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自己》這部劇一開始看著就像是職場總監陳一鳴的求職感情記;漸漸地變成了商業手段劇;再到後來變成了女性職場劇;到現在則變成了一部反映現實的電視劇。和前段時間熱播的《三十而已》頗有幾分相似。
當這部劇中的劉洋變成了《三十而已》中的許幻山之後,全國觀眾也都一直在呼籲和期盼著張芝芝和劉洋什麼時候離婚。在當張芝芝對著閨蜜說想好了要離婚的時候,彈幕上可以說是一片歡呼聲。
只是沒想到後來劉洋身體抱恙,畢竟是同一個戶口本上的人,善良的張芝芝最終也是一人扛起了這所有的重擔,照顧劉洋和孩子的飲食起居,直到劉洋出院。在此期間,相信也只有她自己和觀眾知道她到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孩子每月幾千的學費,劉洋的住院醫療費,家裡的日常開支,房貸等等。所有本來應該一家之主扛起的擔子終究還是柔弱且只知道哭的張芝芝扛下了所有。在這期間,雖然她轉了銷售崗位,但是依舊沒有改變她隨時幾乎只知道哭的性格特點,讓人看著真實替她著急。
在昨晚最新播出的劇情中,劉洋身體基本恢復,也發了工資(其實我很好奇,他哪裡來的工資,不是面試的時候就倒下進醫院了,然後就一直在休息帶雨薇),所以自己在家準備了一大桌飯菜等著張芝芝回家一起吃。
還非常正式地拿出了紅酒杯,倒上了果汁,說自己不能喝酒,就以果汁代酒敬張芝芝。想要用自己的美男計來獲得張芝芝的原諒,想要張芝芝去了離婚的念頭,畢竟之前張芝芝確實愛他是多一點。
最後張芝芝的回答不止是讓他驚了一把,其實讓觀眾也是驚到了。在劉洋生病的這段期間他對劉洋的照顧確實會讓人覺得有回頭的跡象,只是當聽到她斬釘截鐵地說出「我們離婚吧」這五個字的時候,才真的發現,原來這一切都只是假象,她只是在向劉洋設施她的善良而已。
從張芝芝照顧生病的劉洋這件事情也能看出,說到底真正對自己好的還是原配。在劇情每次播到劉洋難處的時候,彈幕上就會自覺地出現很多觀眾的疑問「你的雲妹呢」,「叫你的雲妹來啊」。
雖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但在世上總還是有很多有情有義善良的人,我們始終還是應該相信世界本是美好的。
劉洋說到「我已經不是以前的劉洋了」,而張芝芝硬氣回應道「我也不是以前的張芝芝了」。芝芝這話一出,讓觀眾們發現她是真的要站起來了,不會只是一味讓自己委屈流淚的芝芝了。也正是因為兩人都不是從前的自己,最終才導致了兩人最終以離婚收場。
在劇中幾乎所有人都在不斷地改變著自己,讓自己都向著最好的方向去發展,但是其他人改變的助推力幾乎都來源於自己內心想要。而張芝芝之所以有這樣的改變,之所以不再是以前的她,劉洋才是她的幕後之手。張芝芝之所以會變成這樣,這一切都是被劉洋逼出來的。
在劇中劉洋和張芝芝的家庭算得上是中國家庭式的模板,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在外工作拼命向上爬,他的心中幾乎只有工作;而女人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孩子的學習,一家人的生活,將整個家規劃打理得井井有條。
在事業上女人總是以家庭為主。當時李思雨讓她轉崗會有更好的收入,她想著劉洋現在也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如果她也忙起來,家裡就沒人了,雨薇不能沒人照顧,所以她依舊幹著朝九晚五的工作。其實這個時候的劉洋確實是在忙,在忙著和雲妹一起不自覺地製造故事了。
在事業上的男人總是以工作為主。在張芝芝絞盡腦汁為了給雨薇製造一個能夠不輸於其他小朋友的成長環境的時候,劉洋總是以工作的理由推脫回家看著雨薇的任務。
雖然作為局外觀眾,我們也是非常不建議張芝芝這樣低廉的擠入這貴人的圈子,但是劉洋作為雨薇的父親,看護雨薇這本來就是他的職責。
一心為家庭付出的張芝芝最終卻落得被小三插足還被丈夫反手一巴掌的結局。然而這一巴掌也並沒有將她拍醒,依舊是站在家庭站在女兒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委屈性原諒出軌的丈夫。
最終她也是被改變後的劉洋點醒了自己,自己認識的劉洋其實早就不在了。現在在戶口本上的一家之主,其實只能說是女兒生理學上的父親而已,於是她便毅然地做出了離婚這一決定。
在這場婚姻中,我們明顯看到張芝芝是全身心付出的那一方,而正是因為家庭婚姻成為了她事業上的絆腳石,最終在沒了男人的情況下,不得不向生活低頭自認委屈。但是有女兒的她寧可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讓孩子受委屈,相信這也是所有身為人母的人的想法。
於是她鼓起勇氣為了生活為了女兒為了錢踏上了一條明知道會被人穿小鞋,會受到很多欺負的一條路。其實當她做好心理建設決定踏上這條曲折之路的時候,大家也就看到接下來的她也會和李思雨一樣,拼事業。
從這件事情上看來,其實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婚姻中,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個合適的度,每個人扮演的角色都應該將這個度尺把握好,這樣才可以做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而也只有這樣,家才能夠更加長久且穩定地維持下去,若是偏向一方,那這桿秤總會坍塌。
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誰離開了誰就不能活,每個人都僅僅是這個地球上的一小部分塵埃。反而沒有了對方的羈絆,自己或許會活得更加的精彩和自由。要相信自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無價之寶。
張芝芝,加油,幹事業的女人一樣最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