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知道的事》是這一季我唯一追的日劇。我本來對吉高由裡子並不看好。事實證明,這部劇吸引我的地方部分也確實不能算是她的功勞。
每一季追日劇的聯動反應就是你會在不同的劇裡看到同樣的演員出演不同風格的角色。最誇張的一次當然是《我是大哥大》和《大戀愛》裡對打彼此的室毅。
在《無須知道的事》裡我們看到了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裡日常暴躁的光頭上司終於遇到了無法降服的女下屬,而《這個不可以報銷》 裡甜系課代表的太陽君居然搖身一變渣男之王,徹底黑化。還有我們永遠的大叔佐佐木藏之介那永遠不變的性感的沉穩(結尾新造型亮相實在太可了)。但是本劇最大驚喜居然是身為人夫的柄本佑,男友力MAX到這個地步,真是讓一眾當紅小生秒變青澀幼齒。
《無須知道的事》,或者是不太成功的《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都開始呈現一些更加成熟的都市職場劇的風貌。尤其是《無須知道的事》雖然依然有一集一個主線故事,也有主角光環加持進而感染周遭的這些固定套路,但不再像傳統職場劇一樣一定要刻板地一個坑接一個坑地填,而是將一開始就形成的複雜三角關係和凱特的殺人犯父親這些核心元素一路鋪過去,女主角也擺脫一個臉譜化的表演方式,而更加有複雜矛盾的瞬間。不知道這是否是因為受到了日本新時代電影發展的影響,當我看濱口龍介的《夜以繼日》或者今泉力哉的《愛情是什麼》,我突然感受到了日本年輕導演們的魄力,而日本電影也不再是昭和時代那種默默無語、忍耐壓抑的表現方式。
尤其是《無須知道的事》在處理不倫這個主題時那種富有現實感和現代感的表達,已經超過了當初《晝顏》所帶來的震撼。《晝顏》的奇情和撕裂似乎並不適合當下語境。當下語境的年輕人似乎又可以背負「迷惘的一代」這樣的稱號,在面對生存的精疲力竭之外,我們對愛情的追求已經不再那麼激進,甚至乎,有些畏畏縮縮。愛情的神聖和神秘被不斷結構,愛人除了可能帶來愉悅,更多的也許是疲憊。人們不再介意獨自與自己相處。從這個角度來說,兩位主人公藉口沒在合適的時間點上擁有同樣的心情而選擇各自為陣,多少也許受到了當下環境的影響。
當下語境,道德感似乎也是一個比較曖昧的話題。尾高不掩飾自己對凱特的情感和社會新聞雜誌不掩飾自己對真相的好奇心,其實都是隱隱在觸碰這個主題。但不管怎麼樣,我們依然還是不太敢放任自流。所以編輯選擇了一個黏黏糊糊的結尾方式,既想證明傳統道德不會成為新人類的束縛,又生怕自己踩痛了仍處在傳統社會的觀眾們聖母一般的道德底線。當然她還可以狡辯這是體現女主更加獨立自主的有意為之。不過不論如此,還是很開心看到這樣的作品出現,讓我們在少女漫改和嘴炮說教之間有一些別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