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SC設計罐頭
電影《城市夢想家 City Dreamers》是一部於2018年首映的80分鐘的紀錄片,整部影片記錄了四位女性建築師和景觀設計師在她們70年的設計生涯中致力於改善未來城市面貌所做的努力。而我們今天的故事的主角是紀錄片中的唯一的一位景觀設計師- 科妮莉亞·奧伯蘭德 (Cornelia Hahn Oberlander) 作為四位開拓性城市女建築景觀師之一的職業生涯。
事實上,奧伯蘭德不僅是歷史上第一批從哈佛大學獲得景觀設計學位的女性之一,還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景觀設計師之一」、「加拿大的『國寶』」,景觀「普利茲克獎」——「奧伯蘭德獎」(The Cornelia Hahn Oberlander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ize,簡稱Oberlander Prize)也將以她名字命名的。然而,國內學界業界對這位景觀潮流的重要引領者報導甚少。
作者|Hongyu Wu
整理/編輯|Pengfei/Hongyu Wu
主編|Pengfei
開拓意義的職業生涯
© Oberlander Archive
奧伯蘭德生於1921年,她富有冒險精神的一生要從18歲那年與家人一起逃離納粹德國開始說起。憑藉對景觀的早期興趣,她於1944年獲得史密斯學院的文學學士學位,並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的景觀建築計劃中繼續學習,於1947年以其首批女性景觀設計師之一的身份畢業。
奧伯蘭德的個人和職業發展軌跡遍布和影響了整個北美,在紐約,費城,溫哥華,西雅圖,柏林,多倫多和蒙特婁等地都有她代表性的公共景觀設計。
紐約時報大廈的大堂花園,由奧伯蘭德與倫佐·皮亞諾工作室設計 ©Azure
她的職業生涯始於費城,在1950年代初期,與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I.Kahn),奧斯卡·斯託羅諾夫(Oscar Stonorov)和丹·凱利(Dan Kiley)一起在城市規劃和公共住房項目的公民委員會中負責社區規劃師工作,也正是受這些建築大師影響,使她的景觀設計從傳統走向真正現代而大膽的抽象感。1953年她和丈夫彼得·奧伯蘭德 (Peter Oberlander)從美國來到了加拿大卑詩省的溫哥華繼續在公共景觀中工作。
自1960年代以來,溫哥華的天際線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奧伯蘭德 © Vancouver Courier
在溫哥華,因為得天獨厚的豐富自然資源,這裡有很多保留著原本面貌的開放自然空間,面對無窮的可能性和挑戰,她將目光放在塑造城市景觀天際線上以尋求景觀與建築的創造性融合,並且致力於提高對可持續性發展 的專業認知程度。
開創性景觀天際線設計
#001 羅布森廣場(Robson Square)
羅布森廣場鳥瞰圖 © The Cultural Landscape Foundation
羅布森廣場修建於1983年,奧伯蘭德與已故的加拿大最著名的近代建築師之一阿瑟·埃裡克森(Arthur Erickson)合作(兩個人也成為了一生的合作搭檔)。將這個位於溫哥華市中心地段的橫跨3個街區的省政府辦公樓和最高級法院中的廣場設想為「城市綠洲」,毫無疑問。這塊碧波翡綠的城市綠洲在不久的現在成為了溫哥華的一處充滿文化底蘊和人文歷史的城市地標。城市大大小小的活動都會在這裡產生。
2011年,加拿大皇家建築協會(RAIC)將其Prix du XXe Siècle 獎項授予了羅布森廣場,「線性城市公園,將大自然引入城市」的這一大膽沉思的設計概念正是由景觀設計師 奧伯蘭德完成的。
羅布森廣場平面圖和剖面圖
© The Cultural Landscape Foundation
