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登記什麼,下去吧!」老人沒有健康碼被趕下車!「數字鴻溝」該...

2021-01-14 騰訊網

1月6日,網曝遼寧撫順85路公交車上,一位老人因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掃健康碼被拒乘。

網傳撫順一位老人在乘坐公交車時,因不會掃健康碼被趕下車。1月7日公交公司回應,6日起他們接到交通局規定,所有人群必須持健康碼乘車,沒有特殊。

視頻顯示,司機讓老人下車,老人表示自己可以登記,其間有乘客不耐煩地吼道:「你登記什麼,下去吧!」老人與司機協商五分鐘未果,最終無奈下車。

此前公交公司回應稱:接交通局通知,6日起所有人群必須持健康碼乘車,沒有特殊人群,也不能登記。7日,有記者再次聯繫撫順公交後,對方表示7日17點再次接到通知,老年人可以使用老人卡,不再需要健康碼乘車。

此事迅速登上熱搜面對老年群體的媒介慣性還未習慣智慧型手機,他們的軌跡追蹤誰來解決?健康碼的溫度在哪?

面對國內疫情反彈,出示健康碼、掃碼測溫登記的確是防控疫情的必要舉措;但面對老年群體的媒介慣性還未習慣智慧型手機,這一問題誰來解決?

@盧悅盧悅

這個問題問的不是健康碼本身,而是面對科技這把雙刃劍,我們如何做到讓每一代人都受益。  健康碼,乘車碼,支付碼等,碼碼通羅馬;信息化高度發達的時代,年輕人都是一碼在手,天下我有。  但是對於老人來說,這個世界就突然對他們立起了屏障,每種嘗試,都彌足艱難;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試探。他們就像被隔絕在文明之外。車門的那頭,是他們奮鬥出來的新世界;車門的另一頭,是走的慢被迫留在後面的他們。  有人說老人可以學,不學就跟不上時代。但是,在飯都吃不飽的年代,有很多人是根本沒有讀書機會的,也就是說很多老人是文盲。即便讀過幾年書,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也很難去操控那些繁雜的電子設備。  人人都有老的時候,人人都有跟不上時代的時候,難道那時候每個人都只能坐在家裡不出門嗎?  看過這樣一句話,「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的程度,就看他們對待弱勢群體的良心。」一個人性化、有溫度的社會,應該尊重「快時代」背景下的老人,保留他們「慢速度」的權利。  科技進步了,應該想更多的辦法去方便有困難的人,而不是讓科技成為門檻。  希望我們這個社會能夠更加包容那些不適應數字生活的群體,多給他們一些適應的時間,讓這個社會充滿真正的人文關懷。  今年冬天真的很冷,希望別讓健康碼丟了人性裡的溫暖。

@喬老爺玩轉地球

健康碼是依大數據技術,進行動態統計和分析,主要作用是識別某個人有沒有跟新冠病毒患者有過接觸,比如,同乘一架飛機、同坐一趟車,或者來自疫區,都會有所顯示,非常便於識別和管理。通過追根溯源,可以快速找到因直接或者間接接觸而有可能被感染的人群,並及時採取措施防止病毒傳播,所以健康碼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制定這些規定和措施,就是為了老百姓的安全和健康,也是為了百姓生活的便利,希望相關部門和企業,思想要創新,且有創造性的用高科技解決老年人出行之健康碼問題,讓刷臉、刷身份證、刷乘車卡也能併入健康碼大數據,老年人使用健康碼難的問題,並「希望相關部門能想得再周全些,別讓數位化成為老年人面前的鴻溝」。誰都有老眼昏花甚至耳朵失聰的時候,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該關注那些為我們付出了一生辛苦卻不懂新科技的老年人。嚴防嚴控是根本,既要科學合理加強防疫防控,又要不失溫度。健康碼的溫度在哪?值得我們那些制定規則的人和管理者思考!

