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今日,後臺有網友問小編,有沒有務川哭嫁歌?哭嫁歌的視頻沒有,描述務川仡佬族哭嫁的文字到是有,現在網上找了找,建議大家收藏!
八十年代以前,嫁女兒,都興哭。凡是女兒出嫁,我們叫「分姑娘」,「姑娘」兩字念著「gūniāng」。分姑娘都要舉行的哭嫁儀式。我們叫這種哭嫁為「哭姊妹」
哭姊妹一般哭三天三夜,也有哭七天七夜的。姑娘開聲哭了,全寨子的其他未婚的姑娘都要聚集到那家去聽姑娘哭。一是聽姑娘哭得怎麼樣,二是去學記哭姊妹的話話,等將來自己哭嫁時能記上心來。
開聲哭了,姑娘懷著靦腆、激動的心情,將一張早已準備好的方帕蓋在臉上。一手捻著方帕的一角,貼在額上,一手捻著方帕的另一角在下,蓋在臉上呈菱形。姑娘哭時,兩手時不時上下換來換去的。
哭姊妹的歌詞一般是即席所作,叫做「見子打子」。見娘哭娘,見嬸哭嬸,哭詞各不相同,當然也有固定哭詞。有如信天遊的形式,多數是採用比興的手法哭出來,也有採用擬人、誇張、對比的,也有直抒情感的。哭的內容都是一些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和哥嫂弟妹們的關懷之情,泣訴少女時代歡樂生活即將逝去的悲傷和新生活來臨前的迷茫與不安;也有傾洩對婚姻的不滿,對媒人亂斷終身的痛恨等等。哭聲抑揚頓挫,聽起來既悽涼婉轉又激情熱烈。悽涼中帶著樂意,歡樂中帶著離情。
姑娘開聲哭,先哭父母,然後哭公婆,伯叔,兄姐,弟妹。哭前來幫忙的人。哭父母是每天一次。到了酒席的一天,姑娘就很忙了,凡是來吃酒的人,都要哭。男家頭遞梳頭禮的來了,在吃飯時要哭遞梳頭禮的人。第二天出嫁,天要亮的時候,姑娘梳好頭後,要哭梳頭的人,燒袱紙時,姑娘要哭辭祖宗。遞報書的來了,要哭報書先生。媒人帶男家頭來迎親了,待媒人坐定後,還要哭媒人。待上轎時分還要哭上轎。
姑娘開聲 ,心裡有說不清的苦澀與甜蜜,於是情不自禁地對母親哭起來:「娘聽後園鳥雀驚,要聽房中女兒聲。我娘當門苦葛藤,手攀苦葛訴苦情。我娘苦情苦過了,女兒苦情才起根。桔子開花葉葉青,陽雀開聲我開聲。新打銅盆才裝水,新打剪刀兩面青。娘不開口我開口,娘不開聲我開聲.」接著又哭「梨樹開花一樹白,母你懷我九個月。十月臨盆生下我,母你把我撿起來。金線包來銀線裹,生怕寒風吹著我。白布腰帶長又長,這山背到那山梁。白布腰帶短又短,這山背到那山轉.」
女兒出嫁,遠離爹娘,因而哭爹娘的內容最為豐富,有訴爹娘苦心養育之恩;有訴出嫁之後,無法照看爹娘的憂愁;有訴年輕不懂事,難為人之妻人之媳的苦悶;有訴說謝恩於爹娘的衷情等等。如「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為我苦費心,爹的恩情說不盡,提起話來說不盡。一怕我們受飢餓,二怕我們疾病生,三怕穿戴比人醜,披星戴月苦費心。四怕女兒無文化,把女送進學堂下,如今女兒已成人,花錢費米恩情大。一尺五寸把女盤,只差拿來口中銜;艱苦歲月費時日,挨凍受餓費心血!女兒錯為菜子命,父母枉自費苦心;女今離別父母去,內心難過淚淋淋!為女不得孝雙親,難孝父母到終身;水裡點燈燈不明,空來世間枉為人!」新娘哭訴中,母親也不斷回哭相勸。所哭唱詞字字句句都浸透了淚水,叫人聽得心碎淚流。最令人揪心裂膽之痛,是新娘訴說不肯離去的哭詞:爹娘深恩還未報,嗩吶一聲離娘門。燒菜煮飯誰來幫,砍柴餵豬誰擔承?年老病痛誰服侍,弟妹年幼誰照應?叫兒如何不悲傷,叫兒如何放得心?離山離水容易離,離爹離娘心痛碎。今夜吃了離娘飯,不知何天能相見。天高路又遠,山陡水又險。端了人家的碗,就得服人家管。我有腳難走千裡路,我有翅難飛萬重山。我有夢難得再團圓,我難打報恩那一天.」等等。與其說是哭訴,不如說是一種深情哀婉的吟唱。
