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芳芳 唐芬豔
1月5日,陰雨綿綿。長沙市第四醫院的一間病房裡,卻倍顯溫暖。
53歲的廖月娥敬老院門衛謝海華,曲腰站著,為病床上的妻子謝芳揉身按摩。10多天前,妻子動了大手術。不過,謝海華並沒告知妻子病情, 「免得她擔心。」
一會輕揉胳膊,一會輕撫腹部,謝海華沒停歇。虛弱的謝芳暫無力氣說話,但時不時轉過頭,深情凝視丈夫。
「剛動完手術那幾天,見他整天都在按摩,全身看著像要散架了。」熟悉的護士說。
醫院裡,來來往往的病人、 醫生、護士都深知,這對瘦小的夫妻,有著平常又不尋常的故事,有著平實又極不平凡的精神。
勇鬥歹徒,他把妻子當榜樣
若不是29年前的那場意外,謝芳不會就此臥床,或許生活也不會如此艱難。
1988年2月7日晚,23歲的謝芳在長沙市井灣子一家小飯店當服務員。凌晨2點,她被異常響聲驚醒,睜眼一看,一團黑影正在床邊的柜子裡翻找東西。
「誰?」意識到有竊賊入室,謝芳翻身躍起,一把揪住竊賊並高聲疾呼:「進賊了!抓賊啊!」慌亂中,竊賊拿出攜帶的銼刀,對著她一頓亂砍。身中數刀的謝芳仍拖住他不放,直至店主夫婦聞聲衝出。緊要關頭,謝芳強忍劇痛打開店門呼救。附近門店的鄰裡聞訊而來,終將竊賊制伏。而謝芳卻倒在血泊中,厚厚的毛衣被鮮血浸透。
醫院全力搶救,奄奄一息的謝芳終於脫離生命危險。隨即,她的英勇事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人人稱讚。謝海華,就是其中之一。
那年春天,謝海華剛剛從部隊復原回來,經人介紹與謝芳相識。「初見謝芳,我見猶憐。」當時,他來她家拜訪,見身體虛弱的謝芳,正在喝紅糖補血。
男兒的情懷,軍人的氣節,讓他心頭一顫。「她是英雄,是我的榜樣。」謝海華義無反顧,牽起了謝芳的雙手。
半年後,他們走進婚姻殿堂;一年後,兒子出生。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夫妻情深,29載從未想放棄
幸福的生活並沒有維持多久。受刀傷後遺症影響,兒子出生後,謝芳的手腳韌帶和肌肉開始萎縮,不久便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此後,類風溼性關節炎、混合痔瘡出血、重度貧血、心臟病等又接踵而來。
面對變故,謝海華沒有驚慌,沒有退卻。在他眼中,後遺症,就是妻子勇敢大義的勳章。
為給妻子籌錢治病,謝海華在種田種地之餘,還不斷打零工賺錢。不夠,就拉下臉面向親朋好友借,去信用社貸款。只要手頭有點錢,他就立即帶著妻子南下北上四處求醫。本地的大醫院,鹹寧、洪湖的土郎中,他都去找過,或用推土車拖,或用雙肩背,磨破的腳皮長出厚厚的老繭。
然而,謝芳病情卻絲毫未見好轉。親朋好友大都勸謝海華放棄。他回絕道:「只要有一線希望,決不放棄。」
日常照料也成挑戰。起初,因謝芳四肢彎曲僵硬,謝海華給她穿衣服要足足20分鐘,多年訓練,現在,他5分鐘內便能幫妻子穿戴整齊。
29年來,謝海華對妻子的呵護始終如一。為了讓妻子身上乾淨清爽,他堅持每天為她擦洗身子,謝芳從沒有生過褥瘡;為緩解妻子肌肉僵硬和萎縮,他每天堅持為妻子做肌肉按摩護理;為讓妻子能夠吃上熱飯,三餐飯菜都是送到床頭一勺一勺喂,他從不出遠門,因為,「怕她吃不到飯。」
29年了,夫妻倆沒買過一件新衣裳,全是親戚鄉鄰給的舊衣裳;夥食難見肉,青菜辣椒便是家常菜……
見丈夫如此艱辛,謝芳內心五味雜陳:「我勇敢了一次,你卻勇敢了一輩子。」 謝海華安慰道:「兩個人結合在一起,就是緣分。咱們沒事別跟他人比,有就多吃點,沒有少吃點,沒事。」
樂觀的精神,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清貧而溫馨。在兒子謝希龍記憶裡,父母從沒吵過架、紅過臉,從小到大,他從不覺得自己的家庭和別人有什麼兩樣。
堅守本心,愛小家也愛大家
2016年9月,謝芳又被查出患有胃類癌。
只不過,夫妻兩人的態度一如往昔:一個與病魔抗爭,一個精心照顧。
同年12月中旬,謝芳接受手術。這些天來,謝海華日日夜夜守護在她的身邊。「他們的感情達到了一種境界,他們已融為一體。」護士夏丹被深深觸動。
病房裡,當慕名而來的記者問謝海華,這些年來最想對妻子說什麼時,靦腆的他對著妻子輕輕喊了聲:「我愛你!」
包涵千言萬語,飽含濃濃深情。
但,心中的愛又何止獻於家人。
他們的故事被廣泛傳播後,社會各界紛紛獻上愛心。為改善兩人居住條件,2014年,坪塘街道辦事處特意在廖月娥敬老院騰出一間單房給他們免費居住,同時,還聘請謝海華為敬老院保安,讓一直打零工的他,終於領到了滿意的「固定工資」。
滿懷感激,不忘本心。在敬老院裡,夫妻兩人總是力所能及幫助每個有需求的人。有著一手理髮手藝的謝海華,在這裡開了個「義務理髮室」,免費為敬老院和村裡的老人們理髮。謝芳住院期間,他還特意抽出半天時間回了趟敬老院,匆匆忙忙為幾十個老人理了發。
不懼病痛的謝芳,每天堅持和敬老院老人聊天、散步,利用輪椅幫助工作人員巡邏。她還和愛爾眼庫籤署了眼角膜志願捐贈書,希望自己的雙眼,能夠持續看到美好與光明……
故事宛如尋常之歌,唯此情,深深溫暖人間。他們,成為湖南第一對「中國好人」夫妻。
來源: 華聲在線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