@阿橙學長

退休老人與社會脫節太久了,他們的媒介慣性更多地停留在報紙、電視機,即便是兒女獻孝心給他們配置了智慧型手機,他們中的大多數似乎仍然被大數據時代拋諸腦後。扎克伯格不會想方設法在Facebook的王國裡提取老年人的用戶數據,即便是黃合水教授的《廣告心理學》這本書裡,也提到廣告主更喜歡年輕有活力的青年人。  大數據從誕生那天起就與賺取利益牽扯在一起,無非兩方面:一,算法推薦帶來的商業利益;二、科研創新造就的國家利益。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都活成了一組數據,社交媒體幾乎掌握了我們所有的信息。  值得慶幸的是,年邁的老人們被數據化的現象不算多,從某種角度來說,至少他們真切地知道自己的喜好。值得悲哀的是,他們還沒來得及學會過閘機,新的檢票進站方式就要來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變老的那一天,今天你如何對待老人,等你老了你就知道自己將會被如何對待。健康碼的溫度在哪,這個問題問的不是健康碼本身,而是面對科技這把雙刃劍,我們如何做到讓每一代人都受益。

類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疫情以來「老人無健康碼遭拒載」的新聞諸見報端

2020年3月20日江蘇鎮江,一輛公交車上有多名老人因老年機無法出示健康碼,被其他乘客趕下車。

3月20日,江蘇鎮江。浦先生乘坐的公交車上有多名老人因老年機無法出示健康碼,被其他乘客趕下車。他說,因為此事司機無法正常發車,平時20分鐘左右能到的路程走了一個半小時,期間五六個老人被乘客趕下車。

2020年8月17日,黑龍江哈爾濱,一位白髮老人乘公交車時,因沒有手機,無法掃健康碼,被司機停車拒載。因遲遲不下車,老人遭到車上其他乘客憤怒譴責「為老不尊」。

還有人勸老人下車,稱「這些年輕人上班多不容易」。老人不知所措,直到民警接警後趕來將老人帶離。民警告訴老人,現在沒有健康碼無法乘車,「這是政府規定」。

該事件經由媒體報導後,引發廣泛關注,微博話題#老人無健康碼遭公交司機拒載#閱讀量達2.2億,討論量達1.5萬。

網友們對老人的遭遇表示同情,認為「時代進步得太快,我們也該等等老年人」,並批評車上乘客提出的「為老不尊」表述欠妥。  此後,哈爾濱有關部門回應,制定方案以幫助特殊群體便捷乘車。

這一年,「數字鴻溝」成為一個頗有熱度的詞語。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健康碼成為了人們的出行必備。坐公交、進商場、逛公園……不少地方都要出示健康碼。  老年人因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沒有健康碼,屢屢遭遇尷尬,讓人心痛,引人深思。智能時代,如何幫助那些走得慢的人?

2020年9月,央視關注老人用健康碼難的問題

海霞說,如今我們已進入數字時代,但我國還有超2億老年人。一個健康碼,可能讓不熟悉智能設備的老人寸步難行。很多地方已在探索應對措施,希望相關部門都能想得再周全些,別讓數位化成為老年人面前的鴻溝!

可喜的是,國家已經出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如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不得拒收現金、保留人工服務窗口,幫助「銀髮族」追上智能時代。

日前,交通運輸部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領域便利老年人出行服務的政策措施,確保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便利。

根據該通知,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除汽車客運站、客運碼頭、民用運輸機場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場所外,老年人一般不用查驗健康碼。確需查驗健康碼的,應優化親友代辦、工作人員代查等服務;具備條件的地區在客運場站和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立無健康碼通道。

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無疑是給老年人的利好消息。當然,僅靠政府還不夠,還需要社會組織、志願團體等力量參與,如為老年人舉辦培訓班、興趣班,幫助老人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做子女的,更應該多關心家中老人,幫助他們學會掃碼支付、打車、掛號等功能。從老人自身角度來說,也要活到老、學到老。

社會快馬加鞭奔向智能時代的同時,也不能「冷落」了老年人。面對這些被健康碼難住的老年人,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拉他們一把,這也是文明社會的應有之義。

就像網友說的,技術有高度,也更需要有溫度!

