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還是不禿?清初男子的髮型爭議

2021-01-13 澎湃新聞

金錢鼠尾,禿還是不禿?

現在人們對於清代初期男子的髮型有兩種理解,一種大致和各種清代宮廷劇一致,後半個腦袋留著大辮子,將前額剃光,形成一種「陰陽頭」的形態(圖1)。

圖1

另一種觀點試圖對此進行修正,認為影視劇中的「陰陽頭」是不合乎歷史的,清代早期男子髮型是把腦袋剃成禿瓢,露出光溜溜的頭皮,只在腦後留下銅錢面積大小的頭髮,將這些頭髮編成小辮子,又名「金錢鼠尾」、「金錢小頂」或「金錢式」。持這種觀點者認為清代宮廷劇常見的「陰陽頭」是清代晚期形成的,並非清初人物的髮型,他們甚至還畫了各種示意圖來解釋這種變化(圖2、圖3),這些圖片在網絡上流傳頗廣。

圖2

圖3

第二種觀點並非空穴來風,畢竟只蓄出很小面積頭髮用來打成小辮的名為「金錢鼠尾」或「金錢小頂」的髮式是見諸於各種文獻的(《明季南略·卷十三》《思文大紀·卷八》《翁山文外·卷五》《七峰遺編·第十三回》),而滿文中亦有專門的名詞指稱那塊用於蓄髮留辮的位置,為「 」,漢語對應詞為「腦後髮際」(《御製增訂清文鑑·卷十》)。但如果參考清初的圖像資料,我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光景。這些畫像中,後金及清初時期人物的髮型既非第一種觀點認知的、清宮戲劇中的「陰陽頭」,也不同於第二種觀點所說的禿瓢加後腦的小辮,而是保留有很靠前的髮際線,部分人物還留有很長鬢角的頭髮。

且先來看看皇帝的扮相:

圖4 故宮博物院藏《努爾哈赤朝服像》(局部)

圖5 故宮博物院藏《福臨便服像軸》(局部)

圖6 故宮博物院藏《福臨便服像軸》(局部)

圖7 故宮博物院藏《福臨便服像軸》(局部)

圖8 故宮博物院藏《玄燁便服像軸》(局部)

圖9 故宮博物院藏《玄燁半身像屏》(局部)

圖10 故宮博物院藏《玄燁半身像軸》(局部)

然後是清初滿洲親貴的扮相:

圖11 故宮博物院藏 繪製於康熙二十四年(1684)的《親藩荷塘消夏桐蔭行獵行樂畫卷》(局部)

圖12 故宮博物院藏 繪製於康熙二十四年(1684)的《親藩荷塘消夏桐蔭行獵行樂畫卷》(局部)

再看漢官的扮相:

圖13 浙江博物館藏 《劉源像》(局部)

圖14 故宮博物院藏《王士禛放白鷳圖卷》(局部)

我們在這些清初人物的畫像上,都能看到前額明顯的髮際線。那麼如果清初人物所謂的「金錢小頂」或「金錢鼠尾」髮式真的是將頭頂刮禿剃淨,只在後腦留有少許頭髮紮成小辮,又為何會有如此靠前的髮際線?繪製於康熙二十四年(1684)、現藏於故宮博物院藏的《親藩荷塘消夏桐蔭行獵行樂畫卷》和《親藩習射觀駿行樂圖卷》中的人物似乎能夠提供答案:

圖15 故宮博物院藏《親藩荷塘消夏桐蔭行獵行樂畫卷》(局部)

圖16 故宮博物院藏《親藩習射觀駿行樂圖卷》(局部)

此兩卷清初畫作中均畫出了男子的後腦髮型。我們可以看到,儘管他們留著「金錢鼠尾」式髮型,僅在後腦留有金錢大小的面積用於蓄長發,打成辮子,由於蓄髮面積不大,所以辮子細小,但是髮辮之外的頭部,則留有類似於現代人觀念中的短髮寸頭,並沒有像現代清宮影視作品那般將髮辮之外的部分刮成光頭。故宮博物院藏的《清人畫胤禛讀書圖軸》體現的很可能也是這種髮型。畫像中清世宗雍正皇帝的髮辮極細,應該也是「金錢鼠尾」式的髮辮,但是整個頭頂都留有一層短髮。

圖17 故宮博物院藏《胤禛讀書圖軸》(局部)

這種畫像中出現的短髮亦可在與清初剃髮易服相關的文獻中得到印證。嘉定的士大夫侯岐曾在自己日記順治三年(1646)三月初一那天記載了自己聽得剃髮令下達後政府在江南一帶執行「清發五等定罪」的髮型標準。這五條具體是:

