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年到去年,我看了一部日劇叫做《倒數第二次戀愛》。乍一看這名字還以為是作死小年輕的狗血愛情,真的看了才發現,呀,原來是中年叔叔阿姨們的治癒系故事啊。
男女主小泉今日子和中井貴一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用句俗一點的話說兩個人都是「從年輕美到了老」。倆人在劇裡是年齡加起來一百歲的歡喜冤家,幹練又犀利的阿姨遇到了老實又龜毛的叔,吵吵鬧鬧一起奔向人生的下一個五十年,陪著對方一起美下去。
上美圖~
第一季結尾的時候倆人開車滿街找能開房的酒店……也真的是會玩……做夢啦我怎麼能把開房這麼羞澀的圖放給你們!
當然最終最終的結尾很治癒,人生還不就是需要一個有趣又懂你的人陪伴啊,一起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咦哪裡不太對……
當然劇中絕對不缺乏各種神吐槽啊催淚點啊,我最喜歡看叔叔阿姨拌嘴,臺詞都非常生活化。順便吐槽一句國內電視劇產業,除了出軌和小三之外根本沒有以中年人為主題的劇。其實中年人的生活與內心世界應該是非常有料的,是非常值得轉化為藝術作品的。但是電視屏幕上永遠都是小年輕兒們愛來愛去你死我活,看得真是心累啊。
神吐槽截圖怎能忘!
讓我迷上這對中年CP的原因也很簡單,認認真真追下來二十幾集之後真的非常喜歡他們的生活狀態。可能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四五十歲的人生已經日落西山毫無希望,青春已經遠去,自己已經沒有追求生活的資本,凡事都變成了湊合,只能讓時間推著走。但是倒二裡的叔叔阿姨,還有劇裡其他同樣人到中年的配角們活得一絲不苟,工作當中雖然都是小角色卻都精力充沛全情投入,在對於自己的生活與感情選擇中也有很多深度的思考,讓局外的我覺得【呀,人到中年確實是活得明白,太懂得自己需要什麼了】。叔叔阿姨仍然在努力生活,把握自己的人生。比起青春年少時充滿荷爾蒙氣息的愛情,倒二裡中年人的愛情是溫情中暗藏著激情。原來劇名的含義就是,人生的每一場愛情都要當做倒數第二次戀愛那樣充滿期待啊!
借著倒二還想說說從今年開始瀰漫在四周的各類「初老」人士。今年周圍的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內都已經或者快要25歲了,慶祝生日的口號都變成了「永遠十八」,各種「25歲以後身體機能下降」、「25歲以後皮膚就要衰老」、「25歲了我要趕緊找人嫁了」之類的言論橫空出世。25歲對於一些人來說就跟紅燈警報一樣,預示著自己將要跟「老」這個字眼越來越近了。其實我覺得很多人沒有分清楚生理老和心理老的區別,別說【25歲就覺得自己老】是個大笑話,其實很多人就從來沒有年輕過。在中國文化當中,其實中年人群是受寵的,連中國的年輕人都要被逼擁有中年人的持重,人家才會覺得你靠譜。所以說在這種文化下,各種年齡段底下都是一顆中年人大腹便便的心。
但是要說中年人受歡迎,no,中國人又是有雙重標準的,女人永遠是年輕的好。連我的好基友在小小的時候都能說出「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這種論調來。所以說在中國做女人尤其辛苦,大學畢業以後的人生都跟遊戲做任務似的,二十五歲結婚三十歲以前生娃以後再教育自己的娃二十五歲一定要嫁人。你要說她們不認真生活,人家也挺認真的啊,right time right thing嘛。只不過人生終究是自己在過,拼了命地做任務滿足別人的眼光又有什麼用,就是放棄自我的心理老。現在不少父母在孩子獨立以後越發空虛,歸根究底還是注意力從來沒有放到過自己的身上,永遠都在滿足別人的需求,自我低入了塵埃。所以下一次做任務或者滿世界找配種對象的時候還是先要問問自己,這麼做我開心嗎?這樣做值得嗎?生活中的每一段經歷都有反思的價值,與其著急地過日子,還不如停下來想想下一次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別跟我說「周圍的人都這樣說」,人有時活得「作」一點不是壞事。倒二裡的叔叔阿姨們還在可勁兒地折騰,才25歲能有什麼理由放棄呢?只有比以前變得更好才不會懷戀過去,才能夠期待比現在更好的未來。也就是劇裡千明阿姨說的「與自己的未來戀愛」。
最後送你們倒二的治癒系臺詞,年齡才不是計算衰老的數字,而是你努力生活的證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