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中國臺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地區。
臺灣的同性電影,在這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信不少90後對同性電影的初體驗,來自《藍色大門》。
一整個夏天,陽光男孩張士豪對孟克柔的追求,以失敗告終。
最終他對她說:
如果你開始喜歡男生,你必須要第一個告訴我。
接下來,臺灣出現大批以校園為背景的同性電影——
《盛夏光年》《渺渺》《女朋友男朋友》.
用青春男女的懵懂、叛逆和折翼,來書寫同性愛欲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認知階段。
再到如今,揮別那些青澀與憂傷,隱秘與禁忌,臺灣的同性電影走向了更加成熟的階段。
2018年,《誰先愛上他的》一鳴驚人,成為華語同性電影的新代表作。
它用詼諧的口吻講了一個「同妻」的悲劇,可最終落腳點沒有停留在批判「形婚」的原罪上,而是將對個體的恨,轉為了自我和解以及接納他人。
小王與劉三蓮同樣深刻的愛與痛,讓我們明白:
在社會偏見面前,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2020年拍攝、最近新出資源的一部臺灣同性片,更加深入了一步。
因為它提出了一個關於「娜拉出走以後」的問題——
同性婚姻合法了,然後呢?
《親愛的房客》
廚房裡,林健一打發小孩去問候久未歸家的叔叔。
自己則忙活了一桌子小年夜的團員飯,儼然一家之主的姿態。
正當開吃,林健一卻解下圍裙,自行離開。
受照顧的阿嬤並不攔著,命令身邊的兒子趕緊落座吃飯。
已知阿嬤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死,小兒子剛回來。
那麼林健一跟他們是什麼關係?
如果林健一的性別是女,我們就不難描繪這一幕——
一個不受婆婆待見的兒媳婦,幹完活兒自動消失,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事後,只有貼心的兒子替他捧來一碗湯圓。
事實上,的確如此。
只不過,林健一是不被承認的「男媳婦」。
愛人王立維死後,林健一以頂樓房客的身份照顧他留下來的母親和兒子。
負責一老一小的飲食起居不說,還要陪阿嬤看病,送小孩子上學。
盡到了血緣關係都不一定能盡到的義務。
阿嬤卻並不領情。
在她眼裡,林健一是那個害死大兒子的罪人。
不僅因為兒子發生的意外和林健一脫不了干係。
她內心更埋怨他把兒子帶離了原本的生活正軌,走向了不被世俗眼光接受的另一種人生。
但人心畢竟是肉長的。
隨著身體每況愈下,孫子無父無母。
唯一的小兒子,還是個陷全家於困境的討債鬼。
阿嬤知道,眼前這個被自己抱怨了五年但不離不棄的外人,是自己唯一可以託付的人。
於是,她把孫子王悠宇的監護權給了林健一。
庭上,王悠宇那聲「爸爸二號」,有如這個家對這份同性之愛遲來的肯定和接納。
本是一個愛戰勝偏見的暖心故事,但殘忍卻才剛剛開始。
因為阿嬤過世前把房子過戶給了孫子,林健一的善行遭到了外界的質疑。
在他們眼裡,林健一肯定想通過收養王悠宇來得到這棟房子。
導火索就是那位盯著房產繼承權的「小叔子」。
當他發現房契上赫然印著小侄子的名字,怒火中燒。
唆使小孩子去狀告自己的養父。
唆使不成後,他直接報警。
由此,公檢法機構面對同性伴侶的異樣眼光,也徹底暴露出來。
作為一個房客,林健一對老太太和小孩子的好,有些超出關係範圍。
林健一隻好坦白了自己和王立維的關係。
當檢察官聽到「伴侶」兩個字後,明顯愣了一下。
隨後,她再度發問:
愛人都死了,你還留在這幹嘛?
緊緊搓著雙手保持風度的林健一,終於忍不住反問:
如果我今天是一個女生 ,你還會問我一樣的問題嗎?
換個性別一代入,的確。
守寡媳婦侍奉公婆,還撫養過世丈夫與前妻生的孩子。
異性戀裡,這樣的行為只會被傳為有情有義的佳話。
哪怕她私心貪圖房子,世俗觀念也會體恤她的付出。
而同性戀呢?
