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又出來個項目開始作妖了,Qtum量子鏈,剛聽到,難道是2017年引爆大牛市的量子鏈?帥初那個狗東西利用那個幣不是來回割了很多遍了嗎?粉絲再提供詳細內容一看,才知道,此「Qtum」非那個幾年的「Qtum」,但是這個山寨「Qtum量子鏈」卻蹭著那個真「Qtum量子鏈」的熱度與資歷,這實在是讓人很無語。
接下來看看這個山寨「Qtum量子鏈」的宣傳內容,宣稱註冊就送16個幣,而且一個幣還值700元?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所宣傳的資料、排名,都是那個開了幾年的「Qtum量子鏈」的資料,接下來騙子還宣稱註冊送礦機,也就是零擼,操盤手開放礦機模式,根據粉絲透露,現在的利息是:
一個月80%的利潤,也就是100塊錢投資,一個月拿本金+利息=180元,這覺得是很暴力了。在網上推廣文章的最後給出了註冊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可以看到如下的註冊界面,網站地址是:
https://qtum.godgig.com/signin.html,
而公鏈「Qtum量子鏈」的官網地址是:
https://qtum.org/zh,
而且公鏈「Qtum量子鏈」是有屬於自己的安裝軟體的,比如電腦windows系統的安裝軟體,手機端的安裝APP,怎麼可能會額外搞這麼個粗陋的註冊網站?這假的不能再假的「Qtun量子鏈」,也把不少人給騙的暈頭轉向的。
再打開這山寨「Qtun量子鏈」的網站原始碼,可以看到如下圖所示的頁面代碼,其中有這麼一段:<div>貝塔基金</div>這段的意思是說:網站標題叫「貝塔基金」,
一般網站的標題決定了這個網站叫什麼名字,比如taobao.com的標題叫淘寶,而且現在還是綠顏色的代碼,就是沒有被利用執行的無用代碼意思,
說明這套網站代碼之前被技術員設計成「貝塔基金」,結果又給刪掉了,當然,沒刪除乾淨,又重新寫了串代碼,就是現在的「Qtun量子鏈」,呵呵。。。
這是圈錢垃圾盤經常會出現的狀況,因為是花錢找的便宜網絡技術公司的做技術支持,而網絡公司每個模式都有一套代碼模板,但是他們要服務很多來花錢找他們的操盤手,有時就出現一套模板給了操盤手甲用了後,再修改一下給操盤手乙用,下次再修改下給操盤手丙用,
這樣修改的工作量是比重新寫一套代碼的工作量要少很多的,反正操盤手也不懂,隨便改改糊弄一下操盤手,操盤手交錢,
而且,圈錢盤的話,也開不了幾個月,可能2、3個月就關網跑路了,當然,網絡公司也有可能會給不同的套餐價格,
比如:A套餐=修改一個模板XXX錢,
B套餐=重新寫一套模板XXXX錢,這個價格是相差很多倍的,由操盤手自己選擇,當然還有更多細節,在此就不做更多贅述了。
還是在這串「貝塔基金」代碼中,有個安卓APP的下載地址,如下圖,
<ahref="https://dierna.com/6NrQ"target="_blank">Android 下載</a>
嘗試著打開這個網站,我們可以看到如下圖所示:山寨「Qtun量子鏈」的APP下載頁面躍入眼帘,這樣印證了我上面說的說法,操盤手本來想開的項目為「貝塔基金」,但後來又出於什麼原因,而放棄了這個項目暱稱,改為現在的山寨「Qtun量子鏈」,但是安卓APP下載地址還是使用的之前的地址,所以在已被棄用的「貝塔基金」代碼內,還存留著山寨「Qtun量子鏈」的安卓APP下載地址。
還是在這串代碼內,還有「貝塔基金」的logo地址連結,
複製到瀏覽器內可以直接打開,說明還沒刪乾淨「貝塔基金」的系統文件。
在代碼內,還有「貝塔基金」的項目細節介紹,
比如:
引擎收益:團隊成員收礦分紅
交易收益:團隊成員交易分紅
全球收益:全球夥伴交易分紅
在代碼內,還有「貝塔基金」的項目細節介紹,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個要包裝沒包裝,
要實力沒實力的空中盤分紅項目,
啥都沒有,
借著蹭「Qtun量子鏈」的噱頭在大行其道,發展市場而已,
真正公鏈的「Qtun量子鏈」官方公眾號已經發布了聲明公告,
Qtum 量子鏈關於防範欺詐活動的聲明公告
Qtum 量子鏈近期發現有一些網站如 qtum.godgig.com 等假冒 Qtum 量子鏈名義進行欺詐活動。Qtum 量子鏈鄭重聲明,qtum.godgig.com 與 Qtum 量子鏈沒有任何關係,針對任何冒用 Qtum 量子鏈品牌的欺詐行為, Qtum 量子鏈基金會將堅決採取法律手段,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有部分投資者們被其低劣騙局被欺騙,也有部分投資者明白該項目為垃圾項目,但還是想著「冒險一把」的念頭,嘗試花錢投資,想快進快出賺一筆,可在我看來,這個項目包裝倉促,而且沒花什麼錢,利息卻高到月收益80%,
其風險——極大,建議切勿拿真金白銀去冒險。
我不反對投資,也不反對投資資金盤項目,
但我是反對投資那些風險性極高的圈錢垃圾項目的,做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哪怕銀行理財也會有風險,我們要做的是:把風險性降到最低,投資低風險的項目!
