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講「識時務者為俊傑」。說唱歌手PG One(真名王昊)在過去幾個月裡的大起大落以一個好故事為外衣,再次驗證了這句老話。
哈爾濱說唱歌手PG One,1994年生人,以Battle MC出道,實力是有的。2012年他拿到「Iron Mic」東北賽區冠軍,2014年拿下「狗咬狗」4/5月冠軍,以「地下八英裡」東北賽區冠軍身份進入2015年全國總決賽,成為全國亞軍。同年加入西安說唱團體「紅花會」。PG One從地下走進大眾視野是《中國有嘻哈》的功勞,他是雙料冠軍之一(另一個是GAI周延),2017年夏天最亮的爆炸星。
節目之後他迅速成為流量明星,雅詩蘭黛、麥當勞等大品牌紛紛向他拋去橄欖枝,請「萬磁王」演唱《蜘蛛俠》的主題曲聽上去很酷。大品牌對年輕市場的焦慮投射到品牌代言人的選擇上,PG One的音樂內容是什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音樂風格夠煽動,他與95後們同在的成長感和未來感。
在這期間PG One不是沒有負面新聞。佔用漫威旗下「萬磁王」的商業名字和話題,抄襲、涉毒、不尊重死者,但沒有釀成大麻煩。多虧他的「擦屁股」團隊。
2017年11月突然被「紅花會」單方面解約後,摩登天空副總裁沈玥訴苦:「那段時間,紅花會經常上微博熱搜,整個團隊都不眠不休。實際上,這是在一個廠牌最需要發展的時候,所有人不得不全部停下來,夜以繼日地做反黑工作。」
為PG One和紅花會「洗白」的不止是摩登天空,粉絲才是真正的主力。據微信公眾號「三聲」的連續觀察,在PG One的微博粉絲群,無論何時只要群主放出涉及PG One的負面言論微博連結,成員一定合力點擊舉報。「一旦有大型公開活動,文案會在前一天就擬定,要求粉絲在當天按格式轉發。」
「紅花會」2017年3月籤約摩登天空,兩個月後《中國有嘻哈》海選,11月團體宣布與摩登天空解約,理由是:「未按合約履行義務、處事方式不與團隊商量、國外演出時未能保障人身安全和至今未配備成熟經紀團隊等諸多原因。」
作為音樂廠牌而非藝人經紀公司的摩登天空從未運作過燙手的流量明星團體,他們習慣散養音樂人,為他們提供做音樂、宣傳、上音樂節和辦專場演出的服務,與爆紅後「紅花會」之不匹配不難想見。而「紅花會」也從來沒當過流量明星,他們作為職業音樂人的時間亦短。對其中最紅的PG One來說,把大品牌的親睞和強大的粉絲應援套現的最便利模式無疑是自己做老闆。
他很快組建團隊成立個人工作室。像這些年的大小明星們一樣,先成立一個工作室,然後賣給上市公司,通過「嫁」給資本市場大發橫財,這很可能是PG One的初衷。再不濟,他至少可以做到財務自主,不再需要和公司分帳。
老早的歌手脫離唱片公司多是不想在音樂形象和內容上做公司的傀儡,或資源傾斜不公,如今卻多因分帳不均和公司拉來的資源(品牌資源)不及胃口大。
於是PG One的崩塌路上,又添了愛財與忘恩的帳。雖然摩登天空粗放的藝人管理不一定是他最好的選擇,但畢竟是公司建議PG One和小白去參加《中國有嘻哈》。前因後果,多少有人情在。
但更划算的買賣是,與其與一間分掉自己錢的公司「共同成長」,不如和粉絲一起成長。畢竟粉絲不要錢,還能頂上熱搜,刪帖造輿論不手軟。
他的這場戲,到這裡就要高潮了。接下來的事佔據微博熱搜榜一周有餘,人盡皆知。先是李小璐被曝與PG One出軌、涉事三人無辜地辯解,然後被一首歌《聖誕夜》捅出簍子,各官微紛紛點名批評其「教唆青少年吸毒及侮辱婦女」。
