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著迷人的笑容、高貴的氣質,他是當之無愧的天王級偶像;
他連續三屆獲得臺灣地區金鐘獎最佳男歌星獎,是首位把校園歌曲唱紅的華人歌手,並徹底改變了當時臺灣地區流行音樂的發展方向;
他功成名就後急流勇退,毫無徵兆地退出歌壇從此杳無音信,留給人們未解的迷題;
他,就是劉文正。
他淡出我們的視線也已有27年。出生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們對劉文正並不陌生,他當年是和鄧麗君並駕齊驅的臺灣地區最紅的男歌手,曾有「女唱鄧麗君,男唱劉文正」的說法。
劉文正1952年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裡,父親是飛行員,他是家裡最小的兒子,所以備受寵愛。上中學的時候劉文正就很喜歡唱歌,加上他有著一米八的個頭兒,修長的身材、俊俏的臉龐以及謙和的舉止,深得女孩們的喜歡。
但這也招來了男同學們的嫉妒,樂團的男同學為了捉弄他,替他報名參加 「彩虹之歌」電視歌唱比賽。結果毫無經驗的劉文正得到了第五名的成績,比賽時他演唱的歌曲是《尋夢園》。
劉文正想專職做歌手,但是父母堅決反對。他一畢業就索性去服兵役,沒想到無心插柳,認識了音樂大師劉家昌。
師從劉家昌的他,各方面資源都得天獨厚,有鳳飛飛、鄧麗君這樣的同門,出道伊始也有不少的關注量。但最重要的還是他符合當時人們心目中對「完美」的定義,簡直是所有女人的夢中情人,所有男人競相模仿的對象。
1975年劉家昌幫23歲的劉文正錄製出版了第一張專輯《諾言》,從此星途坦蕩。劉文正更是進軍了影視界。
1977年,當時被稱為「金童玉女」的劉文正和張艾嘉出演了電影《閃亮的日子》,電影主題曲正是這首《閃亮的日子》。而這首歌的的創作者,是當時還未踏入歌壇的羅大佑。
當時羅大佑還是一個公司的小職員,劉文正發現了他與眾不同的天賦,於是極力推薦羅大佑為電影創作歌曲,劉文正一如既往的演唱了電影裡所有的主題歌和插曲。
結果電影《閃亮的日子》因為種種原因只上映了三天就下線了,但是這首劉文正演唱的《閃亮的日子》卻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臺灣地區,開始興起了校園民謠。大陸的校園民謠我們能夠想起老狼的歌曲,而臺灣的歌手我們則會毫不猶豫地想起羅大佑,特別是那首《童年》。但是劉文正的校園歌曲,在當時引領了一股風潮,甚至將校園歌曲擺到了主流位置上。
特別是在《三月裡的小雨》這首歌中,劉文正的聲音和同一時期出道的費玉清有點相似,而且《三月裡的小雨》真正奠定了劉文正歌曲的基本風格。除了《三月裡的小雨》之外,《蘭花草》、《鄉間的小路》等,也都是經典的校園歌曲。
劉文正將校園民謠推向了一個個遙不可及的高峰,這也得益於他普通話發音的標準和動聽。
臺灣作詞人林秋離感慨地說:「在那個年代把普通話講得好的人很不容易,第一個肯定是書讀得夠多,劉文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對我來說,這是非常崇拜的一個人。他的歌詞呢,非常符合我們十幾歲小孩子的那種心思。在睡覺前我就會哼他的歌,不哼就睡不著覺,這很嚴重,你知道吧?」
1980年臺灣地區第一屆金鐘獎,出道只有5年的劉文正打敗了當時的實力派歌星餘天等人,奪得了第一屆金鐘獎最佳男歌星獎。手捧獎盃的劉文正或許沒有想到這樣的感動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連續上演。
劉文正如此優秀,為什麼他的名聲卻不如同時期的鄧麗君,甚至是費玉清、羅大佑呢?因為他是第一個在自己事業的巔峰時期,說退出歌壇就退出歌壇的人,而且絲毫不拖泥帶水。
在1984年之後他的事業逐漸轉向幕後,1986年開始轉入幕後開辦了飛鷹唱片公司,培養出巫啟賢以及伊能靜、裘海正等新人。然而就在1991年,劉文正又關閉了飛鷹唱片,徹底退出歌壇,遠赴美國,至此他就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斷層」,認識劉文正的都說他如何如何好,而劉文正乾淨利落的退隱則讓後來的人幾乎沒有聽說過他。
當人人都削尖了頭往這個圈子裡擠的時候,他卻能夠放下這個讓無數人趨之若鶩的職業,拋掉加持在他身上的諸多光環。直到現在,人們還是很難發現他的行蹤。
是什麼讓劉文正如此決絕的離開?我們不得而知,這是屬於他的秘密,但是他把那個最完美的劉文正留在了我們美好的記憶中,這就足夠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