一寸免罪,二寸打罪,三寸戍罪,留鬢不留耳,留髮不留頭。

留一寸頭髮不僅是無罪,而且從上述清初人物的畫像上看,這種寸長的短髮反倒出現最多。其實侯岐曾記下的已經是一個從嚴執行髮型的標準,比滿洲人自身的髮型還要嚴格。我們可以在《清人畫努爾哈赤朝服像》(圖4)和其它清初人物的畫像(圖18、圖19)上看到留有很長鬢角的皇帝、滿洲親貴和八旗職官,但他們肯定是不用被割耳朵的。縱然這是一個從嚴的執行標準,也依舊是「一寸免罪」,允許被徵服的漢人保留寸長的短髮。

圖18 故宮博物院藏《親藩荷塘消夏桐蔭行獵行樂畫卷》(局部)

圖19 故宮博物院藏《劉景榮三生圖小像軸》(局部)

康熙時期的官員彭鵬少年時曾在福建興化府老家經歷過明清易代的戰亂,並將自己一家在戰亂中歷險的故事記在了自己的文集《古愚心言》中,在敘述中彭鵬也明確提到被剃髮了的百姓髮型為「短髮」,而短髮也使他家在逃難時經歷了一串緊張驚駭之事。

順治五年(1648),南明大學士朱繼柞與鄭成功的部將楊耿合兵,圍困了彭鵬所居住的清廷控制下的興化府城。經過兩個月的圍城,城中糧食已經告罄,百姓如果繼續在城裡待下去,只有死路一條。因此十二歲的彭鵬與母親、伯母、堂兄一道,化妝成拾菜人,與其他饑民一起冒險混出城外,去碰碰運氣。對這一家人來說,逃難過程中最危險的是彭鵬的堂兄,因為堂兄的髮型按彭鵬的描述,已經是「剃頭短髮」,這個髮型在通過南明軍隊控制的郊區時,隨時可能讓一家人遭殃。這家人在過東坡橋時,遇到「長發十餘人」的南明士兵,拷打被捆綁的「短髮三人」,一家人見此情景,以為逃不過去了,但僥倖的是南明軍隊放走了這家人。後來這家人又經過「長發二十餘人」的南明軍隊哨所,因為堂兄的短髮,被扣押了下來,一家人因驚恐萬分而「戰慄伏地」。這時南明軍中一善心軍士謊稱彭鵬母親、伯母是自己的姑姑,彭鵬和堂兄是自己的表弟,如此才把這家人救下。在之後的逃難路途中,彭鵬的堂兄又因為短髮被人抓捕,羈押一通宵後才獲得釋放。

彭鵬堂兄剃髮後的短髮髮型,應該與清初畫像中人物的差不太多。這家人的逃難過程中,包括堂兄在內被清廷剃髮的百姓是處於短髮的狀態,而短髮又成了長發的南明軍隊識別敵我的標誌,這些短髮的百姓則成了他們抓捕的對象。

由於缺乏文獻記載,我們無從知曉清初人物留這種短髮的原因,但我們可以從滿洲人早期的生活狀態去推測。明代的女真人「以狩為業,農作次之」(《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四》),整體而言生產方式較為落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生活條件較為艱苦,在這種生活條件下,似乎並不具備將頭皮修整得鋥光瓦亮客觀條件。如果生活條件不具備,那麼早期的女真族應該還未形成將髮辮以外的頭皮剃光修淨的習慣。

事實上,在清代中後期出現並在清宮戲中頻繁上鏡的那種溜光「陰陽頭」,是有很苛刻的條件的,比如要有專門的剃頭工具、要請受過手藝訓練的剃頭匠人。

參加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喬治·賴特牧師這樣描述當時廣州的市民生活:「剃刀經過的,不僅有腦袋,而且包括臉部,這使得中國人不可能自己動手來執行這一必不可少的儀式,因此需要大量專業的剃頭匠」 (圖20),「僅廣州一地,就有超過七千名剃頭匠穿梭於大街小巷」()。賴特牧師所說的自己做不來剃髮,需要具備專門技巧的匠人,這點似乎是可信的。在實際操作中,剃髮刮頭的技巧要求極高,據曾供職清宮的何姓宮女回憶,宮中供職的剃髮匠,都「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一天不練,就手發顫,眼發花,春冬時在自己的胳膊上練、手背上練,右手持刀,把左臂上的汗毛全部剃光,夏秋時間,就在冬瓜皮上練」(《宮女談往錄》)。宮廷的剃頭匠一有閃失,便會受到極嚴厲的懲罰,因此要苦練技巧。社會上的剃頭匠雖然比不上宮廷的嚴格,但也得具備熟練的技藝以贏得主顧的滿意。除此之外,頭皮刮過之後,若要想將光淨的狀態維持下去,還得繼續花錢找工匠定期且頻繁地刮頭。同一位何姓宮女還回憶到當年光緒皇帝剃頭有一定日期,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隔十天剃一次頭,風雨不誤。這個十日一次的剃頭頻率大致是維持頭皮光淨所必須的。皇帝肯花錢養剃頭匠,有錢的人會出錢按期請匠人刮頭,不管採用何種方式,頻繁剃頭刮頭的生活習慣,都是建立在講究的生活觀念和一定的經濟條件基礎上的。

