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上幾天晚上看的,相比較前些天看的《白鹿原》和1942來說,並沒有那麼有衝擊力。但是還是會有那麼淡淡的哀傷。
電影版《白鹿原》的線路主要挑田曉娥的破事講,或許是因為這條搞破鞋的線路比較能博取大眾的眼球吧。在電視劇版《白鹿原》中,田小娥的事還不能說破事,因為故事和歷史背景撐起了田曉娥的「自由戀愛」觀,至少在白孝文妹妹白靈的眼裡是這樣的,另外田小娥的事也不是主線路。
《白鹿原》電影中田小娥的感情生活和現實中張雨綺的感情生活看起來還真有那麼一些相像,只不過兩個人最終的命運卻大不相同的樣子。田小娥最終是在快要被餓死的情況下被黑娃的親爹給捅死的,先是被悶在土窯裡,然後白鹿原瘟疫過後被取出,骨灰被鎮在一座新建的塔下。
看之前我以為這部電影會從頭打到尾,可是並沒有。
馮小剛在國民的眼中,有著一個固定印象——
他是以拍喜劇成名的導演,畢竟現在習以為常的賀歲檔概念,也是由馮小剛開創。
只是,從2007年開始,馮小剛的野心似乎不再僅僅限於賀歲喜劇片——
《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芳華》等等影片,都在告訴觀眾,喜劇是你們想看的,但是我想拍的,其實是這些。
而馮導的第一次轉型,便是即使放在現在,也堪稱裡程碑式的戰爭片——
《集結號》
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若是現在來看,只能用豪華二字形容——
張涵予、廖凡、王寶強、鄧超、李晨、任泉、胡軍等等。
恐怕連馮導都沒想到其中一些演員日後的成就。
故事發生在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
影片一開始,用近乎一段白描的手法拍攝戰爭。
它擯棄了傳統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手法,還原了戰爭的殘酷無情、荒謬絕倫。
這讓十四想起了《拯救大兵瑞恩》裡的戰爭片段,而在07年的國內敢於如此拍攝,如此嘗試,可以說是相當大膽。
該片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在汶河岸執行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慘烈的戰爭中,全連除連長穀子地,47人全部陣亡;由於部隊改了編號,九連犧牲的烈士們也被認定為失蹤,穀子地開始了艱難地尋找,也為了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
從第一次介紹演員出場的戰鬥,到劉澤水發布任務,再到執行任務,也就演了幾十分鐘。戰鬥很慘烈,最後我也不知道穀子地是怎麼活下來的。然後就開始尋找大部隊,老部隊的番號啊撤了,自己的47個弟兄還被認定為失蹤,自己也被懷疑是被俘虜的國軍,劇中有個人軍人說,逃跑的也算失蹤,我想對穀子地觸動很大,自己的弟兄都拼死了,可是連個烈士都算不上。穀子地開始堅持尋找弟兄們的遺體,開始挖煤廠,鄧超飾演的趙二鬥幫忙尋找老部隊,最後還是找到了上司,找到了那個要給他們吹集結號的小梁,身份證實了,得知劉澤水也死了。
影片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還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我們這代人正在不斷消失的品質,希望我們能從中找回快要消失的品質,找回前輩的精神,人不在了,精神還在,人不在了,愛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