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網劇《餘罪》的投資方名單中,有一個稍顯陌生的名字——天神娛樂。
鮮為人知的是,《餘罪》這個IP早在3年前,就被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買下,而在《餘罪》之前,朱曄更加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巴菲特的信徒」,2015年,他曾以234萬美元的「天價」拍下與股神巴菲特的午餐。
最終,朱曄找到新麗傳媒的老闆曹華益完成《餘罪》的拍攝。誰也沒想到,他的第一個影視項目就成了「爆款」。類似這樣的「傳奇故事」,在天神娛樂短短幾年的發展史中,幾乎是接二連三地出現:
比如,他曾讓光線的王長田賺到幾十億元——早在2012年,光線投資1.25億元,拿下天神12.5%的股權(當時的天神只是一家頁遊公司)。2014年,天神借殼上市成功,不到3年,天神娛樂市值已經接近240億,不僅讓王長田大賺一筆,也成為當下影視圈一個不容忽視的「玩家」:
他曾買下儒意影業49%的股權,不到1年後又賣出,淨賺3億;
他曾領投微影時代C+輪,4億換3.43%股權;
他還幾乎是全資收購了影視植入公司合潤傳媒,很多熱門標的也都有天神娛樂的身影。
近期,天神娛樂還與國內一家頂級電視劇製作團隊頻傳「緋聞」。
那麼,朱曄究竟是誰,他為何能有這樣的好運氣?他的天神娛樂又將去向何處?
在不少圈中人看來,朱曄擅長資本運作,以「資本玩家」的身份行走江湖。7月初的一次對話,讓我們對朱曄有了一些新的了解。
在北京天神娛樂的辦公室裡,這位34歲的北京人抽著雪茄,對面牆上懸掛著他與巴菲特的合影漫畫。
這位資本家對小說和劇本頗有心得。「我一直是個網文愛好者,也有很多網文圈的朋友。小說《餘罪》的版權在兩三年前就已經被我買了,是當時起點一個編輯推薦的。《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這些劇本我都看了,真心覺得非常棒。」
事實上,買下《餘罪》之時,朱曄對影視行業還沒有任何經驗。
從遊戲圈跨界到影視圈,天神娛樂採取的辦法是——利用投資公司作為敲門磚,積累行業資源。
2015年11月,天神娛樂旗下的併購基金,以13.26億元,買下儒意影業49%版權,後者曾出品過《偽裝者》《琅琊榜》《致青春》等熱映作品。
「我們很感謝儒意影業的收購案,是小柯(柯利明)帶我入行。」朱曄如此評價自己投資的第一個影視公司儒意影業:「投資儒意影業之後,我們才認識了行業裡越來越多的大佬。」
他評價柯利明——這是一個異常專注的人,並且對電影有足夠的熱愛,甚至想要把這件事做一輩子。
「我跟柯利明在一起,說電影,我永遠說不過他,而且他是那種能持續不斷地跟你說兩三個小時,完全不知疲倦的人。投資,當然就是要投這樣的人。」朱曄說。
柯利明
緊接著,天神娛樂在今年4月斥資4億元,成為微影時代C+輪融資的領投方,佔股3.43%。在此前一輪又一輪的融資中,微影時代的投資方幾乎都是VC或是產業基金,天神娛樂的加入,成為微影時代股東中第一家上市公司。
「我們相當於做了一個定價。」朱曄說,微影時代投後估值116.61億元,這之後,淘票票、貓眼分別完成新一輪資本運作,估值都是以此作為參照。
不僅如此,天神娛樂之後,國內影視類上市公司也越來越熱衷於投資票務平臺,例如,博納影業、華策影視投資淘票票,光線傳媒甚至直接拿下貓眼的控股權。
「在微影,淘寶和糯米這三家對比的情況下,我覺得我偏向微影,源於我對騰訊更了解,也源於我對林寧的認可。而且,微影收購了格瓦拉,獲得了一支特別好的產品團隊,我恰好又是格瓦拉的忠實用戶。」
今年6月,天神娛樂在影視行業再次布局,幾乎是全資收購了影視植入領域排名前列的公司——合潤傳媒。
合潤傳媒總經理王一飛從事植入廣告近十年,他告訴娛樂資本論,「我們很早就接觸了朱總,也會推薦一些業內好公司給天神那邊,上次介紹了一個朋友,沒想到幾天朱總就給投了。」
「我們和天神是去年開始接觸的,那個時候朱總就經常徵求我們意見,這個企業並進來對我沒有沒有協同性,怎樣產生協同性等問題。」王一飛說。經過長達半年的接觸,合潤傳媒最終以7.4億的價格出售96.3%的股權。
外界將朱曄視為「巴菲特的追隨者」,但他表示,與巴菲特價值投資的理念不同,他更喜歡的是「趨勢投資」。
「在行業上升曲線底部殺進就行了,如果是在曲線中段也可以儘量砸進去,在高位的時候儘量不碰或者退出。」朱曄說。
他拒絕對近日16.17億轉手出售儒意影業的做法進行過多的解釋。但他「趨勢投資」的理念,或許是這項交易背後的一個註解,至少,持有儒意影業有一年不到的時間之後,天神旗下的併購基金已經淨賺3億元。
朱曄對娛樂資本論坦言,未來不會輕易投資更多的影視公司,原因是,現在整個影視行業的估值已經在高點,上市公司影視併購也相對困難,用他在此前一場論壇上發表的觀點,那就是「資本的入口越來越高,而出口越來越低。」
「我自認為有投資的天賦。」朱曄說:「天神娛樂從不到300萬投入,到如今240億的市值就是最好的案例。而且我從來沒有出手過天神娛樂的股權,平時的日常開銷都是通過其他的一些投資案例來實現。」他隨手舉了幾家遊戲公司的投資個案,單筆收益都在幾百萬到上千萬。
在經歷過儒意影業、微影時代、合潤傳媒等多家影視行業公司的投資案例,朱曄決定親自下場製作內容。
但他說:「我沒打算通過作品掙錢。」
在朱曄的規劃裡,爆款影視作品能夠幫助天神娛樂打開知名度,通過這種知名度再「反哺」諸如金融、教育等能夠長久發展的企業,這些行業的收益可能更大、更具有持續性。
「我們的節奏是一年一部電視劇,兩三年一部大電影,只要出好的作品就好。「朱曄說。
如今,天神娛樂旗下成立了天神影業,將陸續開發《將夜》《黑鍋》《餘罪》大電影、網劇《餘罪2》、原創IP《傲劍》等。
他在採訪中還表示,自己正在投資一家影視製作公司,希望未來能幫助天神娛樂製作細節考究的優質內容,可以有侯鴻亮一樣的細心和耐心去做事情的人。
縱觀天神娛樂近年來的表現,仿佛闖入影視圈的一支神秘力量。朱曄從哪裡來?天神娛樂為什麼這麼有錢?