The Chinese Empire Illustrate

圖20 英國畫家Thomas Allom描繪的道光年間廣州市民剃髮的場景,圖片摘自

The Chinese Empire

明代末年女真人的社會生活缺乏歷史文獻的詳細記載,但清初政府把一批政治犯和文人流放到了關外,這些流放人士多採用筆記記載關外滿洲人的社會生活。在《寧古塔紀略》、《龍沙紀略》、《寧古塔山水記》等流人筆記中,可以看到關外滿洲人有從事耕作、樵採、狩獵、捕魚、採珠、商貿等各式生計,但還未提到有專門以剃頭為謀生技藝的匠人。而且在這些流人的筆下,關外滿洲人的生活條件顯得十分簡陋,生活方式也極其樸拙,簡陋的生活條件、樸拙的生活方式,應該還未能催生清末那般講究的打理頭髮的方式。

如果清初的滿洲人中還沒有形成剃頭匠這一行業,那麼這些畫像中出的那種短髮,甚至有可能不是剃頭匠用剃刀修理的結果,而是用剪刀剪出來的,即使這些清初人物有條件找到人將頭髮用刀刮淨,他們似乎也未必如清末一般,頻繁刮剃,刻意保持頭皮光禿的狀態,而是由著頭頂上長出短髮。

剃髮工具——剪刀

如果繼續咬文嚼字,我們能從史料的字裡行間,讀出另一層信息:明末清初時期說的「剃髮」,用的工具很可能是剪刀,而所謂「剃髮」在明清之際,則可能是指將頭髮剪成短髮,並非現代語境中的用刮刀將頭髮掃光。剪刀只能將長發剪去,留下髮根,卻無法刮出「清宮戲」中那種光潔的頭皮,因此大量清初畫像中的人物呈現出了短髮的狀態。

萬曆二十三年(1595),朝鮮國王派使臣申忠一到努爾哈赤的居城佛阿拉城向其修書示好,回國後,申忠一是用「胡俗皆剃髮」描述佛阿拉城男子的髮型的(《建州紀程圖記》)。另一名叫李民寏的朝鮮人作為隨軍幕僚參加了薩爾滸戰役,兵敗被虜到了後金都城赫圖阿拉,第二年被釋放回國,在為國王撰寫的報告中,他描述赫圖阿拉城的男子「皆拔鬚(早期女真男子有將下巴上的鬍子揪掉的習俗)、剪髮,頂後存發,如小指許,編而垂之左」(《建州見聞錄》)。努爾哈赤轄下的部眾留的應該同一種髮型,這種髮型被申忠一稱為「剃髮」,在李民寏的口中則為「剪髮」,「剃髮」和「剪髮」可能說的是一回事。

如果繼續關注清廷入關後漢人剃髮的史料,可以發現在剃髮令下達之後,不少情況下漢人是用剪髮的方式來服從剃髮令。《河南巡撫吳景道題審擬楊夭獎留髮杭糧斬罪事本》記載了順治四年(1647)年的一個叫楊天美的彪悍農民不僅不肯剃髮,並且還抗糧不交,又彪悍地射死了催糧人。但楊天美最後在圍捕下屈服,自己剃了發,而審理官員描述他剃髮的方式是「喚家人丟與剪刀,將發剪下」。

順治五年(1648)年,在山西太原府保德州也發生了一件因剃髮引起的風波(參見:《山西巡按劉漪為審擬紳民違制蓄髮並糾參州官貪銀事揭帖》)。保德州城住有原明朝的老幹部陳奇瑜,其人在崇禎年間曾經總督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五省軍務,被革職為民後回鄉居住。儘管已革職為民,住在老家的陳奇瑜仍然官威不減,像在明代居官時那樣在大門口掛牌匾、豎旗杆,出行時還是用黃傘、乘轎,分外高調。這些行為尚不要緊,但要命的是陳奇瑜仍然留著頭髮不剃,還戴著明朝時的網巾。陳奇瑜在拜會保德州知州時,被知州發現髮型的問題,當即被拘押在衙署中。後來經過本地鄉紳懇請,陳奇瑜獲得保釋,一回到家,便讓自己名叫王俊秀兒的小妾拿著剪刀將頭髮剪掉。這件保釋之後發生的事,在按察司經歷司的報告中是說小妾「持剪,輒將陳奇瑜蓄髮剪剃訖」,該行為在知州的口供中又被描述為「伊家遂將頭髮剃訖」、「腦後與兩鬢有新剃之形」,而按察司曾質問知州「緣何縱容保出,令其剃頭」、「何至縱容出保, 致其私剃」,至於為陳奇瑜作保的鄉紳在口供中描述陳奇瑜為「後保出到伊家內, 才盡剃了」,督察院對案情的描述則是陳奇瑜「到家使妾潛剃」、「令妾剃頭」。小妾拿剪子將陳奇瑜頭髮剪掉這件一事,在各方的描述中,被稱為「剪剃」、「剃頭」、「將頭髮剃訖」、 「私剃」、「盡剃了」,陳奇瑜被小妾剪掉頭髮的髮型則被稱為「新剃之形」,可知當時說的「剃髮」,其實是用剪子剪髮。

