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小鹿 LicorneUnique
1860年代法國官窯塞弗爾出品
浮雕玉石歐仁妮皇后頭像雕飾花瓶
歐仁妮皇后的溫和典雅,
都被這抹細膩雅致,
銘記至今。
獨角鹿私洽售出1860年代法國官窯塞弗爾出品
浮雕玉石歐仁妮皇后頭像雕飾花瓶
與蓬巴杜夫人的不解之緣
1740年巴黎郊外的文森小鎮,
一間別致的瓷器工坊悄然出世。
因為其極致的工藝追求,
1756年搬遷至塞弗爾後,
被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買下,
成為了王室御用瓷窯。
位於塞弗爾的瓷器廠,舊廠本體如今作為瓷器博物館而對外開放
路易十五最寵愛的情婦,
蓬巴杜夫人對這個瓷窯尤其喜愛。
從閨房裡的花瓶到香氛樽,再到梳妝檯上
各種梳洗用具,以及餐桌上的餐具,
所到之處都擺滿各種塞弗爾出品的精美瓷器。
如今的塞弗爾制瓷廠依然在為法國總統府製作瓷器,
每年都被當做國立贈予外國最高領導人
塞弗爾瓷器廠為感謝蓬巴杜夫人的支持而製作的雕塑
在法蘭西王室的支持下,
塞弗爾御窯廠迎來了更多頂尖的藝術家,
製作工藝達到了難以超越的水平。
工匠們博採眾長共同研究,
推出了許多經典的釉色,
帝王藍、蓬巴杜玫瑰粉等眾多高雅釉色
一直傳承至今。
因為蓬巴杜夫人的喜愛,
塞弗爾瓷器的裝飾與器形風格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此後出產的瓷器也會具備著明顯的洛可可風。
歐仁妮皇后的絕美側顏
時光的車輪在巴黎從未停下腳步,
1849年,愛麗舍宮裡駛入一架馬車,
從車上下來的是一位氣質非凡的少女,
她就是後來拿破崙三世的皇后,歐仁妮。
這位美麗的西班牙貴族女子,不僅徵服了拿破崙三世,
也徵服了法國御窯廠
正如她如凝脂般的雪白肌膚一樣,
歐仁妮的品位不染俗氣,
初入愛麗舍宮便對塞弗爾的瓷器讚不絕口,
從此便將單色釉瓷瓶裝點屋內的每一個角落。
小特亞農宮中的皇后閨房裡就擺著不少塞弗爾瓷
華麗的瓷瓶與房間素雅色調和諧共處的同時彰顯氣度
塞弗爾也把貌美歐仁妮皇后奉為繆斯,
她的側顏便成了花瓶上浮雕的主題。
頂級工藝造就非凡品質
1852年,受歷代王族支持的塞弗爾
革新了一項新的技術——
「Pâte-sur-pâte」技法,
即浮雕玉石貼花工藝,
旨在瓷面上製造出淺浮雕般的效果。
製作「Pâte-sur-pâte」時,圖樣一般先在
未經燒制的有色陶瓷之上繪製,當形態大體確定後
即可以筆刷繼續添加半透明的白色浮雕層
這種技法製作出來的雕花極具透明感,
而且也更精緻細膩,
此後這種方法製作出來的瓷器
都只供拿破崙三世與歐仁妮皇后所用。
整個製作過程耗神耗時,需等待每一層風乾後再作其他操作,
單是添加層次的過程可能要耗費數周時間。
時光是對品味最好的認可
被稱作「古董王子」的頂級藏家
班傑明·斯坦尼茨家中,餐廳的正中央,
就擺放著一對素雅秀氣的瓷瓶。
這是一對塞弗爾出品的浮雕花瓶,
冬青色胎質細膩,雕花娟秀。
不同於常見的「皇家藍」或「蓬巴杜粉」釉色的瓷器,
冬青色的釉色讓瓷瓶看起來素雅柔潤,
放置於此恰到好處地平衡了餐廳中濃厚的色彩
這對1855-1856年間出產的塞弗爾浮雕玉石貼畫瓷瓶,
在2020年的拍賣會上以15,000歐元的價格成交,約合人民幣120,000元
美國慈善家、藝術收藏家傑恩賴特斯曼,
客廳壁爐上也裝飾著冬青色瓷器,
清雅色調更襯的屋子溫暖柔和。
傑恩賴特斯曼,被認為是現代收藏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她的精緻品味反映在她的私宅設計中,還對大都會博物館的收藏歷史起到重要的影響。
獨角鹿私洽售出的這隻法國官窯塞弗爾出品的
浮雕玉石雕飾花瓶,
來自1860年代,總高超過60釐米,
器型古典,瓷面瑩潤似有光,
淡雅而富有品味。
歐仁妮皇后頭像細節栩栩如生,
蝴蝶結緞帶可愛浪漫,浮雕靈巧動人,
肩部把手處裝飾著皇后半身像,
彰顯皇室風範。
瓷器上可見奶白色半透明的歐仁妮皇后浮雕,
正是用了著名的浮雕玉石貼花
(pâte-sur-pâte)技法製作而成,
刻畫有如工筆畫作,細膩而富有層次感。
有著歐仁妮皇后浮雕的瓷器花瓶意義非凡,
浮雕上方的蝴蝶結緞帶浪漫繾綣,
將法式洛可可的餘韻
輕輕柔柔地蔓延在天青色的瓷瓶上。
柔美和技藝揉為一體,
彰顯品味的同時,
賦予更多收藏價值。
且據法國國家瓷器博物館檔案館記載,
此只花瓶很有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因為記錄中並未提及其他複製款,
極為難得。
題:《歐仁妮皇后和花瓶一樣美?只有一百年前的他敢這麼說!》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藝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