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茜在現場詳細了解旅客旅居史。
原標題:抗疫一線的「定心丸」——記深圳灣海關法規科科長鄭茜
深圳特區報2020年4月3日訊 「堅守口岸一線戰疫,心裡感到踏實,更是一份責任。」接受記者採訪時,深圳海關所屬深圳灣海關法規科科長,疫情期間兼任深圳灣海關衛生檢疫專家組組長的鄭茜一臉自信。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她發揮醫學特長和防控甲流經驗,與同事一起在深圳灣口岸構建起一道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和國門安全的「防疫牆」。
牽頭制定防控技術方案
作為專家組組長,鄭茜細心研讀每一份業務文件和防疫技術方案,結合深圳灣海關實際,牽頭制定防控技術方案,並根據形勢變化持續更新;在深入現場調研後,分片區制定處置指引,繪製簡易排查流程圖,為現場操作提供清晰指引。
今年春節,鄭茜本想返鄉,但收到動員令後,她退掉了機票,將女兒託付給家人,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每天穿梭在旅客進出境大廳、客運車道、物流現場之間,為現場防控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在她帶領下,專家組的專業支持,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海關檢疫人員吃下了「定心丸」。
「陣地工事」的籌建人
深圳灣海關衛生檢疫處置場地相對有限,如何用最短時間把這道「陣地工事」築實打牢是擺在鄭茜面前的一道難題。
接到任務後,鄭茜把出入境大廳和客運車道的每個角落都走了一遍,通過調度資源、挖潛升級,不到3個小時,從無到有設置了旅檢出境車道醫學排查室,旅檢出境大廳傳染病排查室也重新啟用。
1月27日,接到口岸部門通知,深圳灣作為重點地區旅客集中入境備選口岸將迎來2輛載有60名旅客的大巴。面對這場對「陣地工事」的實戰檢驗,鄭茜與技術組成員連夜研究直至凌晨,制定了全面周詳的處置方案,為後來的應急處置提供了樣板支撐。
防疫情輸入的「守門員」
在根據深圳市衛健委通報的經深圳灣海關進境的確診病例中,海關發現和處置的過程,都有鄭茜的身影。她第一時間上報,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連夜收集報送相關信息……每一個處置過程環環相扣、規範有序。
「現在哪分工作和生活。」她說,深圳灣海關的工作是三班倒,但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無論是早中晚班關員的諮詢電話,她都第一時間接聽、耐心解答。「上下班路上、吃飯時、睡覺前,都要多看一眼手機,擔心有消息沒有回覆。」疫情發生以來,每天接聽100多個電話,使她喉嚨近乎嘶啞,雖然臉上勒出印記,疲憊不堪,但她感到很值得。
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吳德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