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完美收官,劇中大團圓的結局也給了觀眾很大的安慰。
雖是個雙男主的戲,但張新成出演的子秋則更的觀眾的喜愛,演技也得到眾多觀眾的認可。
其中子秋有一段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他苦苦尋找的媽媽告訴他,自己已經有了新的生活,並不想認他。
而子秋在就糾結中說出了那句:「以後路上遇見,就當不認識」
此時的子秋很可憐,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要被父母拋棄,不知道自己哪裡不好,才讓媽媽對自己如此的絕情。
後來,劇情給出了賀梅的難言之隱,最終有了大團圓的結局,子秋也終於打開了多年心結。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一對母子,兒子苦苦尋找母親三十多年,而母親卻選擇不聞不問,絕不相認。
這位母親就是女作家亦舒。
亦舒是香港非常有名的女作家,與金庸、倪匡三人並稱為「香港文壇三大奇蹟」,而亦舒本名倪亦舒,與倪匡為親兄妹,兩人被是香港文壇兩多奇葩。
之所以叫奇葩,除了他們自己頗有個人風格的筆風,再有就是生活中處事風格的與眾不同。
亦舒從小就是個叛逆的女孩子,雖然在學校成績很差,但受哥哥的影響,非常喜歡寫作。
中學時,報刊編輯都要追上學校來要搞。亦舒的文章非常受歡迎,很快在香港躥紅。
此時,她認識了一個窮畫家蔡浩泉。蔡浩泉與他們都不一樣,對自己非常的冷漠,也讓被眾多青年才俊愛戀追求的她非常不爽,於是 她想著辦法去接近蔡浩泉,想盡辦法讓蔡浩泉對自己傾心。很快兩人確定了戀愛關係。
可亦舒出生富貴人家,是個大小姐,而蔡浩泉則還是個籍籍無名的窮畫家,這段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遭到了家裡的強烈反對。
索性,亦舒未婚先孕,為蔡浩泉生下了一個兒子蔡邊村。
婚後,曾經的風花雪月變成了柴米油鹽,亦舒再也無法忍受生活的平淡,她果斷的離開了蔡浩泉與年幼的兒子,遠赴英國進修學習。
這次離開,亦舒非常的決然,如同凌霄的母親一樣,隻身向前,想丟掉這段一地雞毛的婚姻帶給 她的所有記憶。
後來,她學成歸來後,愛上了自己閨蜜鄭佩佩的男友嶽華,並橫刀奪愛,與之相戀、結婚。
亦舒就是這樣的性格,永遠轟轟烈烈、敢作敢為。總是勇敢追求自己所愛,灑脫甚至蠻橫。
本就不大正大光明的婚姻,在亦舒的心裡還是留下了陰影,她因愛生疑,總是懷疑丈夫與鄭佩佩藕斷絲連,兩人也因此不斷的爭吵。
心力交瘁之後,他們選擇離婚,放過對方。
直到40多歲,經過歲月沉澱的亦舒終於理解了婚姻的真諦,她嫁給了一位梁姓教授,並且生了一位可愛的女兒,生活終於安穩下來。
2013年母親節前夕,在德國柏林的一個影展上,亦舒的兒子蔡邊村帶著自己自編自導的作品《母親節》參加了影展。
在這個片子中,他介紹了自己尋找生母的經歷以及心路歷程,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而片中,那個33年對親生兒子避而不見的母親,就是亦舒。
我們無法理解,也不清楚,一個母親為什麼會對自己的親生骨肉33年避而不見,作為兒子,他又做錯了什麼,需要承擔大人曾經所犯下了錯誤。
我想,那時的蔡邊村與子秋一樣,他只是想得到一個答案,他被拋棄不是他不好,只是造化弄人而已。
可如今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成為了優秀的攝影師畫家,他就是想向母親證明自己的優秀。他在世界的舞臺上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一路歷盡艱辛的尋找母親,只是想補全心裡曾經缺失的那一塊。
都說母親的愛是最偉大的愛,可如今自私的人卻越來越多。
在亦舒的作品中,經常有一些單親孩子的人物出現,我想,那也是在隱射自己的孩子吧!
但既然心裡有兒子,卻為何又不願相認呢?
對於亦舒對兒子的態度,你們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
——END——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