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人 江都小霸王
被碼字人的中二笑到不可開交的工具人 就很犭苗
01
05年的時候,我的朋友橋哥被克裡斯蒂安·貝爾圈粉了,而我起初並不是特別喜歡這個叫做諾蘭的導演設計的蝙蝠俠形象。
幾年後,該系列的第二部電影,讓我理解了超級英雄的黑暗面,以及其內心強烈的自我矛盾,並且逐漸被「黑暗騎士」的獨特魅力所吸引,以至於一段時間把自己的QQ暱稱改成了黑暗騎士。
(圖片來源於網絡)
某一天在大學的寢室裡玩刀塔,橋哥突然在QQ上發來消息:「你應該去看看諾蘭的其他電影。」
當時我就沒有回他,大概不想打斷自己中路對線的節奏,也可能是因為那些年還沉迷在阿爾·帕西諾的老電影裡,不想再搜索另一個人名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後在某個假期,偶然發現CCTV6正在播發一部叫做《致命魔術》的電影,而克裡斯蒂安·貝爾就是主演之一。
#看完了「金剛狼」和「蝙蝠俠」讓人窒息的對手戲後,我發現這部電影的導演竟然也是諾蘭。
於是我在那個假期便重溫了諾蘭的兩部《蝙蝠俠》系列電影,並找到了那部通過獨特敘事手法刺激著觀眾視覺和大腦的《記憶碎片》。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能從那個時候起,便對這個敘事風格獨特的導演產生了興趣,甚至因為反覆觀看《致命魔術》而特意去買了原著小說。
#「執迷,是年輕人的遊戲。」
02
克里斯多福·諾蘭,一個拍任何類型電影都有懸疑味道的氣氛大師,一個總是嘗試在敘事手法上玩弄觀眾的編劇狂徒,一個用巨大腦洞詮釋神秘理論的科學愛好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確實在某些方面讓很多年輕人執迷。
不論是《蝙蝠俠》系列三部曲這樣的英雄動作電影,還是《敦刻爾克》這樣的戰爭歷史電影,甚至是《星際穿越》這樣的科幻末日電影,諾蘭的作品都能夠打上「懸疑」和「驚悚」的標籤,讓大銀幕前的人每每感到呼吸困難。
這種讓人喘不過氣的感覺,來自於劇情的衝擊,來自於配樂的壓抑,來自於整個電影鏡頭與色調的變化,在每個故事的關鍵節點,活生生將觀眾拖到了那個環境和氛圍裡,讓人感到背脊發涼,細思極恐。
(圖片來源於網絡)
諾蘭的《蝙蝠俠》,區別了以往那種正義英雄的形象,成為了真正黑夜的化身。身穿蝙蝠戰衣的貝爾每一次出場,都帶著深沉的恐懼,在昏暗的鏡頭下,突然出現,搭配恐嚇式的背景音樂,不僅嚇到了哥譚市的罪犯,還會嚇到觀影的小孩和老人。
這樣的蝙蝠俠,是用漆黑籠罩著罪惡世界的惡魔,所以才會讓普通人也感到畏懼,而那些反派角色卻有些鮮明的色彩,讓人覺得比主角更加可愛。
#而或許黑暗騎士,才是以暴制暴的黑夜守護者本身的樣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那部《敦刻爾克》,可能是我唯一在觀看中途想要放棄的電影了,沉悶又緊張的氣氛貫穿全片,從一開始伴著槍聲喊聲逃亡的單兵,到想法設法登上各種船隻的隊伍,英法士兵如驚弓之鳥的內心狀態,在這裡表現的無比真實。
在整個電影裡,追趕的敵軍其實鮮有鏡頭,但從那些偶爾的炮擊聲,槍響聲,叫喊聲,以及壓抑且連續的音樂中,感覺到當時等待撤退的士兵所處的狀態。
#甚至從某種角度說,我算是被諾蘭玩弄在股掌之中的那部分觀眾,明知道歷史中這次撤退遭遇的追擊比原本預料的少很多,卻又被電影的鏡頭和配樂誘導的一陣胃痙攣。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至於《星際穿越》,算是把諾蘭的風格極致化的作品,本身宇宙、時空、蟲洞這樣科學理論就已經極強的刺激著觀眾的腦細胞,再落到這個腦洞巨大,手法嫻熟的導演手上,就有了讓人心臟難受,腦瓜陣痛的視聽效果。
電影一開始便在角色的歷程中逐漸加快節奏,通過玉米田掩蓋的那種文明末日的危機感,正步步緊逼觀眾,那絕望的氣氛更是悄悄的鋪排開來。
等到進入到太空的迷幻、黑暗和荒蕪,觀眾就像一下被吸入了無盡深淵,耳邊不斷響起重複而簡單的配樂,鏡頭下是迷失的角色和無盡的神秘空間。
#只能說,這部電影真的可以稱作是科幻懸疑驚悚片了。
03
如果沒有宇宙本身的那種未知性和恐懼感,單純從時空理論來說,諾蘭最近拍的這部《信條》就不會那麼刺激到觀眾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從故事上來說,這個故事中主角通過「突突突」拯救世界的主線相對簡單很多,即便在結尾時會有諾蘭慣常使用的各種反轉,但如果反覆看過他其他的電影的人,應該可以想通大部分的劇情,相對來說也沒有那麼「燒腦」了。
#但在這條主線裡面,諾蘭一樣把時空理論玩的很溜。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僅拍出了各種詭異的場景,還讓一個沒有名字的主角演完了整個故事,甚至在一開始,我還以為這個角色活不過三分鐘。
#只能說諾蘭的電影,還是熟悉的味道,卻又每次都給你一些細思極恐的「驚嚇」。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比起這部新片,我個人最喜歡的諾蘭電影,還是那部《盜夢空間》。
倒不是因為《盜夢空間》用一個複雜的故事主線講述了一個簡單的科學腦洞,而《信條》用一個簡單的故事理念講述了一個複雜的科學腦洞。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是我單純喜歡《盜夢空間》那種不同尋常的「俠盜故事」所帶來的歡快感,並且從整體氣氛來說,《盜夢空間》是諾蘭所有電影中,最不「驚悚」的一部了,當然也是鏡頭表現的最天馬行空的一部。
#畢竟「夢境」是人類最原始的想像力,像諾蘭這樣的人,玩起來更是得心應手,讓人大呼過癮。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故事最後的陀螺似乎沒有停下的意思,諾蘭電影的結局依舊細思極恐。
總之看諾蘭的電影,會一種和他對抗的感覺,從腦力上去想通劇情已然有些難度,還要從心理上抵擋住那種讓人窒息的氣氛,從生理上避免被配樂和鏡頭誘導至汗流浹背。
#實在是太累人了。
不過呢,如果你習慣了這種對抗,或許會感覺有些上癮。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比起看那些單純以驚悚內容為主要看點的電影,選擇諾蘭的作品,或許是更有意思的享受——不僅能夠滿足感官上的刺激,更有可能鍛鍊一下大腦。
#但要小心的是,你只怕也會對這些細思極恐的電影有了一些執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