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聊天巧遇「美女」搭訕,邀約「裸聊」後卻被要挾支付13萬元,以買斷裸聊中被拍下的不雅視頻和圖片……2月7日,上海警方公布了一起因「裸聊」引發的敲詐勒索案,遍布全國10個省市的11名嫌疑人落網。
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了解到,今年1月下旬以來,已破獲「裸聊」敲詐勒索案件34起,抓獲涉及13個省市犯罪嫌疑人70名,19至35歲青年男性成為主要受害群體。
2月4日,上海,遍布全國10個省市的11名嫌疑被抓捕歸案。
僅半月34名男子「裸聊」被敲詐
2020年底的一天晚上,上海市民王先生通過某手機APP網上聊天時,遇到一位名為「米粒」的女網友主動搭訕。對方不僅樣貌可人,而且言語露骨,極盡挑逗。王先生被撩撥得心猿意馬,隨後便根據對方要求,在手機裡下載安裝了一款所謂的直播軟體,並添加對方QQ號進行網上視頻裸聊。
「正當王先生沉浸其中時,對方突然斷線。不久,王先生的手機上收到幾條彩信,正是自己剛才醜態百出的不雅視頻截圖和手機通訊錄信息。對方威脅如不向指定帳戶轉入錢款,就要將王先生的不雅視頻發送給其親朋好友。」辦案民警介紹,為了息事寧人,王先生先後多次向對方轉款13萬餘元,但對方仍不斷威脅轉錢,王先生只得選擇向警方報案。
2月4日,上海浦東警方分別在全國10個省市抓獲11名嫌疑人。在此過程中警方發現,與王先生遭遇一樣的裸聊敲詐案並非個例。
「我們發現,在面對犯罪分子敲詐威逼時,有人因為無力支付錢款而被迫為犯罪分子提供服務,更有法律意識淡薄者竟將此作為一條生財之道,主動向犯罪分子投懷送抱,從被害人轉變成犯罪分子。」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1月下旬以來,該總隊牽頭組織全市刑偵部門,已破獲「裸聊」敲詐勒索案件34起,抓獲涉及13個省市犯罪嫌疑人70名,繳獲大量作案用手機、筆記本電腦、銀行卡、電話卡等涉案物品。
青年男性是主要受害群體
從案發情況來看,19至35歲青年男性成為主要受害群體,涉及外來務工人員、公司白領、學生等,平均案值達到數萬元,單起最多可達近百萬元。
辦案民警介紹,目前「裸聊」敲詐犯罪的主要手法是:利用「美女裸聊」等字眼在網絡社交平臺吸引用戶,誘導其下載含有木馬程序的所謂直播APP,從而盜取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隨後對「裸聊」過程進行截圖或錄屏,以公開傳播「裸聊」視頻、圖片為要挾,實施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
警方揭秘:手機APP搭載病毒盜取個人信息
「裸聊」敲詐犯罪鏈條大致可分為技術支撐、黑灰產輔助、視頻裸聊和敲詐勒索等四個環節。其中,技術支撐作為前置環節,主要由網絡科技公司或工作室為敲詐團夥開發製作植入木馬的直播APP並負責運行維護,該APP往往具有自動上傳通訊錄、簡訊及實時定位等功能。
黑灰產作為輔助環節,主要涉及為「裸聊」APP提供數據存儲託管服務的雲伺服器運營商;提供APK封裝、APP籤名、分發服務的軟體分發商;為敲詐團夥提供收款結算的洗錢跑分平臺;在各類社交平臺引導「色粉」出售給敲詐團夥的推廣吸粉商。
視頻裸聊作為核心環節,犯罪嫌疑人使用已加粉的QQ與被害人聊天,誘導被害人裸聊並對畫面進行錄製。同時在聊天過程中自稱是平臺主播,向受害人發送二維碼和註冊邀請碼,以幫忙關注投票、觀看直播打賞為由,誘導受害人下載註冊直播APP。
敲詐勒索作為最後環節,犯罪嫌疑人使用獲取到的受害人截圖、錄像以及受害人手機通訊錄信息,以發送給密切關係人或公布於眾為要挾,對受害人進行敲詐勒索。被害人顧及名譽受損,被迫多次打款,且部分被害人不敢報案、不願報案,身心、聲譽和財產遭受多重打擊。
此類敲詐勒索犯罪團夥人員,大多由電信網絡詐騙團夥轉型而來,境內外相勾結,團夥成員分工明確。作案APP多為小型工作室開發製作,多個團夥可能共享一個作案APP,並以不同標識區分不同團夥的客戶。
來源 | 上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