明清之際蘇州某位士人在自己的《播遷日記》中提到順治三年(1646)二月,「洪內院(洪承疇)復奉旨頒示,仍欲剃頭,雖非人心之願,然有不剃者,兵丁輒肆笞辱,自月終以及三月初旬,出城市者皆復剪髮,漸及於鄉也。」日記中所說的百姓遵照朝廷指示「剃頭」和出城市者「剪髮」,其實也是同一件事,「剪髮」應該是「剃頭」的具體操作方式。

剪刀無法將人頭皮上的頭髮除盡,肯定會存有髮根,倘若剃頭說的是剪髮,那麼完事後,頭上自然還是留有一層短髮的。如果赫圖阿拉的滿洲人是用剪髮的方式來打理自己的髮型,漢人用「剪剃」來執行剃髮令,那麼清初滿漢人物畫像上人的前額留有一層短髮也就不為怪了。

清代徵服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命令一城、一地區的大批人口在短時間內集體剃髮的現象,天命六年(1622),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徵服瀋陽後,命令全城的人集體剃髮(《滿文老檔·第十九冊》),順治二年(1645),清廷又命令京師內外十日內,直隸及各省地方在接到部文後十日內,都要「盡令剃髮」(《清世祖實錄·卷十七》)。前面提到清末道光時廣州有超過七千名剃頭匠在走街串巷,以來滿足城內居民的剃頭需要,那麼在明清易代之際對於一個尚沒有剃髮習俗的民族來說,社會上應該是不存在剃髮匠這個行業以及如此數量的剃頭匠人。因此大量的人口在短時間內完成剃髮的任務,各自用日常生活的常見工具剪刀把長發剪去,在當時的條件下,似乎是更可行的操作方式。更何況剃髮的主旨在於「君猶父也,民猶子也」,要求「父子一體」(《清世祖實錄·卷十七》),希望被統治民族與統治者髮型保持一致,如果作為髮型模仿對象的滿洲王公尚未講究到一定要將頭刮光淨,且大多留有短髮,那麼漢人將頭髮剪成短髮應該也是統治者能夠接受的。

圖21 2011年廣州美術學院碩畢業士生王永創作的油畫《剃髮令》

此油畫在當今漢服圈內廣有傳播,但畫中這種剃頭方法很可能是清代中期以後出現的。

也許在現代人的觀念裡,剪刀剪出的短髮和刮刀刮出的禿瓢是兩種髮型,但對於那個年代身體髮膚不敢毀傷的漢人來說,即便是剪成短髮,也與禿頭相差無幾。無論是剃光頭,還是短髮,都差不太多,都是虧體、辱親(《乾初先生遺集·卷十三》),足以給人造成沉痛的情感創傷。顧炎武摯友,崑山士人歸莊寫有《斷髮二首》(《歸莊集·卷一》),痛陳自己剪髮的苦惱,其中第一首詩哀嘆道:

親朋姑息愛,逼我從胡俗。

一旦持剪刀,剪我頭半禿。

發乃父母生,毀傷貽大辱。

棄華而從夷,我罪今莫贖。

雖然按照現代人的理解,剪成短髮和禿頭是有區別的,但對於歸莊來說,剪掉長發就是「半頭禿」,是毀傷父母所生頭髮且順從「胡俗」的奇恥大辱。

除了珍愛的頭髮被剪去這事讓人難受,剪去頭髮帶來的冠帽變化又給人帶來另外一層痛苦。明代的冠,大多需要盤髻插簪才能戴上。剪成短髮,冠肯定戴不成了。冠戴不上了,衣也改了,原先的衣冠都廢了,因此屈大均寫有《自作衣冠塚志銘》,講述自己在南京城南雨花臺之北木末亭之南設有一處墳冢,埋葬自己舊日的衣冠,因為自己已經處於「無發何以冠」,「無膚何以衣」的境地,並發出了「衣冠之身與天地而成塵」的哀嘆(《翁山文外·卷九》)。

作為遺民士大夫精神寄託的短髮

儘管剪了短髮讓很多人痛苦不堪,但如果說剪出的短髮與禿頭完全沒有區別,也是不對的。因為即便是短髮,也能給部分經歷剃髮易服且懷念前朝士大夫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慰藉。

