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當我拍電影時,對於視覺效果,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們要如何設計場景來讓它們更生動、更有趣,然後,我們要為故事創造一個觀眾還沒造訪過的新世界。
——韋斯·安德森
也許你偏愛昆汀·塔倫蒂諾的黑色懸疑,沉迷於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世界,或者感嘆奉俊昊的驚悚敘事,但只要你關注電影中的視覺藝術呈現,話題就不得不被引向韋斯·安德森。
這位剛過50歲的美國著名電影導演,以夢幻多彩的視覺風格,對稱平衡的攝影美學,以及略顯古怪的懷舊敘事而著稱。他有時被媒體戲稱為「咖啡店員最愛的電影導演」,可以看出其對嬉皮士亞文化的影響。
◤上:《特倫鮑姆一家》/ Gifer;下:《月升王國》/ Tumblr
2014年,由安德森自編自導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如同一顆審美炸彈,拋向了全球流行文化的海洋。
拋開數座奧斯卡獎項的成就不談,這部影片自成一派地形成了獨特的美學體系。片中的燈光設計、色彩搭配、背景音樂、動作設計和所有鏡頭角落的微小細節,都以令人震驚的精緻程度鋪展在觀眾面前,也讓所有人愛上了「千禧粉色」(millennial pink)。
◤《布達佩斯大飯店》/ Variety,Gifer
他在時尚、設計、流行音樂及社交媒體等流行文化的方方面面,也產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廣泛影響。畢竟,他在電影中精心安排的視覺圖鑑,與時尚大片和旅行雜誌有不少共通之處。
「許多現代文化都基於『精心策劃的自我形象』這一概念」,英國電影學會高級策展人、影評人Danny Leigh說道。「安德森的電影幫助推動的一個理念正是:所有的一切都具有高度的自我意識,所有的一切都是經過精巧設計的。」
路易·威登為安德森2007年的電影《穿越大吉嶺》專門製作了動物花紋的行李箱包。
◤路易·威登為《穿越大吉嶺》(上)製作的行李箱包(下)/ Redonline,Pinterest
雖然這款行李箱並未出現在市面銷售,但是一位安德森的粉絲Alberto Favaretto的義大利人開發了自己的品牌Very Troubled Child,復刻了這款箱包,並將其發展成一整個系列的產品。
2013年,安德森開啟了與Prada長達數年的合作關係,首先是掌鏡Prada八分鐘長度的影片《卡斯泰洛·卡瓦爾坎蒂》,由詹森·舒瓦茲曼(Jason Schwartzman)主演,講述了一位熱愛Prada皮具的賽車上在上世紀50年代的義大利小鎮發生的故事。
而後,安德森還為這家時尚品牌執導了香水廣告片,以及為其位於米蘭的Prada基金會設計了咖啡餐廳Bar Luce,設置了復古的遊戲機和如同電影中的綠色室內裝飾。
2015年接任Gucci掌門人的時裝設計師亞歷山德羅·米歇爾(Alessandro Michele),剛上任便決心性感女裝的固有概念拋諸腦後,帶來了「極客時尚」(Geek-Chic)的新風潮。
米歇爾在自己的Gucci首秀中,便將安德森的電影《特倫鮑姆一家》中的人物瑪葛·特倫作為靈感繆斯,把她的短直發波波頭、長款皮草大衣及平底皮鞋搬上了T臺。當然,不光Gucci這麼做,瑪葛一度成為萬千少女的穿搭模仿對象。
◤上:《特倫鮑姆一家》中的瑪葛·特倫 / Gifer;下:Gucci 2015年的秋冬秀場 / Vogue
以安德森電影為靈感的模型、海報、卡片等周邊比比皆是,影迷更是遍布全球各地。居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沃利·科瓦爾(Wally Koval)也是其中之一。
作為熱愛旅行的攝影愛好者,沃利和妻子阿曼達在2017年創建了一個Instagram帳號「偶然的韋斯·安德森」(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如今這個帳號已有130萬粉絲——專門用於記錄現實生活中如同韋斯·安德森電影世界般的景象,搜集全球影迷們投稿的照片,幫助感興趣的人們填滿它們的旅行願望清單。
