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廣東中公教育推薦
2021國家公務員筆試已結束,筆試成績即將在2021年1月發布。今日重要關注:2021國考筆試成績查詢預約。成績發布後中公簡訊提醒您。
「鑑往事,知來者。」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什麼才是最好的紀念,怎樣才是最好的告慰?總書記給出答案: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這樣的語言闡釋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激勵中國人民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在歷史洪流中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動力,是驅動中華民族這艘航船乘風破浪、奮勇前行的強勁引擎,是引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迸發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壯麗旗幟!
以國之名,以民族之名,勇毅前行。
血戰到底,展現英雄氣概!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歷史的年輪流經千年,中華民族早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創造、奮鬥、團結、夢想的偉大民族精神。從古代的不畏強暴的晏嬰,英勇抗擊匈奴的衛青,精忠報國的嶽飛,抗擊倭寇的戚繼光,橫戈戍邊抗清的袁崇煥到近代孫中山、李大釗、周恩來、彭德懷等革命家,都以生命生動地詮釋了「以天下為己任」的深刻內涵。「苟利國家以生死,豈因禍福避趨之」,愛國主義是激發人們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強大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硝煙瀰漫,淬鍊情懷,激發無窮力量。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既是空前戰爭,亦是人類史上空前浩劫。日本侵略者肆意踐踏我大好河山,瘋狂屠殺中國軍民,致使山河破碎,百姓遭難,民不聊生。縱使日本帝國主義軍事實力遠超中國,我們被冠以「東亞病夫、支那」等蔑稱。然而,中華民族骨子裡的堅韌,使我們不再任人宰割,不論是敵強我弱,還是軍備低劣,縱然以卵擊石,仍是以命相搏,堅定必驅趕日寇之信念,時時刻刻展現著要與日軍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在危急存亡之秋更能彰顯一個民族最為深沉的的精神品格。抗日戰爭在悲慟中喚醒了東方這頭「沉睡的雄獅」,在烈火中淬鍊了中華兒女的愛國主義情懷,讓千年文明在內憂外患的夾縫中重燃生機,重新走入世界歷史;讓四萬萬同胞經歷了生死浩劫之後,重新找到強國之夢。正是這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激發全民族共抗外侮的無窮力量。
硝煙遠去,堅忍不拔,弘揚抗戰精神。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正如習近平所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疫情之下,也有無數英雄挺身而出,護我中華安危。再戰防疫前線的鐘南山,與病毒賽跑的李蘭娟,用堅守為我們帶來春暖花開希望的宋英傑;暈倒犧牲在抗疫宣傳路上的王春天,堅守黨員模範先鋒崗的武新平,「沒有大家,哪來小家」的李文嬌……他們是院士、是醫生、是幹警、是編輯,是基層人員,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民族英雄。疫情初見成效,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一刻也不能放鬆,一刻也不敢放鬆。越是艱難,越能考驗人。受疫情影響,經濟發展停滯,國外形勢仍然嚴峻。在如此挑戰之中,我們必須百折不撓、堅忍不拔,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敢於鬥爭,善於創造,鍥而不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愛國情懷,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是偉大抗戰精神,這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這是新時代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獵獵旌旗。
歡迎關注(中公國家公務員考試頻道),及時掌握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陳白石)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