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位於中國南部,屬於華南地區,南臨南海,北靠南嶺,這一帶也叫嶺南,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廣東省GDP在中國各省級行政區中排名No.1。
廣東省的位置
先有「廣州」,後有「廣東」
漢朝時,這裡主要屬於交州,三國時期,交州分出廣州。
當時的廣州作為一級行政區,面積很大,包括今天的粵桂兩地大部分地區。
明朝廣東建省,此時廣東省涵蓋今廣東除懷集外的所有區域,以及北部灣和海南島,還有南海。
建國後,廣東以北部灣交換了懷集縣(懷集縣劃給廣東,北部灣歸廣西),到了1988年,海南島建省,今廣東省的省界才完全定下來。
清朝的廣東省
今天的廣東省
多樣的省份
提到廣東省,首先想到珠江三角洲和粵語,實際上珠江三角洲只是整個廣東省其中一部分。粵語也主要是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以及粵西一帶,而粵東粵北則是以客家方言為主,在粵東靠近福建的潮汕地區,講的是潮汕話,屬於閩南語的分支,另外,廣東最西邊的雷州半島也說閩南語。
東南地區的方言分布圖
珠江
珠江是廣東省的母親河。廣義上的珠江包括西江、北江、東江。其中西江發源於雲南省曲靖市,流經滇、黔、桂、粵,我們所說的珠江是中國境內第三長的河流,就是從西江的源頭統計的。
狹義上所說的珠江,是穿過廣州城區的這段,其水源主要是流溪河,發源於廣州市從化區,長度只有100多千米。
流溪河的位置
廣州城東的珠江兩岸全是碼頭
當然,最初的時候不是這樣的。當時廣州城南邊是開闊的水域,面朝大海,航行在西江上的船隻可直接到達廣州城下。後來西江帶來的泥沙堆積,形成三角洲平原,西江改道從江門珠海流入南海,所以,廣州城不在珠江的主河道西江畔。
放眼世界,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位於湄公河(瀾滄江)入海口的胡志明市,不在其主河道,而在西貢河畔。位於萊茵河口的曾經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也不在萊茵河的主河道上。對於河口港,不在主河道,能少受河流帶來的泥沙淤積的影響。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中部,珠江的入海口,很早就進行開發,秦朝在此設立南海郡,郡治就在珠江畔的今天的廣州,作為南大門,廣州在兩千多年前就是對外貿易的港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歷經唐宋之繁華。
清朝「閉關鎖國」後,在廣州設「十三行」,成為外貿的唯一口岸。自閉引來近代衝擊,廣州一帶首當其衝。
1957年起,以促進中國出口的展覽會——廣交會在廣州舉辦。作為華南地區的政治中心,這裡布局了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高校,一批面向華南等地的以「廣州」開頭的機構在這裡成立。廣州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工業城市及造船基地。
廣式早茶晚茶
夕陽下的廣州城
晚上的廣州塔
國立中山大學校址現為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的校園
與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廣州相比,深圳則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才40歲,不僅創造了從邊陲小村莊到現代化大城市的奇蹟,更是中國的創新之都,誕生了通信設備巨頭華為中興、網際網路大佬騰訊、航拍無人機老大大疆、鋰電池的比亞迪,以及邁瑞醫療、大族雷射、優必選等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標杆。為了保持持續的創新力,作為後起的城市,深圳引進了清華北大等名校在此設立研究院,創建了南方科技大學等。
深圳城市風光
深圳位於珠江口東岸,位於珠江口西岸同為經濟特區的珠海,相對要低調不少,熟知的品牌有格力與魅族,但發展後勁足。珠江主河道西江入海口的兩岸均為珠海市的土地,珠江口的萬山群島,也由珠海市管轄。珠海正大力發展海洋裝備,蛟龍600水上飛機在珠海製造。
萬山群島中的桂山島
有些島嶼很小
以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為龍頭,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珠江三角洲的東莞、中山、佛山、惠州等城市發展起來了,助力廣東省成為中國省級GDP的一哥。
