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區為紫陽基層醫院捐贈眼科醫療設備

2020-12-19 西部網

蘇陝協作一家親,醫療幫扶送光明。5月14日,常州市新北區三井人民醫院帶著對口幫扶單位的深厚情誼為毛壩鎮中心衛生院捐贈了價值5萬元的眼科醫療設備,幫助該院改善衛生醫療條件,助力脫貧攻堅。縣委常委、副縣長潘永沺出席捐贈儀式。

儀式上,潘永沺簡要介紹了新北區來紫支醫人員工作情況,對新北區三井人民醫院愛心捐贈表示感謝。他希望受援單位要充分利用好這批醫療設備,不斷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滿足當地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並表示將繼續推動新紫兩地醫療技術人員的幫扶交流,將幫扶工作不斷引向深入,架起兩地醫療協作的友誼橋梁。

自蘇陝協作工作開展以來,新北區三井人民醫院嚴格貫徹落實新紫兩地蘇陝協作工作要求,先後選派三批醫療人員來紫開展支醫活動,幫扶人員通過教學查房、手術操作示教、學術講座、疑難病例討論等方式傳授醫療技術,為紫陽基層醫院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幹,保障了醫療安全,使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

活動當天,潘永沺還到毛壩鎮中心小學,出席了「蘇陝協作」暨「麗姐助學」音樂器材捐贈儀式。

編輯:融媒體

相關焦點

  • 【常州】常州市新北區開展超期未檢特種設備「清零」行動
    為提高特種設備定檢率,消除超期未檢特種設備隱患,今年以來,常州市新北區開展超期未檢特種設備「清零」行動,並取得明顯成效。新北區市場監管局採用分類監管的方式開展「清零」行動。對於超期時間較長的「殭屍」設備,工作人員通過上門督促、電話告知、現場核實等方式督促企業儘快辦理註銷或停用手續;對使用單位已不存在經現場檢查確認拆除報廢的設備,將其公告註銷。對於特檢院轉交的近期超期未檢或檢驗不合格特種設備事故隱患清單,開展現場核查。檢查中發現,疫情影響導致特種設備企業晚報、漏報是近期特種設備超期未檢的主要原因。
  • 蘭州華廈眼科醫院捐建榆中縣韋營鄉衛生院眼科揭牌開診
    8月15日上午,蘭州市衛健委聯合蘭州華廈眼科醫院等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舉辦的榆中縣韋營鄉衛生院眼科揭牌儀式在韋營鄉衛生院舉行。蘭州華廈眼科醫院院長燕振國(右一)、蘭州美年大健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國慶為韋營鄉衛生院眼科揭牌燕振國院長表示:「健康扶貧是國家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一步,為了貫徹落實黨和政府健康扶貧基本要求,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我院無償捐贈眼科設備,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和人才培養。
  • 常州市新北區戲劇曲藝協會資訊
    前言    今天新北區戲劇曲藝協會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了,感謝大家的關注、支持和厚愛!      我們期待著大家不斷關注,為新北戲曲發展攜手同行……    常州市新北區戲劇曲藝協會(簡稱:新北區戲曲協會)於2015年5月15日成立,為新北區文聯下轄的一個專業協會,目前有118名正式會員,其中理事會成員26名,均分布在全區各地、各行業。協會的業務範圍是:宣傳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培養戲劇、曲藝人才;組織舉辦戲曲演出和比賽;參與戲曲藝術交流等。
  • 太原市基層醫生眼科知識第三期培訓班在太原愛爾眼科醫院舉行
    太原市基層醫生眼科知識第三期培訓班在太原愛爾眼科醫院舉行 2020-12-15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常州新北區選派一批農技專家來紫對口幫扶
    6月10日,常州新北區農業農村局新選派3名農業專技人員到紫陽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縣委常委、副縣長潘永沺出席送任座談會。對接會上,潘永沺對常州市新北區選派農技專家來紫陽開展支農扶貧協作表示熱烈歡迎,並向他們簡要介紹了紫陽縣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 青島眼科網際網路醫院成立 為山東首家網際網路醫院
    1月6日,青島市眼科醫院舉行發布會,宣布青島眼科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這是山東首家網際網路醫院,醫院成立的遠程會診平臺,不僅實現與省內外大醫院之間的會診,還可以與島城基層醫療機構進行會診。  1月6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青島眼科醫院院長謝立信領銜的青島眼科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這也是山東首家網際網路醫院。
  • 不一樣的感動㉖ | 羅定晶亮眼科醫院:致力為山區眼疾患者「送...
    羅定晶亮眼科醫院是2017年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設立的二級眼科專科醫院,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也是目前羅定市唯一建立黨支部和工會組織的民營醫院。醫院的定位是立足羅定、面向雲浮及周邊地區近視防控和防盲治盲主體工作。
  • 又見巨頭買買買:愛爾眼科「鯨吞」30家基層醫院
    愛爾眼科「鯨吞」30家基層醫院醫療行業或再迎併購潮。搭上資本快車的愛爾眼科一路「狂飆」。一項始於2019年10月30日的最大併購也即將落定。4月23日,據證監會官網披露的併購重組委2020年第15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顯示,愛爾眼科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獲有條件通過。此前,愛爾眼科曾發布公告,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奧理德視光等30家基層醫院,交易金額合計18.70億元。
