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篇文說到,選角是耽改劇成功的第一要訣。演員選對了,跟角色的匹配度高,那這部耽改劇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但要想成功到底,就得看第二要素——劇情了。
首先,劇情得儘量貼合原著。
可能有人要說,18年的《鎮魂》劇情爛,可是不也火了?我想說的是,雖然《鎮魂》火出圈了,朱一龍和白宇憑演技火了,可是劇情嚴重不符合原著,使得很多人沒有二刷三刷的動力。投資商只能割一次韭菜。所以我覺得算不上是真正成功的耽改劇。
大家再來看看《陳情令》,選角,不管主角配角,大部分都選對了。劇情,雖然主角愛情改成了兄弟情,可是大部分的情節貼合原著,很多名場面都保留了。於是,很多書粉路人粉都是二刷三刷甚至六七刷的。
然後隨著《陳情令》的爆火,鵝廠開啟了超前點播,割了滿滿一大捆韭菜;隨後是國風音樂專輯,鵝又割了一大把;再接著是泰國見面會,哦呵,再割一次;緊接著是周邊產品,嘿嘿,又割了一把好韭菜;然後是南京國風演唱會,門票加直播票,這一次的韭菜多麼鮮嫩茂密啊!還有,它的版權賣到了韓國、日本,這一筆的收入也不少吧?所以說,劇情好看了以後,它所帶來的變現能力有多強啊!
一部劇能讓人一直追,反覆追,對觀眾來說,它就是成功的;有後續變現的商業價值,對投資者來說也是成功的了。
其次,是適當的改編。
一部小說改成電視劇,不可避免的就是改編了。但就像很多書粉說的,改編可以,但是不能胡編。而《陳情令》的成功,也得益於編劇對原著的一些合理改編。比如說血洗蓮花塢中,劇裡讓江宗主和虞夫人死時牽手,既體現了他們之間是有情義的,又讓觀眾產生了惋惜之情,增強了悲劇感。
最後,就是加戲的問題。
有時由於種種原因,會產生加戲的問題。但是加戲的前提是符合人物性格和劇情的發展,不能隨便加。比如加女主戲。耽美小說你加女主了,那還是耽美嗎?不要說什麼過不過審的問題,沒有女主,表現兄弟情的電視劇多了去了。
如果《陳情令》按照之前拍攝時爆料說的那樣加女主戲、情節魔改的話,它還能像現在這樣有美味鮮嫩的韭菜割了一波又一波嗎?
所以,各位投資大佬們,如果我的文章有幸被你們看到的話,希望你們聽我一句勸:在過審的情況下,請儘量保持住原著劇情,不要加女主戲(特別是帶資進組的,她帶的資本有後續變現的多嗎?),不要刪改細節和名場面,不要改變人物性格和性別。
如果能做到人物與劇情都最大限度還原原著,那耽改劇不火也難了。
以上就是我對於耽改劇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些小小看法,可能不是很客觀全面,希望大家多多留言,一起來探討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