松江人蕭詩在被迫剃髮之後,寫有《薙髮》(《釋柯集》)詩一首:

白髮一何短,時時見剪痕。

鬘鬖嘗護額,愛護且留根。

米芾揖猶拜,淳于名亦髠。

尚能遵國法,不敢出柴門。

此人還做有一首《洮侯張先生以序見贈賦謝》(《釋柯集》),提到自己是「傲懷存短髮,冷韻等堅冰」。我們能夠從蕭氏的詩的字裡行間看到他矛盾的心情,可以知道他剃髮時用的工具是剪刀(時時見剪痕),剪成的是短髮(白髮一何短),並非現代人概念的上的禿瓢頭,亦不是現代「清宮戲」上時常出現溜光的「陰陽頭」,剪成短髮也給他造成沉重的情感傷害,讓他認為自己受到了髡刑,但是政策上的「一寸免罪」的髮型操作空間,又讓他在「尚能遵國法」的前提下可以 「傲懷存短髮」、「愛護且留根」,寄託自己對頭髮的留戀之情。新剪短髮,既使他遭受刻骨銘心的情感創痛,又讓他藉以自我安慰。

剃髮令之後以短髮寄託對頭髮留戀之情的,還有吳江的諸生朱銘德。此人在明清鼎革之際遇到剃髮令,但「不忍剃髮,剪其髮使短,髮長更剪之,而衣冠不變」(《戴名世集·卷七》)。這裡說的「剃髮」可能是指真正意義上「剃光頭」。朱銘德面對剃髮令,既不敢硬著對抗,但又心有不甘,只能在法度允許的範圍內用剪短髮的方法打擦邊球,鑽個空子。至於改換衣冠,置辦新的衣物,那可是要花錢的,因此在剃髮易服的政令發布之初,造成了「物價騰貴,一時措置維艱」的局面,清廷一度也予以暫緩強制改換衣冠的要求(《清世祖實錄·卷十九》)。朱銘德不變衣冠,可能也是利用政策一時的寬鬆。

松江士人李雯在清兵進京之後,做了官,也剃了發,雖然算不上遺民,但他內心對此也是懷有愧疚的。內心的愧疚使他寫了一篇《答發責文》,文章中虛構自己在夢中遇到了頭髮神,頭髮神譴責李雯將相伴三十八年的自己拋棄。李雯借虛構的頭髮神的譴責,引出了一連串的自我辯解,最後以安慰的口吻說:「子(頭髮神)之族類支黨者,尚得焰耀星弁之下,巍峨黼黻之上。餘幸以戴白之老,乞靈於鹿皮竹冠,以庇子焉。」(《蓼齋後集·卷五》)這裡說的剃髮後留下的「族類支黨」,除了有「金錢鼠尾」小辮,應該也包括剩下的短髮。不管怎樣,李雯剃了發,做了官,尚有剩下的頭髮能借著官帽(鹿皮竹冠、星弁)和官服(黼黻)焰耀巍峨,這也算是一種自我安慰。

通過這些士人的言論可以看出,一方面,短髮是他們在剃髮令下迫不得已的選擇,使他們遭受刻骨銘心的創痛,另一方面,又能讓他們以此來慰藉。

推出剃髮令的滿洲統治者留短髮,或許是因為生活條件所限,尚未精細打理的之故,而這些接受剃髮令的士大夫留短髮,則多少寄託了故國之思。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懷著何種心情,在髮型這件事上,兩類人實現了「君臣父子一體」。

終究還是禿了

髮型這東西,可能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改變,到清代中期以後,髮辮外的頭皮刮光剃淨的做法似乎時髦了起來。我們可以發現,清代中晚期皇帝的朝服像中,帽簷下前額的髮際線消失了,變得光淨起來。

圖22 故宮博物院藏《顒琰朝服像軸》(局部)

圖23 故宮博物院藏《旻寧朝服像軸》(局部)

圖24 故宮博物院藏《載淳朝服像軸》(局部)

而在部分畫像中,還可以看到額頭上留有刮刀刮去頭髮留下的陰影:

圖25 故宮博物院藏《弘曆朝服像軸》(局部)

圖26 故宮博物院藏《旻寧便服像軸》(局部)

圖27 故宮博物院藏《旻寧情殷鑑古圖像軸》(局部)

圖28 故宮博物院藏《載淳便裝像軸》(局部)

乾隆三十九年(1764)郎世寧創作的《塞宴四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正在競技的摔跤手,都沒戴帽子,他們的頭頂均露出光淨的頭皮,頭皮上亦有因頭髮被刮去而留下的陰影。

圖29 故宮博物院藏《塞宴四事圖》(局部)

