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因為主張與男團 EXO 成員燦烈交往了3 年的 A 某的揭露,動搖了整個演藝界。那麼「揭露」的結論是什麼呢?沒有結論。
雖然 A 某的「揭露極具刺激性,但至今沒有明確的定論。實際上,除了一篇已經刪除的帖子和已經註銷的帳號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指向性的證據,只剩下無窮無盡的猜忌和惡意評論。
在如今這個「造謠零成本」的網絡時代,即使是沒有什麼核心內容的「揭露」,都可能導致在這過程中被提到姓名的藝人變成了人人喊打的角色。「無差別的揭露」也使得整個演藝界蒙上了一層陰影。
「揭露」這個詞原本是「公開不為人所知、或隱藏的事實」之意。以真相為基礎的「揭露」可以實現正義,但是不進行最低限度的事實確認的「揭露」,不僅會對社會造成危害,同時也會給當事人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
隨著網絡和 SNS 等渠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關於演藝界的「揭露」在最近幾年來也隨之與日俱增。過去,只有通過電視、廣播、或者是報紙之類的官方渠道,才能實現公論化。但現在已經變成了誰都可以通過 SNS 或網絡社區發聲的環境。
每當有某件事被「曝光」之後,不止是 SNS、社區網絡,連 YouTube 等視頻網站也會湧現出一大批的「揭露」和「證據」。實際上,在這樣的過程中,真的很難驗證事件的真實性。韓娛沒有圈獲悉,某 YouTube 業內人士表示「YouTube 內容的周轉率非常快,因此與證明真相相比,更多的創作者只會思考大眾所關心的故事,並激發用戶的好奇心。」
因為發布大眾關注的視頻可以漲粉、可以提高點擊率,而這也與博主們的收入息息相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不確認真相的「揭露」成了博主們的慣用手段。
回到燦烈的話題,不少人在「燦烈前女友」的揭露後提出疑問「為什麼經紀公司沉默不管呢?」。韓娛沒有圈獲悉,正常情況下,公司為了保護所屬藝人,會及時回應並且採取法律手段,但是面對燦烈的爭議,SM 卻一反常態的保持沉默。
對於這樣的「沉默對應措施」,也有不少人認為是「恰當的應對」。原因是,經紀公司對於藝人私生活領域的事實較難確認,在「揭露者」隱藏在網絡之後的情況下,任何應對方式都會營造出「攻防戰」的氛圍,很可能會導致更加混亂的局面。
因為關於燦烈的揭露文章是客觀上很難證明的隱秘私生活,也很難以法律的方式來解決。
一名演藝界的相關人士表示「如果追究對錯,在這一過程中若無法暴露匿名的揭露者,反而會對藝人本身帶來無法挽回的打擊。因此,認為不應對這種類型的揭露文章成了更為穩妥的處理方式,也正在被更多的經紀公司和藝人採納。」
實際上,如果只是在 SNS、網絡社區之類的渠道流傳的文章,大多會被認為是「謠言」,但是一旦被當做報導發布出來,就會訴諸公論。而問題在於,現在就連媒體也不再通過採訪、探查的方式追究真偽,只是進行猜測性的報導,這樣導致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也就是說,媒體的「不確認真相」就直接報導事件的行為,也使得謠言的傳播變得更加迅速,並以一種惡性循環的方式反覆上演。
另外,還有一名演藝界的相關人士補充道「即使相關藝人採取了法律應對措施,也很難找到隱藏在背後的揭露者,即使訴諸法律,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藝人的形象早已經遭到了很大的損害,所以比起積極的法律應對,以沉默來度過艱難時期的情況也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