PG One很快認錯,「早期接觸嘻哈文化受黑人音樂影響深厚,對核心價值理解偏頗,在此鄭重道歉。日漸成長以後深感自己應提升社會責任感,價值觀及公益心,對粉絲也應起到更好的榜樣作用……現已主動全網下架作品等待重新整理審核後上架,感謝大眾監督,嘻哈精神應該永遠是和平與愛。」
之後的發酵更帶黑色喜劇色彩。PG One的粉絲們曬學歷以示自己具有識人能力,外媒以一則文章《Chinese rapper accused of sexism blames 'black music'》表示此鍋黑人音樂不背。最高潮在1月7日晚「紫光閣」微博發文調侃#紫光閣地溝油#上了新浪微博的熱搜話題榜,原來PG One的粉絲們誤以為批評偶像的「紫光閣」是一家飯店,想出用「地溝油醜聞」打擊報復它的招數。
大家發現,「紫光閣」原來是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紫光閣》雜誌社。吃瓜群眾都笑了,輿論出奇地統一,拋棄了PG One。陰謀論也逆轉不了輿情。
這時群眾們難免想到《中國有嘻哈》另一個冠軍GAI。務實的GAI紅了以後不搞虛的,立即籤約經驗老道的劉洲公司,向女友求婚,接受人民網專訪,登上不少主流舞臺。他是草根階層力爭上遊的勵志代表,身上兼具奮鬥、世故、孝順父母、不忘糟糠的民間美德。之前的社會青年叛逆形象原來只是魅力附加值,不要也罷了。
很少有人詬病紅了之後的GAI。就像說唱組合「天府事變」得到的普遍理解一樣,「初衷」和「keep real」往往成為大眾對藝人最重要也幾乎是唯一的評判標準。只要這是你一開始想要的,你真心相信的,就值得被擁護。GAI的初衷是飛黃騰達,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生活,他努力做到了,大家認為這就值得讚美,最起碼是理解和尊重。
他也懂「感恩」,知道赤腳的時候可以罵天罵地,到了大舞臺眾人前,怎麼還可以行事如草莽?GAI的自我是對環境的本能反應,是像變色龍一樣隨機而變的。在什麼舞臺唱什麼歌,GAI的合時宜可以看作是投機者,但他至少還挺誠實。
PG One和他的團隊敗在以明星的姿態處事,危機面前欲以不嫻熟的手段像明星一樣謊言與真話摻半地公關。事件發酵過程中,當團隊發現「明星」的方法行不通,又趕緊為他拾起說唱歌手的身份為行為找原因。幾次身份轉換,當初《中國有嘻哈》向全中國販賣以真實為底色的「嘻哈精神」蕩然無存。
但民意真的是光明磊落無陰暗面的嗎?像當初面對喊麥、龐麥郎等現象級草根文化時一樣,推牆並大呼爽快的人心背後,還有淺淺的被滿足的優越感和對秩序被維護的安全感。
PG One事件是中國地下嘻哈走向地面的第一次陣痛,它最壞的影響或許是:「地上」的說唱歌手從此人人自危。
吃瓜群眾在對地下嘻哈之黑和髒的驚愕與不適之後迅速被保護起來。他們鬆了一口氣:「原來嘻哈只是音樂風格,不是音樂內容。原來嘻哈精神就和搖滾精神一樣是騙人的玩意兒,小屁孩的玩意兒果然不足掛齒。」
如果是這樣就太可惜了。像任何事情一樣,嘻哈音樂不可能完全純淨高尚或全是糟粕。所謂的「black music」就生發在這樣的黑人社區,貧窮、犯罪和不公是它誕生的母體。藝術誕生自生活,大部分時候是痛苦的生活。
有多少生活就有多少不同面目的嘻哈。那些仍選擇在地下因為熱愛而繼續做嘻哈音樂的,請保持身心健康,繼續努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