在金農繪製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自畫像中,也可以看到那種與《塞宴四事圖》裡摔跤手類似的髮型,金農的髮辮之外的頭皮被全部剃淨:

圖30 故宮博物院藏《金農自畫像軸》(局部)

從這些畫像中,可以推測清代中期以後,人們的處理頭髮方式有了變化,開始用剃刀仔細把頭髮刮禿剃淨,這種髮型已經和現代清宮劇中那種髮辮之外的部分皆為光頭的髮式頗為接近了。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編纂的滿文類書《御製增訂清文鑑》中,對「」,即漢語「剃頭」一詞的解釋為:「用刀子除掉頭髮,稱為剃頭。」該類書中提到的這種頭髮處理方式也能和乾隆朝以後的這些人物畫像中的髮型相互映證。

光淨的頭皮離不開專門的剃髮匠人,到乾隆時期,九江已經因盛產熟練的剃頭工匠而出名。相傳福康安經過九江時,偶爾請匠人剃髮。熟練的匠人刀法簌簌如風,不知不覺已將頭髮刮剃掉了,因此獲得了五十兩銀子的打賞(《清稗類鈔·容止類》)。

漢人對於剃頭去發的態度,隨著時間流逝似乎也有了變化。刻意用留短髮來寄託對頭髮疼惜之意的,可能僅限於親身經歷過剃髮易服之痛的那一代人,待幾代人之後,對於頭髮便不再有如此執著。《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寫到賈總督「脾氣是不歡喜剃頭的,他說剃髮匠拿刀子剃在頭上,比拿刀子割他的頭還難過,所以往往一兩個月不剃頭,亦不打辮子。人家見了定要老大的嚇一跳,倘不說明是制臺,不拿他當做囚犯看待,一定拿他當做孤哀子看待」。囚犯沒有機會理髮,死了爹娘的人要體現自己悲痛,守孝期間不宜修理儀容,將不喜剃頭者視為囚徒或者死了爹娘的守孝人,這或許反映了在晚清時期,在社會上不拘滿漢,已經將不請剃髮匠剃頭、放任頭髮亂長視為邋遢模樣,且將把頭剃光視為整潔乾淨。總督既然是一個體面人,不剃髮也被認為是不應該的。

清末外交家曾紀澤在日記中記下了自己請匠人剃頭的時間,周期大約為七天一次,而遇上朝會則要額外剃頭(參見 魚宏亮:《髮式與政治——清代剃髮易服政策新考》)。如此頻繁剃頭顯然是作為一個官員,為了保持與身份相稱的整潔形象的緣故。雖然《官場現形記》是一部晚清時代的小說,曾紀澤亦是清末人物,但這種將剃淨頭髮視為為整潔的觀念可能在人們開始流行刮禿剃淨做法的乾隆時代就有了。人對於髮式的審美究竟會隨時間而改變。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能夠從晚清外國人留下的影像資料中,看到相當多的前額頭有發且蓬亂未剃的人,這些人在照片中大多勞作于田間市井,有的還衣衫破爛,應該是社會底層群眾。畢竟腦袋也不是任何人想禿就能禿的,還得要有錢。修理出整潔光淨的頭皮,需要花錢請剃頭匠,而花錢保持頭皮的這種光淨狀態,則還要頻繁地僱匠人剃頭,花銷就更大了,能這麼做的,只是具備經濟實力的那部分人,對於沒那份財力的,從清初到了清末髮辮之外的部分可能還是半頭短髮。

圖31 圖片摘自:《梅蔭華的二十世紀初中國影像》

圖32 圖片摘自:《梅蔭華的二十世紀初中國影像》

圖33 圖片摘自:《梅蔭華的二十世紀初中國影像》

圖34 圖片摘自:《梅蔭華的二十世紀初中國影像》

圖35 圖片摘自:《梅蔭華的二十世紀初中國影像》

圖36 圖片摘自:《梅蔭華的二十世紀初中國影像》

圖37 圖片摘自:《梅蔭華的二十世紀初中國影像》

魯迅曾在小說《頭髮的故事》裡借前輩先生N之口,對於頭髮這東西,發過一番牢騷:「你可知道頭髮是我們中國人的寶貝和冤家,古今來多少人在這上頭吃些毫無價值的苦呵。」「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只因為這不痛不癢的頭髮而吃苦,受難,滅亡。」

