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尸位素餐

2021-02-08 在線成語故事大全


屍 位 素 餐


屍位:空佔職位,不盡職守;素餐:白吃飯。空佔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


近義詞:不勞而獲、飽食終日

反義詞:克勤克儉



// 成語故事 //


西漢時期有一個叫朱雲的人,他身高八尺,容貌壯偉,年輕時喜歡結交俠客,沾染了很多俠客的風氣。到四十歲的時候,朱雲一改節操,開始學習《周易》與《論語》,因此學識變得很淵博,世人都很崇敬他。


當時,漢元帝有一個寵臣叫五鹿充宗,是學習《梁丘易》的,祖父漢宣帝在位時就讚賞梁丘氏的《易經》解說,元帝也很喜好其解說,但也很想知道這家易學與其他幾家有什麼區別,就讓五鹿充宗與《易經》學各家辯論。因為五鹿充宗地位尊崇,又能言善辯,儒生紛紛藉口有病,避免與之交鋒。此時,有人推薦了朱雲,元帝召朱雲入宮辯論。朱雲本來長得一表人才,上堂以後,從容不迫,聲音洪亮,讓五鹿充宗張口結舌,狼狽不堪。眾儒評價這次辯論說:「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嶽,本義是指高大的山。嶽嶽,語帶雙關,既指鹿角高聳,又指五鹿充宗為人位尊氣盛。五鹿充宗那高高的鹿角,讓朱雲給折斷了。從此朱雲擔任了博士,又被任命為杜陵縣令。


朱雲做官以後,耿直的性格依舊,他對朝中那些身居高位而又昏庸無能、無所作為的人甚為不滿,因此得罪了不少權貴。


後來漢元帝去世,太子繼位成了漢成帝以後,對自己從前的老師張禹很尊崇,位居三公。朱雲因此上書求見成帝,皇帝召見他時,當時公卿大臣都在。朱雲說:「如今的朝廷大臣,對上不能匡扶皇上,對下不能有益於百姓,都是空佔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的人。孔子說過目光短淺的人不可以輔佐國君,因為他們擔心失去利祿,是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出來的。臣請求陛下賜一口尚方寶劍,我要斬一個佞臣,以此來告誡其他人。」(原文為「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


成帝問:「你要斬的是誰呀?」


朱雲答道:「安昌侯張禹。」


成帝勃然大怒道:「你一個小官居於下位而毀謗上級,在朝廷上公然侮辱我的老師,罪當死不能赦免!」


御史拖朱雲下殿,朱雲死死攀住殿前欄杆不走,結果把欄杆都拉斷了。


朱雲大喊道:「我能到地下和關龍逄(夏桀時忠臣,因諫被殺)、比幹

(商紂時忠臣,因諫被殺)交遊,已經心滿意足了!只是不知道國家前途會怎麼樣?」


御史便把朱雲拉了下去。這時左將軍辛慶忌摘掉官帽,解下官印和綬帶,在大殿之上叩頭,說:「朱雲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稱於世。假如他說的有理,就不可誅殺;他說的不對,也應該寬容。臣鬥膽以死相爭!」辛慶忌叩頭流血。


漢成帝也意識到朱雲雖狂言無禮,但直言相諫,說出了一些實情,怒氣消解,然後才饒了朱雲。後來要修治欄杆,成帝說:「不要換了!就把舊欄杆修修,用它來表彰直臣。」


這就是成語「尸位素餐」的出處故事。而屍位、素餐原本是分開的。「屍位」,是指古代祭祀時代表被祭祀的鬼神  、祖先等。來源於《尚書·夏書·五子之歌》中的「太康屍位」。在古代祭祀的時候,是由活人裝扮的,代表鬼神或者祖先,坐在某個位子上接受祭拜,不需要做任何動作,這個人就是「屍」,實際上就好像我們現在的神像一樣。這部作品講的是太康處在尊位而不理政事,喜好安樂最後被滅國的故事。


素,意為「空」「白」,素餐就是不勞而食、無功受祿的意思。「素餐」出於《詩經·魏風·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而在《漢書·朱雲傳》中把「屍位」和「素餐」兩者合成為一句成語:屍位素餐,是形容居高位而不做事的人,也可說「素餐屍位」,或者「尸祿素餐」、「素餐尸祿」。



// 成語舉例 //


大部分人都有惰性,尤其是擁有「鐵飯碗」的人,如果工作中再沒有壓力,尸位素餐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新一屆政府雷厲風行,要從根本上徹底改變政府工作人員尸位素餐的工作作風,因為尸位素餐也是一種腐敗,是腐敗就必須剔除。


生命面前,別再尸位素餐了!



