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的名氣,想必小編就不用多說了,可以說是國內頂級流量明星了。
只是前些年的表現,有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感覺,《甜蜜暴擊》,《上海堡壘》的鹿晗毫無演技可言,一度被全網嘲笑。
他的新劇《穿越火線》一出,很多人就是想看看鹿晗的演技有多差勁,然而這次卻要失望了。
《穿越火線》裡他的演技堪稱炸裂,他讓所有人開始重新打量這個30歲的流量明星。
劇中鹿晗的扮相再也不是曾經的鮮肉,而是被生活壓迫的成年人。
劇情說起來也不複雜,是一個電競背景的故事中,勇敢的追求夢想。每個人都是從青春過來的,都年輕過,曾經都有自己的夢想,所以這樣的主題還是很能引起共鳴。
與大多數曾經想成為電競職業玩家,最後因為現實不得不低頭的平凡人不同,劇中鹿晗飾演的肖楓選擇了堅持夢想。
在這部劇中鹿晗的演技,確實是值得肯定的,從他的眼神和動作,就能看出他真的在用心拍戲,
在劇中,肖楓和父親曾經因為電競問題爆發了多次激烈的衝突。
「你挑戰個鬼啊。」說完父親給了鹿晗一個巴掌。
肖楓:「我們現在是冠軍。」
父親:拿了冠軍又有什麼用?是能當飯吃,還是能謀一個可靠的職業?
「都二十好幾的人了,連個正經工作都沒有。」
這樣的對話,不只是存在劇中,想必每一個長大為人的孩子,都曾經面對過。
的確,電子競技在大多數人眼裡就是不務正業的存在,你的前途一片黑暗,玩遊戲百害而無一利,毀人一生。這對於很多曾經希望成為職業玩家的人來說,是一種扼殺。
這個行業究竟是怎樣的姑且不論,放大到電競行業之外,其他方面是否也是呢?
私企不如公務員,國企不如央企,個體戶不算是正經職業,許多在外面打拼多年的職場人士,回家還是被看不起。
《哪吒》中的申公豹曾說 :人心中的偏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這樣否定別人人生和努力的看法,似乎是一種莫大的傷害。
但是劇中的父親,難道又錯了嗎?我們每個人都很焦慮,想要過上更好的 生活,想要自己的孩子不要再走自己的老路。
就像曾經很火的一個故事
家人圍著6歲的兒子問他的理想,兒子說他想當醫生。
外婆說醫生好,社會地位高。奶奶說待遇也不錯。爺爺說除了工資還有其他的收入呢!外公說更重要的是以後找對象方便。爸爸聽後,滿意地問兒子為什麼想當醫生。
他說:&34;
初次讀來,好像很容易可以讀出一種對成年人愛慕虛榮的諷刺,我們看待一件東西,看待的不是這件東西本身,而是它背後帶來的金錢、地位。
只是讀過之後,又感覺到人生的一種蒼涼。
黃渤曾在採訪時,提到自己成名之後:&34;
這句話的反面,是一個殘酷的真相。
深諳江湖事,必是苦命人。
大概每個成年人的世界裡,都是一地雞毛,所以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擺脫這樣的生活,故而希望將自己所有的期盼和理想,統統傾注在了孩子的身上,自以為給他規劃了一條完美的道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只是人,終究不是機器人,每個人的人生,也終究無法按照你設計的程序,按照既定的路線,分秒不差的走下去。
浙大陳海賢曾經在他的《幸福課》書中寫道:
在高遠的目標下,生活被想像成一架設計精密的儀器,容不得半點差錯。這樣的生活既乏味,又缺少驚喜。它就像一個買賣,把你很長一段的時光打包,去換一個可能的結果。
我們並不想要這個過程,而只想要遠方的結果。所以我們會希望這個過程儘早結束,那個結果快點到來。可是沒有了這個過程,我們的生活又在哪裡呢?
雖然過程和結果到底哪個更重要,一直是人們議論的話題,但是放到一生中,還是要踏踏實實的去體驗每一份酸甜苦辣
好的、壞的,都是我們要經歷的,什麼樣的人生又不是人生呢?
當年明月曾經在《明朝那些事》的末尾寫道:成功的方式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意願度過自己的一生。
也許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會給更多的人實現夢想的機會,人們會越來越多的接受那些另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