時至今日,社會的進步使我們再也不用因為頭髮去吃這些毫無價值的苦,光這一點就足以讓人慶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國禿頭男子圖鑑:娘禿禿一個,爹禿禿一窩?
    ,爹禿禿一窩!」知乎網友@林梔藍可羨慕是一回事,敢不敢當著自己的禿頭朋友說出自己的羨慕,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試問哪一位正當壯年的男子,敢拍著胸脯保證,自己絕不會迎來脫髮的命運,不會被自己當日的「羨慕」啪啪打臉?
  • 太「禿」然了!
    小貝禿頂禿的太突然,很是讓一群顏控粉絲們措手不及,心裡充滿時光流逝的淡淡憂傷。不過話說回來,談起英國男人,大家最最最最能想到的一點就是禿了……眾所周知,顏值這種事情,與脫髮向來都是水火不容的,小歐從來沒聽說過有人會又顏值高又頭頂稀疏,如果有,那也一定是個曠世傳奇的神奇美男子……但是禿頭這個東西,連王子都不會放過!
  • 妹紙們聽句勸,不想禿的這些髮型別再留了!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發量稀疏、髮際線越來越高可能跟你的髮型有關?始終對著一個頭路分,或者一直將頭髮緊貼頭髮扎,真的很容易導致區域性頭髮稀疏,甚至慢慢變「禿」!有脫髮危機的妹紙們聽好了,不想繼續禿下去,下面這些髮型千萬不要再留了。
  • 貝克漢姆快禿頭了 禿了臉沒崩 依然是帥哥 年輕時髮型曾引領潮流
    貝克漢姆快禿頭了 禿了臉沒崩 依然是帥哥 年輕時髮型曾引領潮流 2020-05-13 13:38:42 來源:錢江晚報  |  作者:佚名【貝克漢姆快禿頭了】相貌俊朗的貝克漢姆年輕時曾是風光無限的「萬人迷」,而他風格多變的髮型也曾為人津津樂道。但在步入中年之後,貝克漢姆也同樣逃脫不了絕大部份英國人的終極「宿命」——脫髮。
  • 木乃伊3000年都沒禿,而很多人30沒到就禿了!
    現代人愛美注重髮型,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往往不注重頭髮護理,還不如3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媒體報導稱俄羅斯科學家從古埃及木乃伊墓中發現保存良好的頭髮。這把頭髮屬於古埃及貴族,至今已保存超3000年。有人評論:「有的木乃伊3000年還沒禿,有的年輕人30不到就禿了。」古埃及一直是一個充滿著奇蹟的地方,創造了輝煌的金字塔,富有想像力的獅身人面像以及神奇的木乃伊,真的難以想像到,在那個落後的時代,是如何創造出保護頭髮奇蹟的,這些輝煌的建築,無一不在向我們彰顯著,人類智慧的閃耀力。
  • 其他人沒啥變化,唯有廣坤叔頭越來越禿
    不過對比劇中主演的造型和狀態,有很多觀眾發現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沒啥變化,唯有廣坤叔頭越來越禿! 電視劇播出到十四季,由此可見大家對這部作品的喜愛,系列劇的生命力更多的還是體現在主演身上,大部分的觀眾都已經對熟悉的演員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缺人、少人對於觀眾來說都是很大的感情傷害。不少的系列劇到了後來都是因為演員湊不齊所以才會逐漸消失在大家面前。
  • 連貝克漢姆都禿了,「禿」真的是英國男明星的魔咒嗎
    如果不看頭髮,他依舊還是那個「老潮叔」。但看到下圖這張頭部特寫時,周到君內心咯噔一下。貝克漢姆還是那個貝克漢姆,只是腦門上稀稀拉拉的頭髮,一下子拉低了顏值,還讓他看起來蒼老了許多。要知道他顏值和發量巔峰時,可是下圖這樣的。妻子維多利亞,都不敵貝克漢姆。貝克漢姆也不是今年一夜間發量突然銳減的,其實幾年前就有了一些禿髮的跡象,但還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 金吒禿了!
    在《非人哉》的故事裡,「光頭」角色其實是不少的,比如老肚,比如地藏,他們都是光頭,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顏值
  • 山姆·克拉弗林 | 不要禿不要禿不要禿
    他就是山姆·克拉弗林(Sam Claflin),英國演員,現在看來他的頭髮還沒有禿的跡象,加油!🔖不知道你是否看過 加勒比海盜4 ,是否記得那個傳教士,那是我第一次認識這位演員,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帥氣和善良的這個角色讓我定義他戲外一定是個「好人」 ..