文章的最後,也許部分人還有個疑問:既然這個山寨「Qtum量子鏈」不能投資,那麼真的「Qtum量子鏈」能投資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直接上一張圖給你看,自行決定。
大多數人總以為能比狗莊跑的快。
人生有三大錯覺:
1:手機震動。
2:我能反殺。
3:她喜歡我。
感覺在幣圈也找到了三大錯覺:
1:我能逃頂
2:我能抄底
3:XX幣100倍
人生三大錯覺實際上一個都不存在,幣圈三大錯覺更是如此。每一個喊單幣的最終歸宿,都是歸零。
這幾年看過的喊單幣數不數勝,而且大多數都會有同一個口號:「比特幣當年也是靠喊單起來的」,對,這句話並沒有什麼毛病。只是,很顯然時代不同了。
就像10年前開淘寶,5年前寫公眾號,2年前玩抖音拍短視頻。並不是說,現在去做不一定不行。而是,風口和全民致富的時代,過去了。你認為現在炒幣還有可能暴富嗎?我覺得很難,很難。每個時間段,能做的事情,根本就不相同。
3年以前,PLUS錢包的搬磚套利是行的通的,那時候大多數人甚至在網絡上都找不到交易網站,大多數人的交易,甚至是通過淘寶和閒魚完成。只能買,賣起來很麻煩。掌握一定交易所網站,VPN資源的用戶,必定可以在場外和內盤之間獲取差價。
但是,也有各種奇葩的風險。比如交易所卡幣,場外被騙等等。總而言之,所有輕鬆賺錢的事情,都是並不輕鬆的。
而現在,交易所人人都能上,交易所的數量甚至比幣都還要多。哪有什麼搬磚套利可言。歸根結底,認知不一定覺得你能賺多少錢,但是一定能決定你在這個圈子活多久。
炒幣不會再有人輕易暴富了。正規軍入場,留給大家的機會其實越來越窄。當然,也是避免了大部分人因為自我認知不足,傾家蕩產。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套用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機遇,總與騙子同行。縱觀2017年至今,其實該在這個圈子發達的人,都已經發達。
2017年可謂全民發幣,一天出幾十個1CO項目,項目多到搞不過來。並且,多的是新韭菜接盤。
2018年後,高位接盤者眼看行情低迷 ,大多數其實早已割肉離場,認虧。
實際上一直到現在,市場依然未有足夠新人進場。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在17年和18年入場。那麼之前的老人呢?
AngleToken跑路、波點錢包跑路、EOS生態跑路、SumToken跑路、瑞波生態跑路、DOGX錢包跑路、SuperToken跑路、WoToken跑路、Tokenstore跑路、MGC錢包跑路、PIusToken崩盤、波場超級社區跑路。
這些錢包類資金盤最後如何結局?是不是相同的套路?三月份錢包類項目,八月份的寵物類資金盤目的其實都是一樣,就是圈錢。
大道理誰都懂,但是當看到高額利益的時候,投資者往往也會把風險拋到腦後,因為他以為以他的聰明才智肯定能提前撤出。可往往套的也都是那些自以為是的人。你看中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看中的卻是你的本金。
每一個資金盤模式都有一個周期,周期到了也就該死了,不死也是半死不活壓不下去最後口氣,因為還想在圈點錢。對於投資者來說,從項目方拿回錢已無可能。剩下的只有一條路報案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