  • 「實習醫生格蕾」等醫療題材劇組將庫存醫用設備捐贈給醫院
    疫情蔓延的當下,面對醫療用品的緊缺。「實習醫生格蕾」等醫療題材的熱門電視劇組伸出援手,將道具庫存的醫用設備捐贈給醫院。此外Prada,Dior等奢侈大牌也趕製口罩等醫用品。美劇Grey’s Anatomy在全球擁有大量粉絲(德國之聲中文網)面對美國醫院缺少防護服等醫療設備的困境,醫療題材的熱門美劇"實習醫生格蕾"(Grey's Anatomy)把庫存的手套等醫療設備捐贈給了洛杉磯一家醫院。珍貴的道具"實習醫生格蕾"的衍生劇"19號消防局"(Station 19)也捐贈了大約300個搶手的N95口罩。
  • 貴州一企業向省紅十字基金會捐贈價值上億元醫療設備
    記者從省紅十字會獲悉,12月15日,貴州申蓉科技有限公司向省紅十字基金會捐贈總價值1.04億元的一批醫療設備。設備包括生化免疫流水線、血液細胞分析儀流水線、全自動血凝分析儀、尿液流水線等。貴州申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一、二、三類醫療器械,計算機軟硬體研發及銷售為核心業務的企業。「貴州省紅十字會、貴州省紅十字基金會的『醫療設備升級幫扶計劃』是響應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人道公益抓手。」
  • 新眼光捐贈價值86.8萬元醫療物資防控疫情
    新眼光捐贈價值86.8萬元醫療物資防控疫情 關注中金在線:
  • 常州市新北區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舉行
    「歡慶龍城豐收,決勝全面小康」,9月26日上午,常州市新北區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新北區西夏墅鎮東南村舉行
  • 首家珠港醫療合作機構 香港希瑪眼科醫院落地珠海
    珠海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作為首個珠港醫療衛生合作項目,以及珠海首家眼科專科醫院,將打造為珠港兩地醫療衛生示範項目,帶動更多優質港澳醫療資源進入內地,為大灣區居民就醫帶來便利,讓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國際級眼科診療服務。
  • 福山愛爾眼科門診部開診 捐贈近視框鏡200副
    共青團福山區委、福山區衛健局相關領導,愛爾眼科相關負責人,福山區各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等參加開診儀式。  開診儀式上,福山區衛健局副局長孫振水對福山愛爾眼科門診部的順利開業表示了祝賀,並表示福山愛爾眼科門診部的開業運營,將為福山區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提升整體診療能力以及更好保障群眾健康,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 愛爾眼科:加大視光診所在基層覆蓋率
    「公司的初步想法是,在眼科醫院具備較大收入規模和品牌影響後,在當地探索建立國際標準的連鎖視光門診部,既便利患者的就近就醫,同時也增加醫院在基層的觸角。」 近日,愛爾眼科(300015)董事長陳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上述消息,「接下來公司會積累經驗,建立和完善各項標準,逐步加大視光診所在基層和社區的滲透率和覆蓋率。」
  • 助力抗疫 南陽視光眼科醫院愛心捐贈顯真情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時期,2月17日,南陽視光眼科醫院分別向市臥龍區疾控中心、市公安局梅溪分局及梅溪街道文化社區廣場南街疫情卡點捐贈棉被、方便麵、火腿腸價值2萬餘元抗疫生活物資,以實際行動支持、助力一線「抗疫」工作。
  • 愛爾眼科陳邦逐夢光明記:從為生活打拼到為初心奮鬥
    追隨陳邦多年的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評價:「在逐夢光明的這些年裡,他(陳邦)最初為生活打拼,逐步進化至為事業壯大,再升華到為初心奮鬥。」除此之外,記者感到,在陳邦身上,「知足」與「知不足」,實現了既對立又統一的共存。
  • 【華廈學術】2017年畢節陽明眼科醫院眼科學術交流會圓滿結束
    為進一步提高畢節眼科專業水平,圓廣大眼疾患者的光明夢,由畢節市醫學會主辦,華廈眼科醫院集團畢節陽明眼科醫院承辦的「2017年畢節陽明眼科醫院眼科學術交流會」於5月21日在畢節喜來登酒店舉行。主講《小瞼裂綜合症的手術治療》畢節陽明眼科醫院院長郝建主講《CENTURION超乳系統使用體會及手術錄像分享》來自基層醫院的醫師楊醫生介紹,因為各種原因,平日裡要看到這些專家很不容易,因此,他非常珍惜這次機會。
  • 中建一局31.1億元競得常州市新北區一宗商住用地 溢價率19.16%
    原標題:中建一局31.1億元競得常州市新北區一宗商住用地 溢價率19.16%   12月24日,江蘇省常州市以掛牌方式集中出讓2宗商住用地,總出讓面積171617
  • 滄州:「人醫家鄉情」迎來百期,大型CT設備捐贈鄉鎮衛生院
    當天上午,滄州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王兆發還代表醫院宣布將一臺16排螺旋CT機捐贈給衛生院,助力衛生院為鄉親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滿足更多社會大眾就醫需求,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東部院區建設項目獲批,成為我市重要民生工程之一,目前,醫院正在加緊謀劃,全力建設成滄州「東部醫學中心」……在此過程中,醫院一直與基層醫療機構保持密切聯繫與合作,全力把醫院優質的醫療資源不斷下沉到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