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的花語象徵著堅韌與沉著
純情之情,代表著永恆的愛
或者說是一生的守候
在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鄉」
第十二屆銀杏節活動來臨之際
萬市鎮聯合花鹿原一站式婚禮美境
舉辦「銀杏樹下幸福景」活動
為社會徵集的夫妻免費拍攝婚紗照
將「杏」福之景在銀杏樹下定格
↓↓↓↓
△點擊收看
視頻剪輯 記者 王傑
那扇形的銀杏葉,散發著某種古老而又神秘的清香,為浮躁的現代愛情增添一分深沉,並用心靈衛護好那象徵純情之情的白果。
位於富陽西北部的萬市鎮,曾被浙江省林業廳命名為「銀杏之鄉」,全鎮有銀杏林267公頃,年產白果八九十噸。而楊家村,光是100年以上樹齡的銀杏就有1200多棵。
田洪生、田利君夫婦:
「這次拍婚紗照不叫『別人』了?」
△田洪生、田利君夫婦
15年前,萬市鎮槎源塢村村民田利君,在萬市車站看到臨安一家婚慶公司,以免費接送、免費拍攝婚紗照進行宣傳推廣。她想去拍,但丈夫田洪生卻回她一句「要拍找別人去拍好了」。
田洪生不是不想拍,而是覺得「當時對自己各方面都不滿意,什麼心思都沒用,更不用說拍婚紗照了」。
田洪生、田利君夫婦因走親戚關係,從小熟悉。23年前,兩人通過自由戀愛,經過5年長跑終於進入婚姻殿堂。但苦於當時經濟條件較差,沒什麼像樣的聘禮,也沒有拍攝婚紗照。
結婚前幾年,沒什麼賺錢的生計,日子過得緊,房子也是老舊的。「即便拍了婚紗照,掛在這老房子裡也不搭配啊。」田洪生說。
之後幾年,夫妻倆一個開店,一個在萬市鎮政府的支持下辦起了山房、農家樂等,再加上田洪生拼命找其他工作賺錢,日子慢慢過得紅火起來。
△田洪生、田利君夫婦
2020「富春山居·味道山鄉」第十二屆銀杏節之「銀杏樹下幸福景」活動一開展,田洪生立馬報了名。
「這次你怎麼不讓我去叫別人拍婚紗照了啊?」田利君開玩笑地問道,臉上卻是洋溢著笑容。
在田洪生看來,現在日子好過了,新房子造好了,庭院整理得也很乾淨,這時候拍攝婚紗照,掛在客廳或者房間,一切都是「很般配的」。
周錦龍、李靈鳳夫婦:
「怎麼會是唯一一次,金婚紀念日可以再拍」
△周錦龍、李靈鳳夫婦
「我們住得近,工作也近,十幾歲就認識一起玩。後來,可能是日久生情,也沒有誰追誰,但這也許就是緣分吧!」從朋友到戀人、到夫妻、到孩子父母,到外孫女的外公和外婆……周錦龍、李靈鳳夫婦攜手婚姻旅程已35年,他們的「身份」也逐漸增多,隨之深厚的,還有兩人之間的感情。
退休的兩人平時工作日都在杭州幫忙帶外孫女,到了周末便會享受難得的「二人世界」,常一起在周邊遊玩或是散步。
「她最喜歡的就是拍照了,可以說走到哪拍到哪。」對於周錦龍來說,「老伴的專屬攝影師」這一職,他做得十分認真,找角度、調光線、找背景,他總能捕捉到老伴最美的時刻。
在夫婦倆的家中,大大小小的相冊不少,兩人智慧型手機中也滿滿當當都是李靈鳳的美照,而反觀周錦龍的照片則不多,除了年輕時的老照片外,便是每年1月5日紀念日時與老伴的合照。「女兒工作後就開始給我們過結婚紀念日了,今年差不多是第十年了。」李靈鳳說,除了結婚紀念日,兩人每逢生日也會一起出去聚餐、拍照留念。
△周錦龍、李靈鳳夫婦
因此,對於兩人來說,剛結婚時因為條件所限而沒有拍的婚紗照,便成了相冊裡缺了的一塊「拼圖」,是一個小小的遺憾。「最早富陽也沒拍婚紗照這個說法,我們條件也一般。後來條件好了想拍了,又都騰不出時間了。」李靈鳳說,這次拍攝可以說是圓了多年心願。
當天拍攝時,周錦龍也沒有忘了自己「專屬攝影師」的身份。老伴做造型時,他便一直耐心地在一旁站著等候,時不時抓拍;老伴拍攝單人照片時,他便配合攝影師舉道具、反光板,不需配合時便自己舉起手機拍照,每一件事都做得「不亦樂乎」。
