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深山林場溯源,遇見村野人家柴火煮食,帶天然木香味的鄉土菜

2020-12-19 旅遊大咖雲吞媽媽

隨著廣清城軌開通新聞的刷屏,清遠又再以熱門旅遊目的地姿態進入公眾視野。

清遠旅遊好玩的項目,往往離不開夏天漂流、冬天溫泉、以及原生態的少數民族風情。但就在廣東終於成功入冬、溫度驟降至十來攝氏度的當下,我們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到黃騰峽走一趟。

黃騰峽是清遠的「漂流之王」,無論水質、水量、還是周邊植被覆蓋率,都首屈一指。

能有如此優勢,源於黃騰峽正處群山之中:二帽山和黃騰峽頂左右盤踞,組成了峽谷。而黃騰峽漂流的源頭:黃騰峽水庫,則深藏在群山當中,猶如一塊碧綠的大翡翠,成就了山中一方隱蔽佳景。

因此,在不能漂流的冬天,我們把水庫定為了此行的目的地。

從山腳下的黃騰峽景區,沿著盤山公路驅車而上,一路盤旋,便是通往黃騰峽水庫的路。

沿途所見,除了蛇行的公路以外,便是滿目蒼翠的樹林,以及崖下黃騰峽溪流的潺潺流水聲。由於已經出了景區範圍,客流量明顯疏落了,山中駕駛自有一種淋漓的暢快。

行駛約10分鐘,已經抬眼可見黃騰峽水庫就在下一個拐彎的山上了,我們卻在路上一個村子裡停步。

村子叫磨刀坑村,好幾戶村裡人家都在自家房屋裡做起餐飲和民宿的生意,為到黃騰峽的遊客提供服務。

而讓我們停步的,則是莫舍家的肉菜米飯香。

村裡人家,就地取材、砍木為柴,就是生活煮食的工具;而山裡流淌的山泉水,則是煮食的最好的配料。

當然,還少不了滿山頭放養的雞鴨,自家水塘裡養著的活魚……這些城市人最渴求的鮮活食材。

農家鄉野,沒有包裝得體的菜單,要點菜都靠開口問。老實巴交的阿姨,會告訴你今天有雞、鴨、魚、豆腐、青菜、筍和五花肉。

還有其他菜式嗎?阿姨對所有食客都是相同的答案:山裡人就是吃這些啊!

除了點菜的服務員阿姨,老闆也是特別的淳樸,一直悶不作聲地在樓下廚房忙活:殺雞、殺魚、扇火、炒菜……雖然後來道聽途說,這家生意太火紅,老闆年入百萬。但這個忙裡忙外的廚工,真沒法和老闆的形象相連。

鄉野的樸實,還體驗在菜餚上。

上桌的菜餚,分量槓槓而味道絕佳,最難能可貴的當數那種「鄉土味」。

最出乎意料的蒸魚,雖然只是簡單地放上鹽水清蒸,甚至連姜蔥香菜都沒多放,卻絲毫不覺腥味。魚肉在山泉水和鹽巴的浸潤提味下,充分發揮了原有的食材鮮美。而在柴火灶上的火候加工,則讓魚肉分外滑嫩。