// 回顧成語 //


恣蚊飽血

蟾宮折桂

櫛風沐雨

拾人牙慧

涸轍之鮒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 尸位素餐
    大家好 我是講故事的虎虎老師  我給大家講一個成語故事  尸位素餐 屍是古時候的人一種坐的姿勢
  • 【趣味成語】尸位素餐的故事.每天三分鐘,在故事中學會一個成語!
    本期看圖猜成語的謎底是:
  • 「尸位素餐」很多人理解錯了,原來還有別的意思!
    尸位素餐是一句常見的成語,有時也會用做謙語。
  • 成語故事:吳牛喘月
    近義詞:蜀犬吠日、喘月吳牛// 成語故事 //西晉初年,朝中有位大臣叫滿奮。是曹魏時太尉滿寵的孫子,曾任冀州刺史、尚書令等職。他身材高大魁梧,很有學問,為人也謙和。晉武帝司馬炎(司馬昭的兒子,司馬懿的孫子,晉朝的開國君主)對他非常器重,經常召見他進宮商議國事,因而他也受到不少同僚的羨慕。但他有個很奇怪的毛病,就是怕冷。怕到了什麼地步?
  • 總理頻提「尸位素餐」有何深意?
    一個時期以來,「抓落實」是李克強總理使用的高頻詞,他特別提到官場「尸位素餐」現象,強調不作為也是腐敗。 成語「尸位素餐」比喻空佔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捫心自問,「尸位素餐」者應該為「為官不為」感到羞恥。作者:萃嵐 景珂  來源:人民論壇網監製/苗遂奇 責編/郭慧 編輯/陳蓉 製作/秦昊宸覺得不錯,請點讚↓↓↓
  • 細說漢字(296):尸位素餐——說「屍」
    9分鐘細說漢字(296)尸位素餐有個成語叫「尸位素餐」,語見《漢書·朱雲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這裡是說朝廷大臣「尸位素餐」,可見都不是死人,更不是屍體。這裡的「屍位」是說他們的軀體空佔職位,不盡職守;這裡的「素餐」是說他們整天百吃飯,不做事。意謂在其位而無所作為。本文就來說說這個「屍」字。
  • 《成語宮廷記》第461關答案是什麼 第461關通關答案分享
    導 讀 《成語宮廷記》第461關中額度灑掃應對、物傷其類和言之有物這幾個成語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那麼接下來
  • 2021省考行測技巧:成語總結順口溜,生動記憶莫憂愁
    各位同學,成語是近幾年公職類考試中的常客,每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以及各省份的公務員考試行測中,成語的考查比重均不少於一半。那麼,在日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搞定成語,深刻記憶並靈活的使用尤為重要。不過大家記成語需要明確一點:我們要會用,我們不需要寫。
  • 披星戴月 | 成語故事
    【成語】:披星戴月【 pī xīng dài yuè】【基本釋義】 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 10組成語接龍,讓孩子輕鬆記住500個成語,快收藏!
    成語接龍是一個傳統的文字遊戲,很多孩子都喜歡玩。 多玩成語接龍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開動腦筋,在玩的同時掌握了不少詞彙。起死回生 PART 06 生離死別 別具一格格格不入 入木三分分秒必爭 爭先恐後 後顧之憂 憂心如焚焚琴煮鶴 鶴立雞群 群龍無首 首屈一指 指鹿為馬 馬革裹屍 尸位素餐
  • 成語故事千鈞一髮
    成語解釋成語千鈞一髮拼音qiān jūn
  • 成語故事伯樂相馬
    成語解釋成語伯樂相馬拼音bó lè xiàng
  • 曲高和寡| 成語故事
    從這個故事中還衍生出了兩個成語,那就是「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陽春白雪,原本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種高雅的歌曲名。現在用來比喻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藝作品。而下巴裡人,則是泛指通俗的文藝作品。《陽春》《白雪》的作者師曠師春秋時期著名的音樂家。師曠是一位盲人樂師,他的聽音、辨音能力特別強。
  • 成語故事——屠龍之技
    歷史成語故事——指鹿為馬歷史成語故事——四面楚歌小學歷史成語故事——三顧茅廬小學歷史成語故事——掩耳盜鈴#成語故事
  • 腦洞丨這些成語少兒不宜!驚悚指數直逼恐怖大片!
    文丨七寸丁中國語言博大精深,而成語則是濃縮漢語的精華,可你知道嗎,不少成語都帶著濃濃的Cult味兒
  • 言而有信|成語故事
    ……▍素材來源:《芝麻講成語故事》,它是一套針對7~12歲兒童量身打造的集故事性、互動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兒童國學讀本。本書特色如下:1.好看的成語故事+央視著名少兒欄目主持人芝麻原聲同步音頻,讓小讀者們不僅可以愉快的閱讀,還能通過掃碼聽芝麻講成語故事。
  • 來《成語天下》第二季,試講成語故事
    《成語天下》第二季第四期播出之後,因為這期節目再次激發了許多觀眾的答題參與度,也有很多精彩的成語故事為大家展露出來。隨著比賽進度的推移,選手之間的競技更上一層樓,節目看點越來越多。星羅棋布:你的成語庫存合格嗎?
  • 運斤成風 | 成語故事
    點擊上方視頻播放成語故事  【成語】:運斤成風  【拼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  【解釋】:運:揮動;斤:斧頭。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莊子是當時很有名望的思想家,而在當時唯一能與莊子旗鼓相當的,只有惠子。可惜天妒英才,惠子不到幾年就去世了。  有一次,莊子和隨從一起經過惠子的墓地,他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楚國的郢都有個勇敢沉著的人,他的朋友石是個技藝高明的匠人。
  • 成語故事:女媧補天
    成語故事 成語釋義 【成語】女媧補天>【拼音】nǚ wā bǔ tiān【釋義】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
  • 疫情當前,更需先打掉「尸位素餐」之人
    但相較於疫情的嚴重程度,那些「尸位素餐」的崗位人員,更可怕,更令人難以接受。2月1日下午,央視記者探訪武漢紅十字會。記者試圖探訪倉庫物資分發處受到保安阻攔。 交涉過程中直播被切斷。疫情發生,全國人民第一時間捐款捐物。但武漢給我們反饋的是什麼?是物資告急,是床位緊張,是民眾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對於武漢的困境,我們明白、我們理解,所以我們或呼籲或支持應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