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稱,英國首相詹森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他希望當前的七國集團可以繼續擴張,邀請3個主要的民主國家參與到七國集團中,從而建立一個新興的「10國民主國家集團」。
目前詹森政府所公布的消息,在國際社會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從當前的整體國際局勢來看,英國首相詹森很明顯是希望這個所謂的「10國民主國家集團」,可以成為英國未來擴張自己政治和經濟影響力的又一新的國際組織。
英國首相詹森已經表示,希望在當前的七國集團的基礎上拉攏印度、澳大利亞和韓國這幾個主要「民主國家」,其國際背景則是出於英國正在和歐盟進行在貿易問題上的談判。
雖然,英國已經和歐盟在雙方貿易問題上達成一致,並正式退出歐盟。但歐盟的退出,必然會對其本身的經濟帶來嚴重打擊。在之前,英國就是依靠和歐盟之間的密切經濟合作,才維持住經濟的高速發展,但隨著英國脫離歐盟,意味著英國已經失去原先在歐盟內部享有的各項貿易紅利。
根據IMF預測,如果英國正式脫離歐盟以後,英國的GDP將為此付出3%左右的代價。同時,根據英國皇家政策研究所公布的研究結果來看,英國政府很明顯是希望在脫離歐盟這個大舞臺以後,在國際社會中建立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同盟。而這個同盟中基本上都是英國自身的政治或者是經濟上的盟友,英國也可以在這個新的國際舞臺上重新擴大自己的經濟影響力。
英國在失去歐盟這個市場後,也希望和太平洋地區國家增加貿易和經濟政治方面的聯繫。所以,英國才會選擇邀請印度、澳大利亞和韓國加入到七國集團中,因為他們本身在意識形態,還有貿易領域都有著基本合作基礎。
但事實上,詹森政府鼓吹的所謂「新民主10國集團」,正面臨非常嚴重的阻礙。因為這些國家中本身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衝突。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稱,因為七國集團內部的政治分歧和疫情危機影響,今年的七國會議(G7)都已經推遲。
同時,西方國家內部正在興起民粹主義,而隨著右翼政治勢力的不斷抬頭,英國政府是很難在歐盟和整個世界範圍內的所謂民主國家內部,達成一個統一的政治意見。因為各國本身都有著自己不同的價值觀,就算是意識形態相同,在國家利益方面也是有絕對分歧。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英國本身在國際社會中還是有著廣泛影響力的。雖說在二戰以後,英國整體上處於衰弱態勢,但是英國的整體科技經濟和政治影響力,依舊在整個世界範圍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英國的殖民地雖說已經獨立,但是並不代表著他們就會完全脫離英國的勢力範圍,就比如大英國協。如果類似於印度、澳大利亞這樣的大英國協國家,真的加入到所謂的「新民主10國集團」中,這必然會使英國可以更加遊刃有餘地參與國際事務,對於英國影響力提升也是十分顯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