在勸哭時,有母親陪哭的。如:「你到了人家的廊場,要順著人家的爹娘;只能牆上加土,只能錦上添花,火上加不得油!雪上加不得霜!親生爹娘不要緊,人家父母腳下要留心;人家重重地講,你要輕輕地應。抬起板凳讓人坐,走到窄路讓人行,老的面前要聽話,少的面前要寬心。我的女兒呀,金盆打水清又清,你十分性子要改九分,銅盆打水黃又黃,你十分性子要改完;千萬莫逗人講閒話,萬萬莫給爹娘添麻煩!」哭的內容都是些教誨的話,一是要姑娘出去乖巧,二是要孝順,三是要清白做人。這些都是父母所擔心的事。
哭哥嫂,多是敘說兄妹之情,離別之苦。如「我的哥呀我的嫂,一個柑子十二瓣,哥嫂妹妹要分散;一根竹子十二節,逢年過節要來接;一個雞蛋沒散黃,你家姊妹日子長;一口水缸三道箍,你我姊妹莫生疏.」在敘說兄妹情分中,發出男尊女卑的感慨,和女子在家庭及社會上受到歧視,不能與男子平等的心情。如哭哥哥:「今日兄妹在一起,曉得明朝在哪裡?一路長大十幾年,兄妹拆散在今天!你我本是同娘生,生來貴賤不相同,下賤妹妹送出去,哥哥在家好為人。哥哥是門前一棵樹,樹大根深長得牢,妹妹是水上的浮萍草,隨水漂流漂走了!明早起來送妹妹,送到他鄉外地去受罪。送到半路一座巖,莫在半路轉回來;送到半路一條溝,莫在半路把妹丟。半路你把妹丟了,路上遇到黃狗咬,你在半路丟了我,路上蛇也毒,虎也惡。你的妹妹走不了,你的妹妹逃不脫……」哭嫂嫂:「我的嫂嫂呵!我倆一起在園中栽菜,我倆一同在房中做鞋。園中的菜還沒有抽葉,你的妹妹就走了,手中的鞋子還沒滾邊,你和妹妹就要分手了。門前一條清江水,妹來看娘莫怕深。門前一座青山嶺,妹妹來看娘莫怕難。人家的父母不開恩,我有腳兒不能伸;人家的父母不開口,我有腳兒不能走!春去還有春來日,雁去還有雁來時。你的妹妹一去呵,水流東海永不歸!相親相愛的嫂嫂啊!他鄉外地我一個,走路不合人家的伴,講話不合人家的音。聽見門前喜鵲叫,不見我的親人到」哭得兄嫂簌簌淚流。
姊妹感情真摯,難捨難分。哭時自然聲淚俱下。如「橙子好吃要剝皮,姊妹再好要分離。柑子好吃要分瓣,姊妹再好要分散。白果落葉滿天飛,我們姊妹難同堆。包穀開花鬚鬚黃,姊妹好耍同不長。梔子花開香又香,姊妹好耍要離鄉。絲瓜開花黃又黃,姊妹情誼永不忘.」姊妹之間哭成一團,惹得旁人也不禁抽泣。
見到剛分的或即將要分的姑娘,哭時常常是誇別人落個好人家,自己不如別人。則哭著這樣的話話:「風吹麻葉十二層,你坐州來我坐城。你坐州來見貴人,我坐城來見賤人。你們坐在桂花林,桂花落葉香噴噴。我們落在苦竹林,苦竹落葉苦死人.」
對讀書的弟弟或晚輩,哭的是誇口表揚的話: 「陽雀叫喚鬼鬼陽,背起書包進學堂。一腳踏進金階沿,二腳踏進讀書房。一張桌子四角方,四根板凳鴛鴦鑲。桌子下面鋼炭火,桌子上面寫文章.」哭得人家臉紅害臊。
感到自己生錯了命,哭長輩時都要喜歡述說:「若我生來是男生,左手倒茶右裝煙。我錯生來是女生,裝煙倒茶都不興,若我生來是男孩,接我XX來穿鞋,我錯生來是女孩,接我XX來舍財.」哭得十分傷心動情。
姑娘哭時,旁邊有一個遞知會的姑娘。姑娘哭到哪個了,遞知會的姑娘要對那人傳話說「XX在哭你了。」那人就要做好聽哭的準備,一是要勸,二是要拿打發錢。姑娘哭,一般都要勸什麼「你會哭,我又不會勸。」「沒有吃茶飯,少叫聲。」「姑娘乖巧在行,出去能立志為人。」「在家有好父母,出去有好人家。」之類的話。當然要根據姑娘哭的內容去勸說。有教誨的勸說,有誇獎的語言,有嘻戲的話語。姑娘哭到一定的時候,被哭的人要從衣袋裡掏出一點錢給姑娘,三角、五角、一元、兩元不等,這叫打發眼睛水錢。有直接塞給姑娘的,有拿給遞知會的轉交給姑娘。