令人拍案叫絕的還有鮮筍炒五花肉。

清遠特產的駱坑筍,配合五花肉肥膩的油香,甚是絕配。而就這個菜,就能吃上好幾碗免費供應的柴火米飯。

對於極度鍾愛鮮美的廣州人而言,這樣一桌佳餚,是對極了胃口。

飽餐飯足以後,就地參觀了吃飯這個山房。

這地居然還是民宿,頂層的複式房頗有設計感,落地玻璃透視了外面的山林景觀,讓人仿佛睡在森林裡。

而山房後間,則是一傾碧藍的山泉泳池。帶著雲吞寶寶溜達了一圈,也用手鑑別了池水,確是山泉水才獨具的清涼。

相關焦點

  • 深山採梅柴火煮 柏塘涼果出國門
    鮮美的果實、傳統的配方和製作工藝,使得博羅出產的涼果以自然果色、天然果味、軟硬甜淡恰到好處的口感遠近馳名。早在上世紀60年代,博羅涼果就已出口到世界各地;9 0年代初,博羅涼果的話梅生薑憑藉創新工藝獲得馬來西亞食品博覽會金虎獎,1995年獲得中國優質食品獎,風頭一時無兩。
  • 【興化鄉土菜】板橋家宴 · 熱菜—芋頭燒鴨子
    芋頭可蒸食或煮食,和一切食物均可搭配烹調。興化人對芋頭情有獨鍾,「芋」與「遇」同音,逢年過節吃芋頭就有著「遇好人」的寓意,芋頭燒鴨子是興化各家餐桌上的必備美食。芋頭賦味自如,吸脂入味,雞汁芋頭、芋頭燒肉、芋頭燒鴨等均常見,更是羹湯的最佳食材。
  • 清遠有個流光溢彩嘅園林餐廳!9蚊一個菜,仲有浪漫燈光睇,千奇米走雞……
    最近清遠有個餐廳炸翻了天唔止顏值高環境靚D野仲勁!抵!食!
  • 什麼是清遠?
    什麼是清遠?儘管剛過而立之年,但「清遠」二字,可追溯至南朝,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清遠位置示意。△清遠江畔夜景。粵北大地上,清遠坐落在嶺南山脈南側、北江中遊。山與水共同形塑了這座城市的根脈,人文積澱和多樣文化的碰撞,則為之賦予了靈魂。
  • 凱哥——林場遺民的新生活
    會聊天的寶藏嚮導總在風和日麗的日子收到凱哥的爬山邀請,被囑咐帶上相機。凱哥爬的是野山,我巴不得多遇見些意外的風景,當然要去。長白山多的是無人問津的林子,這些荒廢了的林場,都經歷過欣欣向榮的輝煌年代。紅松溪谷不遠處就是松山林場,往南走經過撫南林場是凱哥的家鄉老嶺林場,沿著漫江往源頭走,是黑河林場。公路旁有不易察覺的木材檢驗站,往裡走就是森林。入口被攔起來的時候,凱哥會跟人聊天。從上小學說到工作,要不了兩分鐘,就能聊到熟人。
  • 炭燒海鮮擺架清遠!平靚正,包你食過癮!
    吃貨們,放心吃起來!!親們,還記得他家的海鮮大盤菜嗎?就著海鮮打火鍋,既新奇又味美!此外,清遠雞還可以換成水魚(約2斤)哦,水魚都是拿最好的過來,不會有腥味,肉質鮮美滑口,配以水律蛇,是秋冬滋補養生佳餚!
  • 食在清遠·探味古龍:六月廣東哪裡好玩?最值得旅遊地方是古龍峽
    古龍峽作為清遠漂流的巔峰之作,被業界評論為「廣東漂流看清遠,清遠漂流看古龍」。古龍峽漂流,是廣東省賽道最長、落差最大、流速最快的漂流項目。高差達千米的古龍大峽谷賦予了漂流與眾不同的特色,集瀑布、深潭、奇石、叢林、珍稀植物於一身,自然景色之美令人為之震撼。
  • 深山偶遇七旬留守老人,和兩個孩子撿拾柴火,穿著樸素顯得害羞!
    在路上的時候偶遇七旬留守老人,和兩個孩子撿拾柴火。兩個孩子,一男一女全身看起來髒兮兮的,男孩在前面賣力地拉著一個小木頭,女孩跟在後面小心翼翼地走著,背著個小籃子,裡面沒有幾根柴火,但對於她來說,已經是一個「大工程」了,最後就是老人,作為長者,背著一個大籃子,裡面裝滿的柴火看起來壓彎了他的腰。
  • 清遠美食探店:精緻又美味的日系定食,每一道都很厲害
    清遠美食探店:精緻又美味的日系定食,每一道都很厲害清遠喜歡吃日式料理的小夥伴注意了,這一家日系料理店一定要來嘗嘗鮮。一本和食位於清遠市清城區靜福路,店內外的裝修風格都是典型的日式風格,店內的服務員小姐姐人也特別好,我們在點菜的時候還給我們很溫柔耐心地介紹了菜品。現在我們再一起去看看這家店的菜品。第一道菜是和風豆腐沙拉,我還是第一次嘗試豆腐沙拉,本來我們是想點金槍魚土豆泥沙拉的,但剛好那天賣完了,於是點了這個豆腐沙拉來嘗嘗鮮。
  • 本周之星|普普:柴火
    90年代初的日子裡,似乎離了柴火,生活就喪失所有氣息一般,燒水煮飯得用柴火,燉湯煨藥得用柴火,早起煮豬食晚上取暖得用柴火……清晨嫋嫋而升的炊煙,才是生的氣息,炊煙升起,所有東西都開始甦醒和鮮活起來。冬天的龍膽花開得正豔,往上一層白白的霜,想要觸碰又有點不舍,然後背著籃子圍著那個不知道是被誰砍倒的樹疙瘩撿一些細碎的木片,這種碎片木渣在一個家庭的柴火當中,實在是算不上什麼,點燃後,咻的一陣火苗,嗖的就結束,甚至連鐵鍋還沒燒熱,碎片就已經變成了碳灰,安安靜靜地躺在了爐底,可是這又算得上什麼呢,莊稼人還是帶上了孩子一起上山,似乎能一起完成這個砍柴的過程,能獨立來回也算得上是一種鍛鍊,一種本事。
