到30億的體量,但是《一點就到家》可能會成為國慶檔的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