哭親戚的姊妹話,多數是見子打子。見到稀客要哭「芝麻梗,四楞楞,您今天來的好稀衡(走的少意思)。」「梨樹開花白又白,您是我父母的稀衡客。」「太陽出來照白巖,為何今天才到來?」之類的話。見到別人送禮物的要哭「太陽出來照高山,送我一鋪花被單。」「喜鵲樹上叫喳喳,買來一副花碗花。」「走一坡來又一坡,麻煩背來酸水鍋。」「清早喜鵲鬧晨晨,又送禮物又送錢。」之類的話,凡是送禮物的,在哭時候都要提到,表示對別人送的禮物注意到了。若哭的對象一聲不吭,又可以開玩笑的。則哭道:「哭你三聲不打張,像哭一根樹樁樁。哭你三聲不抬頭,像哭一頭老水牛。哭你三聲不開口,像哭一隻老黃狗。哭你三聲不鬧話,像哭一把連蓋把。哭你三聲不吭聲,像哭一條打紙墩」哭得別人十分的尷尬。
哭遞梳頭禮的人,一般都是罵人的話。如「頭不梳,臉不洗,提起兜兜就走起。偷偷摸摸小偷像,兜兜放在香盒上,四親六戚打開望,不缺這樣缺那樣。你看兜中那袱包,草紙折來草紙包。三柱香籤短又小,半個時辰都燒不了。二性父母太吝嗇,一個人情一匹勒」哭得遞梳頭禮的人十分的羞愧。
在寅卯時分,姑娘梳好頭於是要對梳頭的人哭一場:「忽聽金雞叫幾聲,好像亂箭穿我心。手提花帕不住抖,二性要來接我走。XX梳頭梳得好,這雙巧手哪裡找。XX梳頭梳得好,我這今生忘不了。XX梳好我的頭,一股淚水在心流。XX梳好我的頭,表示娘家不可留。XX別好我的花,眼看我要離娘家,XX別好我的花,眼看就要赴他家。金竹頭,苦竹頭,女兒梳的是離娘頭。金竹梯,苦竹梯,女兒穿的是離娘衣。金竹苔,苦竹苔,女兒穿的是離娘鞋.」
姑娘穿戴好後,要到堂屋辭祖宗,哭道:「上堂先哭祖宗堂,辭去祖宗又辭娘。香龕上邊在敲馨,辭了祖宗轉別姓。香龕腳下在插燭,辭了祖宗轉別屋。香龕底下紙灰灰,母女從此難團堆」在黎明十分,在燒袱紙的繚繞的煙霧面前,姑娘十分虔誠嚴肅,哭聲的確有些悽涼。
男家頭的人們來了,首先是哭前來遞報書的人。哭道:「報書先生笨頭鳥,提前來到堂前了。報書先生不怕笑,厚著臉皮來報導。報書先生聲音小,咕噥幾句沒聽到。天又冷天又寒,報書先生縮成團。冷得先生吃驚簸,提前來到想烤火」都是些嘻戲的話,說的報書先生氣也不成,笑也不是。
姑娘見到媒人,哭的都是些早已準備好的罵人話。如「媒人嘴巴長得薄,花言巧語由你說。媒人嘴巴長得翹,哄我父母開口笑。 媒人走路幾簸簸,哄了爹媽又哄我。厚起一塊牛皮臉,大起一雙黃瓜腳,你在娘家有話說,你在婆家哄吃喝。又誇婆家有田地,又誇娘家陪嫁多」又如「板慄開花吊砣砣,挨刀的媒娘嘴巴多。壁上畫馬你哄爹騎,芭茅架橋你哄娘過。篾穿豆腐你哄哥提,棕毛穿梭你哄嫂搓。你這邊講有田和地,你那邊講是花一朵。你講烏鴉不要墨來染,你講白鶴不要粉來潑。你講龍有深潭好煉寶,你講鳥有深山好砌窩。你講結親結義結良緣,你講郎才女貌天撮合。你只要得口牛尿(酒)喝,哪管人家是死還是活?板慄開花吊線線,背時的媒人想掛麵。媒人是個趕仗狗,吃了這頭吃那頭。豌豆花開排對排,背時的媒人想穿鞋。青布鞋子有一雙,媒人穿了爛腳掌。鞋子裡白外面青,媒人穿了爛腳筋。娘家又誇女婿好,婆家又誇嫁妝多。樹上鳥兒騙得來,巖坎猴子騙得走。騙得我爹點了頭,騙得我媽開了口」等等。罵得媒人氣而不敢發,怒而不好言。
姑娘出嫁上轎時,姑娘要哭上轎:「銅鑼響幾聲,婆家來娶親。腳踏金滿鬥,筷子謝門神。哥哥背上轎,嫂嫂鎖轎門。鑰匙交嫂嫂,妹是別家人.」這時女方離別的哭聲與男方迎親的嬉鬧聲攪合在一起。感覺有一種特異的吉日良辰氛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音響代替哭嫁,轎車代替轎子。而今哭姊妹的習俗已銷聲匿跡。只有四十歲以上的那些曾經哭姊妹的女人,和見過哭姊妹的人對那哭姊妹的習俗還回味無窮。(摘自網絡)
來源:務川在線
在右下角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