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那麼天下第一楷書應該是什麼作品呢?

2021-01-11 著名書畫家張言好

我國書法史上名家眾多,書法流派紛呈,篆、隸、真(楷書)、行、草各種字體都有很多經典作品傳世,我們知道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定論,顏真卿《祭侄文稿》與蘇軾《寒食帖》分別被稱為天下第二與天下第三行書,現在網絡上有不少爭論哪幅楷書作品可稱為天下第一楷書呢?

《玄秘塔碑》局部
《玄秘塔碑》局部

其實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本來不應該對楷書作品分個名次,畢竟各大名家的楷書作品沒有必要分個高下,因為每個人的欣賞眼光不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既然研究探討哪幅作品堪稱天下第一楷書,就要作合理的分析!我國書法史上楷書名家有不少,魏時有鍾繇《宣示表》;晉有王羲之《樂毅論》,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唐代有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勤禮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神策軍碑》;清代有張裕釗的《重修南宮縣學記》等著名的經典作品,如果要評價楷書作品的話,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神策軍碑》二帖可以並稱天下第一楷書!

自魏晉開始,楷書逐漸完善,到了唐代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把楷書推向了巔峰!柳體取前代眾家之長,獨具特色,方圓並用,結構謹嚴,骨力剛勁,堪稱楷書的巔峰!

《玄秘塔碑》是柳公權63歲所作,為唐代宰相裴休篆文,柳公權書丹並篆額,柳公權這幅作品集前代書法大家楷書之大成,骨力洞達,筆畫方圓並用,起止提按分明,結構中緊旁肆,開合互應得體,是柳體完全成熟後的傑作,也是後人學習楷書的正宗範本!《神策軍碑》是柳公權66歲的力作,崔鉉篆文,柳公權書寫,唐會昌三年刻成碑,相比之下《神策軍碑》剛柔相濟,用筆曲中有直,蒼勁不失鋒利,更加神採奕奕,結體內緊外松,收放有度,嚴謹又不失開闊,後世評為「柳公權生平第一妙跡」,不過《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此二碑水準相差無幾,找不出任何毛病!已經把楷書寫到了極致,集前代楷書書法之長,而後世楷書也沒有能與之抗衡的作品!

因為柳體把楷書寫到了最佳狀態,不論筆法、結體、章法都無人可出其右,四大楷書字體歐、顏、柳、趙都有大量粉絲,但從整體的藝術高度,《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是最高的,我認為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神策軍碑》兩幅楷書中的精華作品並稱天下第一楷書當之無愧!