多少人和檢察官一樣,下意識裡是把他們與一般的家庭和親情概念切割開來的。
他們的付出,一定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同樣懷著偏見的警官,試圖從林健一的手機裡找出蛛絲馬跡。
當看到他手機裡刪掉的文件,年輕的警員臉上泛起意味深長的微笑。
那是一個約P軟體。
單身成年人身上很正常的欲望,放在同性戀身上,卻「坐實」了他們果然濫交的刻板印象。
甚至,他身為養父的合法性,也遭到了質疑。
一個約P的男同性戀,在他們腦子裡自然地跟戀童癖產生了聯想。
於是,證實他有罪,成了一件更加緊迫且正義的事。
順著「炮友」這個線索,林健一最終被推上了殺人犯的罪椅。
罪名是毒殺患病的阿嬤。
看著林健一這張臉,我們就知道:
他是無辜的。
林健一自願認罪,是整個社會歧視造成的無奈悲劇。
更是因為他內心強大的愛。
當他和王悠宇躺在一起看雲捲雲舒,這對異姓父子身上,有著絲毫不遜於血緣的深深羈絆。
當他陪伴阿嬤走過生命的最後一程,才得知阿嬤心裡早已不怨他,而是把他當做一家人。
他們仨在一起,會讓人想起是枝裕和電影裡那些邊緣人士抱團取暖的非血緣家庭。
他對王悠宇的愛,之所以如此深厚。
其中不僅是對去世伴侶的愛的延續,還有因自己當年的過錯導致的歉疚,也有來自阿嬤的臨終交代。
這份愛,見之於無處不在的細節裡。
在被搜查的時候,林健一擔心的是兒子要去上課,當天還要段考。
在被逮捕的時候,他擔心的是警察的喧譁會嚇到不清楚情況的兒子。
在被帶走之前,他不是向兒子強調自己的清白,而是一遍遍向他確定:
我會永遠永遠愛你,要記得哦。
令人心碎的最後一面
法庭上,面對下毒的指控,林健一本打算沉默以對、拒不認罪。
但是當檢察官說到「王悠宇」的名字,他的眼睛跳動了一下。
隨即,配合認罪。
很明顯,他是在保護兒子。
真相是什麼,並不難猜。
去世前,阿嬤腳已經壞死,每天承受著非人的疼痛。
對止痛藥產生了依賴。
在對方的哀求下,他的確去購買了被稱為「百倍嗎啡」的芬太尼。
很難說,阿嬤的服藥過量是意外,還是故意的。
她不想再痛苦,也不想拖累健一和孫子。
阿嬤的死,也讓我們對老年人的安樂死生出反思。
所以這部片,一面是愛的極致溫柔。
一面是偏見、病痛、冤屈、生離與死別的極致痛苦。
當他們為王悠宇安排了自以為更好的未來——跟叔叔去大陸開始新生活。
卻不知道他們已經奪走了他的快樂,分離了世界上最想永遠守護的一對父子。
香港近年來口碑最好的同志片《叔·叔》裡有這樣一幕:
袁富華飾演的老年同志,摩挲著昔日和愛人同遊臺灣時留下的紀念物。
其中一張明信片上面寫著:
Welcome to TAIWAN with love.
臺灣,這個同性婚姻合法化進程走在世界前列的地方,已然是所有同性伴侶心嚮往之的wonderland。
但是,合法化,就是權益奮鬥的終點嗎?
《親愛的房客》,就在講述勇敢邁出第一步之後的故事。
合法化並不代表偏見已經消失。
溫柔的林健一本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失去雙親的王悠宇本已找到了自己的港灣。
但是親戚、同學、還有那些自詡正義的力量,卻在一遍遍將他從治癒的真愛中拉出來,警告他裡面的陷阱和假象。
所以愛即便是平等的甚至是更多的,但是因為身份的「不正確」,同性家庭的小孩註定要承受更多的異樣眼光。
合法化也並不代表障礙已經消失。
片中涉及到的撫養權和養老問題,是去同性標籤的大眾現實議題。
當伴侶去世,同性群體在對方的家裡究竟扮演怎樣的角色?
有沒有權利替對方撫養孩子?有沒有養老的義務?有沒有財產繼承權?
當「在一起」不再是同性之間最大的阻礙,這些進入家庭生活中需要面對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才會再一次顯現他們需要推倒的下一堵牆。
我們該如何對待同性伴侶,該如何看待他們的小孩,他們的權利與義務該如何分配.
所有這些,還需要更多這樣的作品,來與社會互動、逐一釐清。
推 薦 閱 讀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
籤約帳號【吐槽電影院】原創內容
點「在看」,愛不分性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