  • 老北京涮鍋跑到南京,竟成一道鄉土菜,南京人請客必點
    好食材與鄉土菜工藝碰撞的美味吃過銅鍋涮的都知道,羊肉是精髓,這道銅鍋羊肉也是如此,選羊至為關鍵。對於選食材,嚴亞波介紹,香山湖12年來一直倡導健康、原生態、原產地,嚴亞波舉例說,香山湖為了找一隻好的大魚頭,團隊跑了幾千裡路,經過試菜、對比,才確定國家級風景區大別山花亭湖的有機;還有一些食材,如大連鮑魚、荔浦芋頭、漢壽甲魚等;香山湖主打鄉土菜,平時用的白菜、蘿蔔等日常蔬果都來自自己的有機農莊,另外,像紅薯粉,都是從鄉下農戶那裡收的,純手工製作,天然無添加;
  • 「在水臺林場的日子」01《第一次包粽子》
    甘卓行回憶專輯【在水臺林場的日子】01《第一次包粽子》年近歲晚,新興習俗,人們喜歡包粽子迎新年。那是五十多年前的一天,十六歲的我,剛初中畢業,為了響應黨的號召,走知青上山下鄉的道路,滿懷激情的來到山青水秀的水臺林場落戶工作。由於林場是林區,護林防火為第一要務,春節期間要安排人員留場值班。我被選上留場,那時候,感覺遠離家人,十分想念縣城的春節氣氛與粽子的味道。於是,我們留場幾個年輕人決定自己包粽子。
  • 東北榛蘑,不僅僅是小雞燉蘑菇的最佳食材,更是天然的寶器
    從小興安嶺到長白山,冰天雪地裡我們奔波了900多公裡,就為了一鍋質樸天然、接著地氣的小雞燉蘑菇。守虎山1月8日,是三九第一天。早上氣溫降到了零下40攝氏度以下,冰霧瀰漫,空氣中的水分凍成了冰粒懸浮在空中。村莊、街道、山岡都籠罩在一片白霧之中。室外就像一個天然大冷庫,一開門就會湧進屋內一陣白煙。
  • 東北林場往事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他們最盼望的就是我上去,因為我會帶很多吃的給他們。一面袋的凍餃子和凍饅頭,放在那雪坑裡,第二天就都被吃沒了。然後他們就跟我說:「廣義啊,雪太大,那面袋我吃得就找不著了!」,我說「行,找不著夏天找」,我說「還缺啥」,他說就「缺點凍乾糧」,下一次我上去,就能給他帶足足的。
  • 魔都|居酒屋|來自永尾完治家鄉的鄉土菜
    第九號的老闆是愛媛人,他經營的店便是以愛媛菜為主的四國料理專門店。「好的,點十三樣菜你看如何:)」看了一輪菜單,依照我的理解,將店裡的特色鄉土菜選了出來。▼鯛魚|鰤魚刺身▼土豆燉肉和牛雜煮都是居酒屋的基本菜式,這裡做的無功無過。較好的是牛雜煮,微辣,非常下酒。漸漸的,霓虹金越來越多,女將也忙的不亦樂乎,我也喝的漸漸醉了。
  • 一根敘詭多年的柴火燒豬頭
    Z老師問我,喜歡《金瓶梅》裡哪樣菜? 我說具體哪樣菜倒是沒有,但真心羨慕西門大官人的早餐,一碗香噴噴的軟稻梗米粥,倒要配四碟鹹食,十樣小菜,外加一碗蹄子,一碗鴿雛,一碗春不老蒸餅,一碗餛飩雞,都燉的極爛——這樣開始一天的生活,真好。
  • 鼎爺煮懷舊菜好評如潮 經典煮食主持人你最記得誰
    李家鼎(鼎爺)與譚玉瑛合作主持飲食節目《阿爺廚房》,好評如潮,皆因鼎爺展現一身好廚藝與好刀功,令不少觀眾刮目相看,炮製出的一道道懷舊菜式,勾起不少觀眾的回憶
  • 鄉村新聞官為清遠「帶貨」 愛心年貨節銷售額可觀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共清遠市委宣傳部、廣州對口幫扶清遠指揮部、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政府等聯合舉辦,由清遠市鄉村新聞官與網紅代表組成的「大美清遠鄉村旅遊直播團」,出發深入清遠鄉村,以直播的方式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城市居民呈現清遠鄉村的美景、美食及獨特風土人情。
  • 初壹食午|半成品菜
    半成品菜的份額已經逐日遞增,半成品菜經常被各大餐飲品牌競相推出,以不同方式進行售賣。半成品菜也許比普通堂食更加受歡迎,但還是改變不了它無法滿足需求的現狀。對於半成品菜無法滿足現狀的情況,初壹食午預煮鮮食給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 汪曾祺先生身上的「鄉土味」,讓人羨慕!
    他的文字中很少用華麗的辭藻,淡淡的平敘,卻總是讓人一讀便不由得被代入到他描述的場景畫面中,雖質樸無華,但讓人如觀村野暮煙,引人遐思,讓人眷戀。汪曾祺先生身上有這樣的魔力,他的一部《人間有至味》,從有樂、有味到有思,從一花一木一茶一曲、一蔬一果一飯一肉到寫家鄉、父親、母親和孩子,從對世間萬物到對細水長流的生活,如話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