《神策軍碑》局部
《神策軍碑》局部

相關焦點

  • 1666年前的今天,王羲之揮毫成就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有像公元353年,這樣並不是因為發了什麼戰爭亦或是天災人禍而留名青史。它只因為一幅字帖,就被後人永遠銘記,那年是永和九年。在那一年的今天,三月初三上巳節,有一群人來到紹興蘭渚山下飲酒作賦,怡然自樂,其中一位長者把這天發生的事記錄下來揮毫潑墨,後世因而得知此地名叫蘭亭。
  • 天下第一行書的千古謎團
    雙璧」,尤以「天下第一行書」之名聲聞天下。「天下第一行書」的故事,無疑為「浙東唐詩之路」增添了新的傳奇……  在浙江省新昌和嵊州交界,有一個叫王罕嶺的地方,山上有兩個分別稱作外灣和裡灣的小村,十來戶人家,生活平靜而恬淡。兩村之間有一座很小的「眠牛灣水庫」,水庫邊青山聳立,風景宜人,但一年裡的大多數時候,這裡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沒有外人打擾,如老牛高臥、沉睡正酣。
  • 【新月新字】天下第一行書還可以這樣臨!毛主席扮演者趙新月行書兩種《蘭亭序》、《前赤壁賦》
  • 臨寫王羲之《蘭亭序》快速入門的三個秘密,果然是
    作為天下第一行書,書法者練習,是繞不開臨寫《蘭亭序》這個大門的。如果不讀《蘭亭序》則不知文脈為何意。如果不寫《蘭亭序》則不知筆韻為何物。所以說,要想在書法修煉的過程上,修到小有成績,《蘭亭序》是必然要臨寫的,並且要經常臨寫。
  • 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部分繁體字第三講
    神龍本《蘭亭序》局部引子《蘭亭序》,全稱為《蘭亭集序》。該《序》是「書聖」王羲之於永和九年所書。當時,王羲之和一眾才子臨溪賦詩,各抒懷抱,最後將大家的詩句整理成冊,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者王羲之為詩集做序,微醺之下,王羲之揮毫潑墨、恣意狂放,瀟瀟灑灑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 《蘭亭序》10種
    「唐人五大摹本」從不同層面表現了「天下第一行書」的神韻,是後世蘭亭兩大體系的鼻祖:一是以虞本、褚本、馮本、黃絹本為宗的貼學體系;一是以定武本為宗的碑學體系。這兩大體系並行於世,孕育了後世無數大家。6、宋拓定武《蘭亭序》不管是摹本,還是拓本,都對研究王羲之有相當的說服力,同時又是研究歷代書法的極其珍貴的資料。在中國書法典籍中有關《蘭亭序》的資料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 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中部分繁體字
    學寫繁體字是書法的必備要素最近在準備硬筆書法等級考試,硬筆書法在8級(含8級)以上,需要有三副作品:一副楷書作品(繁體字)、一副其他書體作品(繁體字)、一副臨摹古帖作品。其中,「其他書體作品」可以選擇行書、草書、隸書等,本人選擇的是行書,簡體字的行書相對比較簡單,但是繁體字的行書就比較難了,之前對繁體字的行書書寫方法了解比較淺顯,所以最近一直在進行一些相關的練習。對於初學行書的愛好者,想學習行書,其實也是要從臨摹古帖開始,行書其實也有很多風格,也有很多古帖可以選擇,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董其昌的《琵琶行》、米芾的《蜀素帖》等等,如下圖所示。
  • 漫談324字的《蘭亭集序》
    歷史記載,蘭亭最後陪葬昭陵,但是,五代時昭陵被盜,盜寶名單裡沒有蘭亭著錄,此後世間亦從未見真跡流傳的任何記載。所以,蘭亭的去向一直是個謎。  八個版本的蘭亭我們現在看到的蘭亭有8個版本,號稱蘭亭八柱,其中以神龍本,也就是馮承素的鉤填本最接近原作。蘭亭被稱為天下第一是誰說的呢?
  • 周杰倫《蘭亭序》=王羲之《蘭亭序》?
    他有一首中國風的歌曲叫《蘭亭序》,旋律優雅,歌詞優美,也上過春節晚會。那麼,這首以書聖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為歌名的流行歌曲到底跟王羲之的《蘭亭序》有什麼關係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研究研究:首先,我們先來欣賞一下王羲之的《蘭亭序》:
  • 清朝書法「書法奇才」梁詩正,行書被譽為第一,勝過當今許多書家
    《梁詩正書法集》一般來說,練習書法大多都會從這五種書體中選擇,即是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而在這五種書體中練習楷書、行書者居多,尤其是行書,兼具楷書的實用性與草書的藝術性,《梁詩正書法集》說起行書的練習,就不得不提一下「書聖」王羲之了,王羲之以行書著稱,其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 王羲之千古名作《蘭亭集序》賞析
    以前所得到的歡欣,頃刻之間就成為歷史的陳跡,對此尚且不能不為之感慨萬端,更何況壽命的長短取決於造化天定,最終要歸結於窮盡呢!古人說:「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這怎麼能不讓人悲痛呢!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書《蘭亭集序》等。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 《蘭亭序》成也李世民,敗也李世民
    參會的有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眾人臨流做詩,抄錄成集,最後邀請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來記錄這次雅集,也就是當今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由來。《蘭亭集序》全文共324字,其中有二十個「之」字,各具風韻,皆無雷同,據說王羲之酒醒後又重寫了好多遍,但終究都不如原作。
  • 你不知道的歐陽詢,不止楷書天下第一,行書亦為中華十大名帖之一
    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碑》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在書法史上,唐朝絕對是書法發展的一個輝煌時期,在唐朝出現了楷書四大家之中的三位,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除此之外,什麼草聖張旭、諸遂良、虞世南、薛稷……這簡直就是一個神仙打架的時代。
  • 金昌市韓兆虎、藺亞金、孫文海3人加入中書協|把《蘭亭序》裝進口袋
    □□□韓兆虎目前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其書法作品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三晉杯公務員展」「首屆楷書展」「歐陽詢展」「國慶60周年殘疾人展」等全國書法展覽;□□□孫文海現為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永昌縣青少年活動中心書法專業教師,作品曾榮獲「中國書法、翰墨天下」2014年度優秀獎、全國第五屆農民書畫展二等獎;□□□藺亞金現為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專職書法老師
  • 把行書寫到極致,能有多好看?看看乾隆大秘書的書法,就知道了
    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它比楷書飄逸,又比草書規整,所以受到了歷朝歷代書法家的喜愛。而對於行書書法作品,大家最為熟知的應該就是東晉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了,此書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也難怪後世人稱其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在王羲之之後呢,歷朝歷代也有不少的行書大家湧現,如王獻之、米芾、顏真卿、歐陽詢、蘇東坡等等,這些人都曾寫出了流芳百世的行書作品。
  • 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部分繁體字第二講
    馮承素版《蘭亭序》引子《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文章清新優美,書法遒健飄逸,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經周轉,其真跡還是遺失於歷史的長河中。千百年來,《蘭亭序》有多個版本在世間流傳,最受推崇的是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馮承素摹本《蘭亭序》。《馮本》為唐代內府栩書官馮承素摹寫,其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其實,還有兩個版本,分別是歐陽詢臨寫的《定武本蘭亭序》和褚遂良臨寫的《蘭亭序》,三個版本各有特點,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喜愛去選擇。
  • 他喜好硯臺,抱石頭睡4天,寫下39字「天下第一難書」,流芳後世
    說到書法,很多朋友想到的就是「書聖」王羲之,因為他是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最大的人,他的書法代表作《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學習書法的人都視如珍寶。古代流傳千古的書法家不過寥寥十數人,其中就有種今天我們所說的主人公米芾。 米芾一生喜歡兩種東西,一是書法,第二就是硯石了。
  • 於平靜處見波瀾壯闊,看一個「傻子」,寫出天下第五行書
    關於行書,為人們所熟知的,當屬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蘭亭序》之美在王羲之的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滿眼都是灑脫飄逸,給人一種獨特的美感。有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定鼎魁首之位,後面一些精美的行書作品也陸陸續續現世,而咱們今天來講的是一個「瘋子」寫的天下第五行書《韭花帖》。
  • 「不擇紙筆,皆能如意」的歐陽詢,「天下第一楷書」大家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唐後明清時期,被歐體徵服的人太多,很多名家都從歐體入手,一時聲名無二。可是歐體寫得越好的人,寫行草書就越露怯,仿佛歐體只適合楷書。其實,本質原因是沒有完全掌握歐體楷書中的基本變化技巧,在行草書中自然不能運用。歐陽詢《卜商帖》、《張翰帖》等行書名帖,根本不存在任何寫好歐體楷書寫不好行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