  • 《第五人格》嗶哩嗶哩禿禿杯今日開賽!
    《第五人格》嗶哩嗶哩「禿禿杯」比賽今日正式開戰!比賽期間更有人氣主播參與守擂,與你一起打響保衛發量大作戰!  《第五人格》嗶哩嗶哩「禿禿杯」是由網易《第五人格》舉辦的高水平競技賽事,冠軍選手將有機會進入第五人格職業聯賽選手池,獲得職業俱樂部籤約機會,在國內最高級別的職業賽事上展現實力!
  • 太「禿」然!趙露思濃密秀髮被疑並非純天然,近照引爭議
    藝人作為聚光燈下的焦點,顏值、狀態的絲毫變化都會引來關注,前有女星鞠婧禕被懷疑變臉墊肩戴假髮,因為《陳芊芊》大火的趙露思也被質疑一頭濃密秀髮並非純天然,有點「禿」然。視頻中趙露思穿著簡單的白T牛仔褲,打扮清爽,造型師選擇了一個雙馬尾的髮型搭配這身look,顯得更加活潑俏皮。
  • 晚安故事 | 憨憨豬智鬥禿尾巴狼
    禿尾巴狼想,我的牙不好,小兔子他們的肉卻是很嫩的,我還是能咬得動的,他這樣想著,只要逮著機會,就會突然竄出來襲擊小兔子他們,往往是被追得暈頭轉向,幸虧,這隻禿尾巴狼太老了,跑不動的。小羊靈靈說:「憨憨,我看你還是先練習跑步減肥吧,只有和我一樣的速度,才可以的!」小狗黃黃說:「憨憨,不要怕,等我長大了,一定不會饒了禿尾巴狼的。」
  • 羅馬網紅聖誕樹「小禿禿」來了!羅馬政府斥資14萬歐元讓羅馬人歡樂...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意燴」報導 還沒來得及和《碟中諜7》劇組以及阿湯哥說再見,羅馬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這兩天又迎來了一位新「明星」——它就是聞名遐邇的「小禿禿」聖誕樹。說起大名鼎鼎、被全意網友激情冠名「Spelacchio」(小禿禿)的羅馬聖誕樹,還要追溯到2017年。
  • 吳彥祖脫髮成「M字禿」,顏值再高也駕馭不了,但唯獨他不一樣!
    昨晚,吳彥祖在微博曬出父親錢夾裡約莫自己16歲時的青澀照片,坦言對現在的發量不滿意,想要拿回16歲時的發量。作為被掉發、髮際線後退的恐懼支配的我們才發現,原來男神也有同樣的苦惱,有網友更是直接驚呼:「啊祖你也禿了嗎!」還有網友變得十分欣喜,宣稱這是自己離愛豆最近的一次了。
  • 趙露思居然也禿了?別是第二個鞠婧禕吧
    就連曾經有著超多發量的趙露思,如今似乎都禿了。真的不是我槓,以前趙露思不論是自拍還是雜誌照,那一頭茂密的發量是真的讓網友羨慕。趙露思的發量真的是太多了,平常女生們做這個髮型的時候,時間久了頭髮肯定就貼頭皮了,但是趙露思沒有啊,看這頭髮的蓬鬆感
  • 風水奇聞:禿尾黑龍王
    雖然疑惑,但是果香誘人,她忍不住還是把那顆李子摘下來吃了。李子甜酸可口,鮮美多汁。吃過果子,女人心裡覺得十分滿足。她蹲下身子,繼續洗衣裳。洗好衣裳,就聽見肚子裡面隱約傳出風雷的聲音,一個胎兒在她腹中輕輕顫動。女人懷孕懷了十四個月才生產,臨產的那天正是二月初二,窗外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女人痛得昏死過去。
  • 頭頂越來越禿怎麼辦?在線等,急
    頭頂越來越禿怎麼辦? 原創 感到頭冷的九叔 39健康網 來自專輯人類觀察室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中張東升脫下假髮後的真實樣子讓無數人頭頂一涼(來源《隱秘的角落》劇照)果然歲月不僅是把殺豬刀,還是一罐脫毛膏
  • 狗狗每天掉那麼多毛,為什麼不會禿?
    說到掉毛,面臨禿頭危機的你是不是還隱隱有些為狗狗擔心,按狗子的掉法,也不知道狗生的第幾個秋天,就會徹底成為一隻禿狗。我只能說,你的擔心多餘了!作為天生的掉毛怪,非但不容易禿,毛髮還有越長越濃密的勢頭。01狗為什麼不容易禿?事實上,無論是長毛狗還是短毛狗都會存在掉毛問題,特別是換季的時候更加瘋狂。
  • 哈登也禿了?新髮型髮際線慘如詹姆斯……
    哈登也禿了?原本頭髮就不多,現在屈指可數」;「哈登髮際線後移10公分」;「這腦門錚亮,比賽中絕對能晃到對手。」;「太禿然了,休賽期跟著鄧肯一起訓練的?」;「他也深信,變禿就會變強的道理!」
  • 吳彥祖最新照片「M字禿」越發明顯,網友表白:就算他禿了我也愛
    他之前被網友拍到,穿得破破爛爛地在片場出現,估計是戲裡的造型,還有那奇怪得像狗啃一樣的劉海,不認真看,真的不知道他就是男神吳彥祖。  之前,他老婆Lisa S.做訪問時,也開玩笑說過老公已經是「M字禿」了,但最後還是誇吳彥祖頭型好看「就算是光頭也很帥,我很愛他,他在我心中是最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