「穿婚紗、拍婚紗照,可能是唯一一次機會了,真的值得紀念!」在婚紗拍攝結束後,李靈鳳看著手機裡的照片和周錦龍感慨。
「怎麼會是唯一一次,金婚紀念日可以再拍!」周錦龍對老伴許下了承諾。
安來平、楊宏梅夫婦:
「總想著我們也能穿上婚服彌補遺憾」
△安來平、楊宏梅夫婦
楊宏梅是一個來自貴州的爽朗苗家姑娘,而安來平則是一個話少的富陽小夥,這份「千裡一線牽」的緣分,起始於20多年前在富陽鑄造廠一起打工的經歷。如今,他們已一起走過了20年婚姻,擁有了兩個可愛、優秀的兒女,日子也過得溫馨有味。
「她性格特別好。」「他性子特別好。」兩人說起當初怎麼在一起的經歷,不約而同誇讚了對方的性格。
安來平還特地誇了老婆的廚藝:「她剛來時用不來這邊的土灶,一碗米有半碗是鍋巴,但她學得快,現在農家菜燒的很好吃!」除了富陽的農家菜,楊宏梅地道的貴州菜也燒得不錯,酸湯魚、麻辣燙都是安來平特別愛吃的。
△楊宏梅
由於兩人性格合得來,因此在20年的生活中,兩人的爭吵並不多,感情也越來越好。每逢臘月初五的結婚紀念日,安來平還會帶著妻子在周邊遊玩。
兩人懂事的兒女也給了他們很大的幸福感。「兒子安林這幾天又代表富陽去杭州參加舉重比賽了,去年他就拿了三塊獎牌。女兒安琪則是從小到大在音樂上很有天賦,代表演出、比賽都有好成績。」說起孩子,他們都十分自豪。
20年前結婚時,安來平和楊宏梅由於生活條件所限,並沒有拍成婚紗照,之後又忙於兒女的成長,並沒有閒心去補拍。「平時沒什麼感覺,但回貴州時,看到婚禮氣氛特別熱鬧的時候,總想著我們什麼時候也能穿上婚服彌補遺憾。」楊宏梅說。
如今,兒女已不需時刻操心,兩人便趁著機會圓了多年心願。銀杏樹下,苗族的婚服頭飾在風中叮噹作響,兩人的笑容也格外燦爛。
葛乃棟、徐紅梅夫婦:
「感謝在我最艱苦最困難的時候在一起」
△葛乃棟、徐紅梅夫婦
1959年,畢業於浙江省嚴州師範學校(創辦於1916年)的葛乃棟,被分配到當時的環山完小任教。一年後,因教學工作出色,被調到當時的富陽三中任教。後因當年特殊的時代歷史原因,回鄉務農,婚姻問題一直難以解決。
1969年,家住江蘇泰州的徐紅梅跟著母親和二姐來到漁山鄉做客,遇見葛乃棟,兩人一見鍾情。雖然當年葛乃棟非常落魄、家境極其貧寒,是全村甚至全鄉最貧困的人家之一,但徐紅梅毅然決定跟著葛乃棟,一直不離不棄。
△徐紅梅
從蘇北平原地區來的徐紅梅,從開始的不會走山路到後來高山上的各種農活,砍柴、種地、種蕃薯、種玉米、背毛竹一個不落,樣樣成為能手。儘管家境困難,徐紅梅堅持讓子女受教育、讀書,辛辛苦苦養育3個兒女。
1985年,葛乃棟恢復教師工作。除了相夫教子,分田分地到戶後,家裡的各種農活更是全部壓到了徐紅梅的身上。但她不怕苦不怕累,硬是撐了過來。
如今,3個兒女分別在衛生系統、金融系統等部門工作,並分別在杭州或富陽買房安家。
葛乃棟退休後,天天教愛人識字寫字、看書讀報。徐紅梅從一個識字不到百個的文盲到現在識字數千,一般的書都能讀懂。至今夫妻二人已過金婚。葛乃棟常常對著徐紅梅說:「老太婆,真的感謝你當初在我最艱苦、最困難的時候和我在一起,生了3個這麼優秀的孩子,給了我這麼幸福的一個家。」
那個年代的婚姻,連個像樣的儀式都沒有,更別說拍婚紗拍照了。如今,葛乃棟特別地渴望留下「杏」福瞬間。銀杏樹寓意「一生的守候」,50年跨省「婚姻」,適合在銀杏樹下定格。
在銀杏樹的見證下
許下一輩子愛的諾言
在金黃色的海洋中
記錄下「杏福」瞬間
點亮「在看」
富陽日報記者王傑 溫欣欣 通訊員 盛亞丹 董靈敏
照片均由花鹿原一站式婚禮美境負責拍攝
編輯 臧一平
請分享給更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