來源:湖北經視、新浪微博、南方日報、網絡等

相關焦點

  • 老人不會掃健康碼被趕下車,公交公司:所有人必須掃碼
    從視頻中可以可以看到,一位老人在乘坐公交車時,因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沒有出示健康碼,公交司機讓這名老人直接下車,這位老人還向司機協商:「你上面說的可以登記。」在此期間就能看到旁邊的乘客不耐煩的吼道:「你登記什麼,下去吧!」我們可以很明顯看到這名乘客的情緒也是比較的激動。這位老人與司機協商無果後,最終無奈下車。
  • 「下去」!撫順老人不會掃健康碼被趕下車,公交公司回應,網友:人...
    1月6日,網曝遼寧撫順85路公交車上,一位老人因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掃健康碼被拒乘。視頻顯示,司機讓老人下車,老人表示自己可以登記,其間有乘客不耐煩地吼道:「你登記什麼,下去吧!」老人與司機協商五分鐘未果,最終無奈下車。
  • 遼寧一老人不會掃健康碼被趕下公交,女乘客:登什麼記,你下車!
    眾所周知,疫情發生後,健康碼被應用於很多地方,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但是對一些老年人來說,不會操作智慧型手機,不會掃健康碼卻成為了一大難事。這不,近日,遼寧撫順就發生了一件事,一名大爺因為不會掃健康碼,被司機和乘客聯合「聲討」,將他趕下公交車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健康碼將和公交卡老年卡整合什麼情況 該怎樣解決數字鴻溝問題保障...
    健康碼將和公交卡老年卡整合什麼情況 該怎樣解決數字鴻溝問題保障老年人權益?時間:2020-11-26 18:14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健康碼將和公交卡老年卡整合什麼情況 該怎樣解決數字鴻溝問題保障老年人權益?
  • 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許久沒來醫院的楊阿姨多次嘗試也沒有成功,引得後面排隊的人抱怨連連。「現在買菜都要掃碼支付,收現金的越來越少,不會手機支付很麻煩。像我們領取養老金,每3個月要在手機上刷臉驗證一次,也是很讓人頭疼。「楊蔚從包裡拿出一張紙,上面是她兒子畫的社保領取驗證流程,從開始點擊哪個程序到最後如何退出,每個步驟寫得巨細無遺。
  • 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數位技術推動了萬物的互聯互通,手機點餐、滴滴打車、掃碼支付、網上掛號……無處不在的便利,讓人們仿佛進入了一個「無碼不歡」的時代。疫情期間,移動端的各種健康碼更是隨時可見、隨處可用。然而,在多數人享受數位技術紅利的同時,老年人在數字鴻溝面前的處境卻日益困窘:有的人因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出示健康碼而遭到拒載;有高齡老人為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抬到銀行櫃檯前進行人臉識別……在很多地方,數位化「局外人」現象令人頗為感慨。伴隨數位化浪潮興起的,還有一場老齡化浪潮。
  • 老人不會掃健康碼被「抱團驅趕」,當地交通部門:向當事老人真誠致歉
    近日,遼寧撫順一位老人乘坐公交車時因無法出示「健康碼」與當值司機發生爭執,引發廣泛關注。1月8日,撫順市交通運輸局對此作出回應,向當事老人真誠致歉並表示迅速完善公共運輸防疫措施。
  • 如何幫助老年人逾越「數字鴻溝」成考題
    這意味著很多老年人還沒有觸網,更別提享受數字經濟帶來的紅利。老年人實在難適應10月28日,84歲的馮女士站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醫院一層的自助服務機前面不知所措。掛號、插卡、選擇科室、選擇普通號/專家號、付費,短短5個步驟就難住了想取號的她。隨後,她向現場的志願者求助:「這個我第一次弄,你指導我一下,行嗎?」「84歲來回跑,也受不了!」
  • 在評論「數字鴻溝」下面,帶上老人一起慢跑
    然而健康代碼只是當前數字生活的一個縮影。智能化時代,油鹽米麵送貨上門、精準導航、節能滴滴計程車服務、快捷高效的預約掛號等服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服務只能通過APP智慧型手機實現,大多數需要這些便利服務的老年人沒有資格享受這些便利。
  • 20 億部舊手機無法使用:蘋果谷歌的健康碼暴露出 「數字鴻溝」
    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預計,全球有多達20億部手機的用戶無法使用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聯合開發的美版「健康碼」。該「健康碼」將能夠追蹤用戶是否接觸過新冠肺炎感染者。
  • 高考模考作文|「百校聯盟」12月份聯考「數字鴻溝」主題原創作文
    2020年8月,一段「老人無健康碼乘地鐵受阻」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公眾對於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窘境的熱議。對此,有人認為,老年人在網絡時代遇到了更多障礙,社會必須要管。也有人認為,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擁有一顆不老的心,老年人也能跨過「數字鴻溝」。還有人認為,數字時代需要跨過「數字鴻溝」的又豈止是老人。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