建築的橫剖面可以看出,最上三層為法院,下面為法律圖書館,再下是省政府部分機構,最底部則是停車場。奧伯蘭德設計的屋頂花園則將所有的「硬」建築元素利用她的「軟」景觀屋頂包裹起來,成為了市中心的一塊最清涼碧綠的翡翠。
羅布森廣場 © The Cultural Landscape Foundation
這樣一個可達式屋頂花園誕生在1983年,也成為了未來許多城市屋頂花園的教科書式參考。奧伯蘭德布置的三處瀑布和寬敞的水面與生機盎然的植物景觀相得益彰,一步一景。水就是淺淺的小几十公分,卻貌似一條運河流向無盡的遠方,映著天際線的完美倒影。
奧伯蘭德與埃裡克森共同完成的具有開創意義的斜坡道與臺階結合的公共空間設計 © The Cultural Landscape Foundation
眾人閒庭信步,三組臺階平衡有致。羅布森廣場鼓勵行人們以穿過景觀的方式與空間交流,它也確實做到了。Z字形的輪椅通道,坡度很緩。可以看到許多開著電動輪椅的殘障人士在外行走,真的可以無障礙通行。
#002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Museum Of Anthropology
奧伯蘭德和阿瑟·埃裡克森建築師事務所合作的另一個項目: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人類學博物館(Museum of Anthropology, MOA)。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人類學博物館位於俯瞰喬治亞海峽的樹木繁茂的海角上,坐落在其歷史上的所有者原住民穆斯克姆人的土地上。該博物館收藏著超過半百萬件文物,展物重點放在原住民和西北海岸的自然和文化上,包括海達族(Haida)的藝術家雷德(Bill Reid)的最著名的」烏鴉與原住民」(The Raven and the First Men)木雕作品。
海達族(Haida)的藝術家雷德(Bill Reid)的最著名的」烏鴉與原住民」(The Raven and the First Men)木雕作品
UBC人類學博物館平面圖 © UBC Archives
圖騰柱和長屋都是最具加拿大西海岸原住民特色的元素
奧伯蘭德模擬了卑詩省沿海原住民群島Haida Gwaii的風景。將場地設計為戶外博物館。其中,人類學博物館最大的特點是開敞的草地以及基於人類植物學研究的植物配置—民族植物景觀。
巧妙的設計使人們能感受到室內與室外景觀的合二為一,透過大面輕透的玻璃幕牆能欣賞到室外11英畝左右的景觀環境,包括湖泊、草坪和當地人用於食物的特色植物以及直挺的圖騰柱。碎石路邊的Musqueam柱廊下,栽有楓木,鐵杉,莫霍尼和蕨類植物的民族植物區。開花的草地在主體建築和西邊的森林懸崖之間延伸,草地上種植了由奧伯蘭德設計的低維護性本地植物。在主樓的底部,原住民圖騰柱點綴著反射池塘和貝殼海灘的植被周界,戶外博物館整體特色地展現自然山脈,海岸線和各種藝術裝置。
#003 蒙特婁第67屆世博會
加拿大館遊樂場景觀規劃
Global Village Playground at Expo 67
1967年,由奧伯蘭德設計的遊樂場在20世紀最成功的蒙特婁第67屆世博會上引起轟動。受她3個孩子的啟發,為兒童創新中心設計的充滿冒險和創造性的遊戲場地成為了整個加拿大兒童遊戲場地向新方向發展的催化劑。隨後,她成為了加拿大議會裡兒童和青少年議題中兒童活動國家特別小組的一員,為兒童遊戲環境進行相關指導並且參與了國家遊樂場準則的制定以及整個加拿大70多個遊樂場的設計。
蒙特婁第67屆世博會遊樂館平面圖 © Wordpress
在奧伯蘭德看來,社區遊樂場地在日益擁擠的城市公共空間情況下,不僅不能被捨棄還應該作出一些回應。
蒙特婁第67屆世博會遊樂館平面圖 © Wordpress
我們能看到67世博會的遊樂場連同兒童創意中心為擁擠的城市社區提供了嶄新的想法,在城市的任何公共空間或社區,都有可以被製成「背囊式公園(pocket park)」的區域,其中有土墩,溝壑,樹屋,涉水小溪和建築場所以供孩子們嬉戲交流。她鼓勵孩子們去挑戰有難度的設施,在與自然的交往中認識和感知這個世界。