當年,朱曄從300萬資金起步,通過《傲劍》一款爆品遊戲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傲劍》是天神開發的一款ARPG武俠類網頁遊戲,《傲劍2》的月流水曾一度超過3000萬元。
2012年光線傳媒以及子公司光線影業共斥資1.25億入股天神娛樂,拿下12.5%的股權。這家公司隨後借殼科冕木業登陸資本市場,完成公司發展歷程中的關鍵一躍。
「借殼上市是我們公司發展的重要一步,有了資本更大的平臺。」朱曄在和娛樂資本論的談話中承認了上市對於天神娛樂的重要性,正是有了這一平臺,天神娛樂才能從頁遊《傲劍》起家,發展到今天近240億的市場規模。
「頁遊的生命周期相對較短,一款產品可以成就一家上市公司,也可以迅速衰落,尤其在手遊的衝擊下。」一位熟悉天神娛樂的人士向娛樂資本論的表示,天神娛樂也同樣面臨著這個問題,自從《傲劍》之後,遭受再造第二個爆款以及手遊陣痛期困擾,上市的資本運作「挽救」了它。
天神娛樂從2014年借殼開始後,不斷地對外投資併購,擴大自己的產業鏈條。通過優質的手遊研發、發行公司、網際網路廣告公司資產注入,解決了遊戲產品、運營以及變現等問題,避免走上頁遊公司「短命」的怪圈。
如今,光線傳媒依舊是天神娛樂的股東。朱曄說:「長田總經常和我們交流,也會推薦一些好的公司給我們,比如鄧超的橙子映象。」在他看來,現在還沒有和光線產生協同效應是自己沒有想好怎麼做電影,正在一步步積累資源。
事實上,影視領域的布局,只是天神娛樂整體布局中的一小部分。在線教育、金融等領域已成為朱曄圍獵的新領域。
「現在,一方面我們想做好產品,另一方面也想在資本市場上有動作。」天神娛樂創始人朱曄在辦公室裡對娛樂資本論表示,不時會看一眼對面牆上懸掛的與巴菲特的合影漫畫。
「這是吃飯之後別人送我的,」在今年同樣的午餐被拍出了345萬美元價格,隨後朱曄發朋友圈稱:「突然有種淨賺110萬美金的感覺」。
「巴菲特的成功,其實本質就是投資了美國。」朱曄說,天神也希望投資更長期發展的行業,做時間的朋友。
娛樂資本論:天神之前都是投公司的,現在開始投項目,是一個什麼樣的考慮?
朱曄: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投公司實際上是敲門磚,核心還是自己得有選材、製作、發行的能力,通過投資獲得資源後自己做。
娛樂資本論:可以簡單聊聊對王長田的印象嗎?
朱曄:長田哥非常勤奮、努力,因為我在他那個年齡我不會像他那麼努力,然後他在他們的領域裡面非常專注,這都是他非常強的優點。
娛樂資本論:下一步選擇讓你投資影視公司,你會選擇什麼樣的公司?
朱曄:頭部的影視製作公司,事實上我們已經投了一家,但是現在沒有公告,我們認為這是國內一支最好的製作團隊。
未來我們要做出有質量的作品,我們希望有一支穩定而且具有專業素養的團隊,《餘罪》雖然做得不錯,但是其實是取巧的,在細節上並不經得起特別強的考究,我們需要一支專業化的團隊能在細節上考究。
娛樂資本論:那你怎麼看這種製作團隊的商業價值?
朱曄:我們所有一切的思考在影視行業不完全在於它的商業價值,核心思考的是我們怎麼能夠體現給我們的用戶和觀眾最好的內容,這是我們第一性的思考,我們在這個領域第一重要的原理。
娛樂資本論:你怎麼看現在很多公司投工作室這樣件事?
朱曄:有機會的話當然可以投資,核心取決於價格。如果能培養做經紀公司培養新的人,我覺得可以這是非常有價值的。
但是已經特別貴的話,沒有必要,風險也高,萬一哪天出事了呢?然後其實你的回報也低,因為你投進的時候已經不便宜了。入口高同時出口又低,又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