  • 陪伴老人跨越「數字鴻溝」貝殼公益助老在行動
    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通過和社區聯動,定期培訓課堂發動貝殼平臺上經紀人成為志願者,為社區裡有需求的老人定期開課。課程主要針對手機基礎、微信基礎功能、生活相關功能進行教學、不提供個人隱私及金融財產相關的操作教學。一個學期的學習為5或10節課,主要目的是教授高齡老人掌握生活相關的智慧型手機功能。每個學期末,活動組還會為老人們舉辦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除此之外,貝殼平臺上所有門店都能提供手機到店答疑諮詢。
  • 跨越「數字鴻溝」「60後」擁抱網際網路
    小編碎碎念  日前,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登上微博熱搜,關於老人如何適應智能化生活引發熱議。隨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 解決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問題的探討
    如果把我國目前已有的2億「無G」老人隔離在智能化時代的外面,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協調、共享的發展理念將無法實現,導致美好生活大打折扣,影響社會安定。不僅能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健康發展,而且能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二、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的困境信息化覆蓋至社會的每個角落,給年輕人帶來了不可鬥量的紅利,也造就了一條無形的數字鴻溝,把老年人攔在鴻溝的外面。
  • 「現金排斥」問題仍存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如何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牌……日前網絡上曝出的這些信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數字鴻溝」問題。記者在北京走訪多個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後發現,目前,醫院、大型商超、地鐵、公交車均支持現金支付;菜市場、便利店等小型商鋪更偏好行動支付,甚至有拒收現金的現象,但多為「沒零錢可找」的無奈之舉。
  • 請回答2020:沒有什麼能阻斷文化交流,疫情不能,數字鴻溝也不能
    健康碼、遠程辦公、手機點餐、網上購票、預約參觀,成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狀態。然而各類智能設備、大數據的加速廣泛應用,也讓不同代際的人們「數字鴻溝」越拉越大。在上海,文化場館與民生需求同步「破局」。創新的核心,永遠是人。
  • 請回答2020沒有什麼能阻斷文化交流,疫情不能,數字鴻溝也不能
    健康碼、遠程辦公、手機點餐、網上購票、預約參觀,成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狀態。然而各類智能設備、大數據的加速廣泛應用,也讓不同代際的人們「數字鴻溝」越拉越大。 在上海,文化場館與民生需求同步「破局」。 創新的核心,永遠是人。
  • 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看病取錢排長隊 早市買菜也發愁……幫老人跨越...
    「我沒有那東西,只有現金,給你五十,你找吧。」王奶奶很不好意思地說。「呀,這我找不開。」攤主為難地擺擺手,好在一旁水果攤主幫忙給了找了零,王奶奶順利地買到了菜。「在早市上經常為結帳發愁,因為很多攤販沒有零錢找。」王奶奶說。
  • 幫老年人邁過「數字鴻溝」!看看各地都是怎麼做的
    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掛號、網上就醫、網上購物「障礙」重重……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讓更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在老年人面前劃出一道無形的「鴻溝」。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昨天(24日)公布,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遇到的種種「痛點」「難點」,提出解決方案。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54億,佔總人口的18.1%。
  •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vivo展示移動終端適老化最新應用
    (原標題: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vivo展示移動終端適老化最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