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電影《金剛川》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獻禮片。在我的印象中,邱少雲、黃繼光的故事陪伴了我的童年,《上甘嶺》、《英雄兒女》陪伴了了我們的青年歲月,讓我看到了抗美援朝戰爭的過程,讓我看到了那群最可愛的人。
最近,通過觀看電影《金剛川》,讓我看到了那群最可愛的人!
電影《金剛川》,金剛川在哪裡?
金剛川是重要的地理位置,《金剛川》的片名指的是一條河流,位於朝鮮交界處的金剛山下。金剛山,位於朝鮮和韓國交界。大部分山峰位於朝鮮境,有朝鮮第一山之稱。《金剛川》的故事,就發生在金剛山山腳下的金剛川上,更進一個層次講,是金剛川上的一座橋上的戰爭故事。整部電影的敘事結構以小見大,就是中國要修橋、護橋,美軍則要千方百計地破壞掉橋。
電影《金剛川》,從一個橋的故事娓娓道來。
1950年,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志願軍遠赴朝鮮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韓戰最後一戰就是金城戰役,金城戰役在韓戰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據資料顯示,金城戰役勝利結束,共殲敵5.3萬餘人,將南朝鮮軍4個師打殘,收復陣地160餘平方公裡,由於戰事順利,中國人民志願軍牢牢把握了談判的主動權,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
金剛川的意義也就是金城戰役的歷史意義。金城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轉入陣地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也是志願軍對堅固設防之敵實施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戰役,不但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上,而且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抗美援朝中我軍戰士的英勇戰績使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見識到了中國的威力。蘇聯開始全面扶持中國的工業發展,而美國在日後的越南戰爭中對中國年深深地畏懼。
從下午到凌晨志願軍橫渡金剛川的艱難過程,故事內容相對簡單,但是傳遞出的士兵間的真情友誼,以及志願兵不屈不撓的精神,以戰場上的小人物入手,以小見大,分別從步兵、對手、高炮班、橋四個視角全面還原這一場戰事的全過程。
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又高於生活。
《金剛川》的原型故事來源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第10團第3連連長張振智。抗美援朝老英雄張振智的故事曾經感動了無數人,曾經讓很多人潸然淚下。
共和國是由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從1951年1月28日跨過鴨綠江,到1953年10月5日奉命回國,歷經了第五次戰役、夏季防禦作戰、金城反擊戰,大大小小的戰鬥共幾十次。先後榮立3次一等功,被評為志願軍二級模範;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一枚;被原華東軍區授予"工兵英雄"的榮譽稱號。電影通過多視角重疊敘事,展示了高水平的戰爭場面。《金剛川》通過戰爭的展現,讓我們回到那個年代,重新感受了志願軍們偉大的精神。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志願軍戰士奮勇前行。金剛川是金剛山附近,也是金城前線附近的一條河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最寬處可達60米,如果不藉助橋梁根本無法通過。嚴峻殘酷的戰場環境,志願軍戰士熱誠堅毅的面龐,他們都是那群最可愛的人。
在和平年代,向《金剛川》裡的軍人們致敬!
在和平年代,向抗美援朝的軍人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