東莞市和中山市都是由縣直接升級的地級市,為直筒子市,不轄區,直接管鄉鎮街道。
中山以前叫香山縣,以出了孫中山而改名,中山與東莞的消費品電子產業等發達,佛山以瓷磚聞名、順德區是中國主要家電製造基地。惠州市同樣以家電製造出名,在海濱還有規模巨大的石化產業。肇慶古稱叫端州,端硯產自這裡,也有個七星巖。佛山還是明清四大名鎮之一。
東莞虎門大橋
東莞松山湖
惠州西湖
郵票上的肇慶鼎湖山
江門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這裡土地平坦、河網密布,人口稠密,是著名的僑鄉,留下了開平碉樓。這裡文風淳厚,是院士之鄉,梁啓超家更是「一門三院士」。在過去,江門相對低調,擁有大片可供開發的土地,這是其今後發展的巨大優勢。
江門的開平碉樓
在產業升級的大浪中,珠江三角洲深化與港澳合作,建設世界級的大灣區。
潮汕揭
潮汕揭是又一大僑鄉,包括潮州、揭陽、汕頭三市,汕頭是改革開放時設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廣東進入福建的交通要道,90年代建設的汕頭海灣大橋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懸索橋。
汕頭海灣大橋
潮州是一座歷史名城,唐代文學家韓愈曾被貶到這裡,傳播中原文化,驅逐鱷魚,後人為了紀念他,將鱷溪改名為韓江。韓江上的湘子橋,又稱廣濟橋,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
潮州的湘子橋
揭陽市也是歷史名城,玉器加工業發達。整個潮汕揭人口密度極大,人多地少,是中國主要的小商品、小食品產地。
粵北粵東
潮汕揭和汕尾以外的粵東、粵北地區,講客家方言,地形以山地為主,與相鄰的福建省龍巖、江西省贛州等地,是客家人的聚集區。
梅州還是中國足球之鄉。
梅州足球
位於梅州的客家圍龍屋
河源市的新豐江水庫是華南最大的水庫,也是港澳兩地的水源地。
海豐縣是革命老區,汕尾本是海豐下面的漁港小鎮,逆襲成地級汕尾市,反轄海豐、陸豐和陸河。
新豐江水庫
汕尾夜景
韶關市在粵北南嶺山區,丹霞地貌是以這裡的丹霞山而得名。
韶關素有廣東省的「北大門」之稱,京廣鐵路、高鐵、高速均經過這裡,80年代建設的大瑤山隧道,是當時中國最長的鐵路隧道,使得京廣鐵路在這裡少繞行約15公裡,時速也由50公裡提高到100多公裡。
廣東的丹霞山
大瑤山隧道
這裡與贛南、湘南一樣,是中國有色金屬礦富集區,例如,凡口鉛鋅礦。「三線建設」的時候,韶關是廣東省的大後方,建設了一批鋼鐵、有色冶煉、機械等企業。
除了客家人,這裡也是瑤族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和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等地。
位於北江畔的清遠城區
粵西
廣東省西部,是粵語的主要核心區,與之相鄰的桂東地區也是粵語文化圈。
陽江市在珠江三角洲江門市的西邊,附近海域出土了「南海一號」南宋時的古沉船。
雲浮市的白雲巖、大理石等建築石材儲量大,另外硫資源也豐富。
陽江市海濱
西江經過雲浮市
南方油城茂名夜景
茂名市蘊藏著油頁巖,50年代起,國家就在這裡建廠煉油,緩解華南地區油料匱乏的困境,茂名被譽為「南方油城」。如今,科技的發展,茂名石化能加工到來自南海上開採出的原油。
湛江市在廣東省最西部,人口稠密,其市區以前叫廣州灣,曾被法國「強租」,收復後定名湛江。湛江港是中國在南海上的中流砥柱。
作為近代起來的城市、50年代大力建設的海港,這裡能看到許多極具特色老建築,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取景自這裡。
湛江海灣大橋
湛江老街
而在古代,這裡屬於雷州,雷州半島留有許多火山活動遺蹟,半島上的燈樓角,是中國大陸上的最南端。與粵西大部分地區不同,雷州半島的方言是閩南語,隔著瓊州海峽的海南島上的漢語方言也是閩南語。
中國大陸上的最南端
湛江市屬於廣東省,但在建國後的很長時間,與廣西關係更密切。50年代,廣西第一條到海港的鐵路——黎(塘)湛(江)鐵路,終點是湛江,至今,湛江站還屬於南寧鐵路局。當年茂名的石油工業開始建設,也是從黎湛鐵路河唇站引出到茂名的鐵路—河茂鐵路。
一直到90年代,三(水)茂(明)鐵路的建成,粵西才與省會廣州連上。
說明:清晰的圖片均來自網絡,不清晰的照片為小編拍攝
美編:ZYN
校對: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