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你心中 「年度十佳備選」是哪部電影,你會想到什麼?而我腦海中出現的則是去年獲得金馬獎6項大獎,如今也依然登頂2020評分最高華語電影榜的《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是一部很低調的佳片。它既沒有高的票房,也不是大的題材,甚至都不是國際頒獎季的熱門,但是它有自己的光芒和亮點,文藝與真實平衡得剛剛好。但如果你以為這部電影是一部溫暖的治癒片,那就想錯了。因為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家庭式的悲劇。
電影講述的是父親和兩個兒子之間的故事。駕校教練阿文(陳以文 飾)與妻子琴姐(柯淑勤 飾)有兩個兒子,父親向來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大兒子阿豪(許光漢 飾)身上。卻不知道溫暖善良的阿豪心中也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想要片刻自由,最後,因為父親過高的期望阿豪選擇了跳樓。
在自殺前,阿豪留下的最後一條簡訊:「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不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佔一半。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而阿豪說的陰暗處,無非就是片刻的自由,在片刻自由裡沒有外界的期許,做自己喜歡的事,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目光。
可是,從小就懂事,長得帥,功課還好,傳說中「別人家的小孩」的阿豪,他沒有那陰暗處,就算是在補習班,老師都很看好他,連女同學都會偷偷跑來跟他搭話。就像阿豪的遺言簡訊中說的:只有陽光,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所有人認為他優秀,他得一直優秀。這也就造成了:「你以為你所做的都是為他好,殊不知,那只是你以為,其實他的內心是抗拒的」。
阿文的小兒子是叛逆的阿和(巫建和 飾),從阿和出生起,阿文更多的是關心優秀的大兒子阿豪,當駕校學員問阿文有幾個小孩時,阿文總是說:「一個,正在考醫學院的阿豪」。言語中儘是吹噓和得意。
也正因為如此,才造就了「好孩子阿豪」與「叛逆小夥阿和」。終於,阿和與好友菜頭(劉冠廷 飾)砍傷人進了少年輔育院,但阿和的女友小玉(吳岱凌 飾)卻帶著身孕來家裡,被砍傷者家屬也來找阿文求取巨額賠償,阿文氣急敗壞。
審判那天,法官想聽聽阿文的意見。阿文卻沒有給阿和機會,在電話裡說,希望小兒子「關到老,關到死」,「過去是我們做父母的管教無方,未來我也不覺得我能管得動他,我希望你們把他送進去好好管教。」未成年的兒子誤入歧途,做父親的從沒反省過自己的問題,只希望這個孩子不要再麻煩他。
整部影片電影反映了很多中式家庭的現狀,一位追逐面子上的東西,沒有關注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以至於連孩子變了,都不知道為什麼,只歸咎於叛逆。另一位則過於寵溺,卻不去了解「懂事」的背後藏著多少心事。
但不可否認,阿文還是很疼愛自己兩個兒子的。當小兒子阿和從少管所出來後想改過自新,卻被曾經的鐵哥們菜頭找麻煩。看在眼裡,阿文深知勸說無用,也沒有錢來解決,只有選擇跟他拼命,於是,在一個小雨天的夜晚阿文開著教練車結束了菜頭。
影片中的父親是塑造得最讓人驚豔的角色,看似冷酷無情,實則內心柔軟。也正因如此,當他為保護小兒子而衝動殺人時,才那麼令人惋惜,讓父愛染上了悲情色彩。常聽到有人說「愛就要行動,不要光靠嘴上說說」。我想,這句話也應該有另一個表達方式:「愛不是光靠行動,同樣需要勇敢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