#004 溫哥華範杜森植物園遊客中心
VanDusen Botanical Garden
該項目的總面積為5英畝,其中包括20,000平方英尺的建築。受到本地蘭花葉美學形式的啟發,位於範杜森植物園的新遊客中心在建築,景觀和生態之間建立了獨特的聯繫,從而創建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設計,其中包括:雨水收集、節能環保、回收和再利用、本地植物生態美學價值和可持續景觀建築概念的思考。該項目的設計超出了LEED白金級標準,並註冊了卡斯卡迪亞綠色建築委員會的「居住建築挑戰賽(LBC)2.0」。
(註:LBC即區域設計特徵;建築物具有產生自身能量,捕獲和處理所有水,有效利用資源以及最大程度提高健康和美麗的能力。這些項目必須不含紅色名錄化學品,包括氯化塑料,重金屬,農藥,滷化阻燃劑和石油基產品。所有施工細節,材料和規格均經過仔細審查和制定,以反映「居住建築挑戰」的標準,以採用更健康的建築和設計方式。)
VanDusen Botanical Garden © Landezine
新遊客中心保留了300棵重要的樹木,其中許多樹木聳立在100英尺的道格拉斯冷杉(Douglas Firs)上。保留了大板慄和核桃樹,以創建一個陰蔽的野生動物走廊。
VanDusen Botanical Garden的綠色屋頂 © Landezine
在這個獨特的遊客中心,溼地和有效的雨水花園系統整合在一起,納入場地的雨水管理系統;民族植物區種植具有原住民生活方式的特殊示範植物;示範菜園有各式用於烹飪,散發著香味和美感的植物草藥;一個可以收集和清潔雨水的綠色屋頂,周圍被本土植物所環繞。在2012年獲得了卑詩省副州長頒發的優異獎以及2013年獲得國際綠色屋頂協會的綠色屋頂領導獎。
#005 溫哥華公共圖書館中央分館的
新公共屋頂花園
Vancouver Public Library New Rooftop Garden
由奧伯蘭德設計的溫哥華公共圖書館中央分館的屋頂花園備受矚目,25年前就被提過的屋頂花園構想終於被正式提上了日程,在2018年9月首次亮相。
公共屋頂花園佔地約7,400平方英尺,擁有充足的自然採光,可欣賞花園和城市景觀,並設有安靜的閱讀、學習室、可移動的庭院式椅子和深褐色的胡桃木木凳。在充足的自然光線和適宜的溫度下,花園裡的植物包括楊梅樹籬、白玫瑰、薰衣草和金銀花也將會繼續生長,從而在花園入口上方形成一個綠色的樹冠層。值得一提的是,奧伯蘭德在90多歲的高齡下接下了項目並監理項目施工。
這也是奧伯蘭德在綠色屋頂上的又一成就,它意味著人們對這個空間的新的體驗,並且在此過程中收穫令人難以置信的溫哥華天際線新景觀。de Castell 在中央圖書館接受採訪時對Straight說:「我們中的許多人終於能夠歡迎公眾來到這個屋頂花園,這是一個夢想。」
「我們看到了人們在免費的公共場所中找到與社區及其歷史聯繫的場所。」
景觀天際線的故事未完待續.
自1960年代以來,溫哥華天際線從一片建築森林到城市綠洲,奧伯蘭德功不可沒,她長達70年的職業生涯和加拿大城市景觀建築發展軌跡緊密編織在一起。可以說,她是最早對氣候變化發表熱情演講的景觀設計師之一,也是雨水管理系統和綠色屋頂的早期採用者。直至現在,99歲的奧伯蘭德仍然活躍在可持續性城市景觀事業上,她向我們證明,城市應該適合所有人所生活,而不僅僅是精英人士。
奧伯蘭德在溫哥華圖書館屋頂花園的施工現場 © CBC
城市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的同時也愈加擁擠,這也是我們都在面臨的問題,如何平衡城市極速發展下公共景觀空間與之的平衡,在奧伯蘭德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
The End
溫馨提示:藝術聯盟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