◤Instagram @accidentallywesanderson
沃利在接受CNN採訪時說:
「安德森創造了這些非常特別的世界,這些以完美方式擺放的夢幻世界。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有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它們是真實的,但它們有點不對勁。它們好像可能存在於任何時間點或者任何地點。」
精緻的旋轉樓梯、孤獨的售票機、空曠無人的禮堂、奇異的建築物……一切都如模型般整齊,但卻真實存在於世界的另一端。
◤Instagram @accidentallywesanderson,Dazed
由於這一項目太受歡迎,沃利動起了做一本圖冊的念頭——不僅將展示絕美的照片,更是為了搜集世界各地的韋斯·安德森式美學地標,並將地點和歷史相關信息標註在書中,方便感興趣的人們前往打卡。
◤Instagram @accidentallywesanderson
宣布這一計劃後,沃利收到了超過15000件投稿,最後選出了200多件整理成冊,並於2020年10月在發行了圖集《偶然的韋斯·安德森》一舉躍上暢銷書榜。
沃利還邀請到了這位大導演,親自寫了前言:
「沃利·科瓦爾和他的合作者們不僅收集了許多非常有趣的圖像,並且整理出了一份尤其誘人的旅行指南(至少在真正的韋斯·安德森看來是這樣)。這本書中大約有起碼150個地標,所以應該夠忙上幾十年的了,但我希望記住所有這些經歷,尤其是那家克羅埃西亞的煎餅攤。」
◤Instagram @accidentallywesanderson,Steam
安德森繼續寫道:
「我現在明白『偶然的我自己』是什麼意思了。謝謝你們。但我仍然對『刻意的我自己』感到困惑和迷茫,即使那也許就是我自己本身的樣子,但這並不重要。我想對發現並分享所有這些奇特而迷人的景色的人們,致以最好的祝願和謝意。」
《華盛頓郵報》的書評說:「在出門旅行幾乎等於白日夢(更不用說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當下,《偶然》提供了我們正需要的戲劇性奇想。當生活似乎混亂不堪之時,安德森風格的圖像有一種令人愉悅的對稱性,這為我們提供了舒適的控制感。」
◤Instagram @accidentallywesanderson,@peckafilm
除了典型的安德森式地標以外,書中還有一些精彩的意外驚喜。
其中一例則是北京的鳥巢體育場。一般我們會認為這個巨型結構的未來主義形狀和格子混凝土外殼,似乎與安德森的電影風格相去甚遠。然而,經過精心構圖和光線調整,整潔的彩色座椅和原始草皮呈現出鳥巢全新的一面。
◤Instagram @accidentallywesanderson
如今,許多電影人執念於打破觀影屏幕的局限,不停帶來3D、全景、動作滿格的作品,以試圖替代過去常見的舞臺痕跡。
然而,韋斯·安德森的作品卻保持著一層復古的濾鏡。對稱而舒適的美感,安然留存於刻意的框架內——這仿佛與手機屏幕上app的「發送圖片」界面,有著異曲同工的視角。
◤上:《特倫鮑姆一家》/ Rushmore Academy;下:《水中生活 》,All That『s Interesting
也許,從電影中看,韋斯·安德森的世界在五十年前;但若仔細尋找,也許就在當下,就在我們身旁。
https://news.artnet.com/art-world/accidentally-wes-anderson-1921839
https://www.vogue.com/article/wes-anderson-fashion-collaborations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8/apr/07/from-gucci-ads-to-instagram-fads-how-the-wes-anderson-aesthetic-took-over-the-world
https://accidentallywesanderson.com
https://www.lifestyleasia.com/sg/style/fashion/wes-anderson-inspired-fashion-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