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網傳「60年來最寒冷冬天」不屬實 如何一秒識破天氣謠言?

2021-01-13 中國天氣網

中國天氣網訊 隨著冷空氣日漸活躍,網上傳言「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2008年以來最冷一年」等說法。開什麼玩笑!天剛剛冷點就開始起鬨!對此,氣象專家表示,冷冬是有標準的,今年是否為冷冬還言之過早。

今年將現2008年以來最寒冷冬天?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小長假,我國多地降溫猛烈,東北、華北等地最低溫跌破冰點,局地還出現飄雪,這讓不少網友度過了一個「冷颼颼」的假期,紛紛感嘆今年冬天似乎冷得有點早,有的網友甚至穿上了秋褲。實際上,此次降溫過程主要是受到大尺度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這一天氣現象與冷冬、拉尼娜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此外,從常年數據來看,10月上旬,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其中典型代表內蒙古和東北地區,氣溫降至冰點、出現降雪實屬正常。

2008年有多冷?2008年1月10日開始,我國接連遭遇四輪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性天氣。總體上看,那次氣象災害具有範圍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災害影響重的特點。持續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影響了貴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廣西、重慶、廣東、浙江、福建、四川、陝西、江蘇、雲南、甘肅、河南、青海、西藏、山西和上海等20個省(區、市);很多地區為50年一遇,部分地區百年一遇,屬歷史罕見。

經分析,2008年1月份歐亞地區大氣環流異常是導致我國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直接原因,太平洋上強烈發展的拉尼娜事件則是引起大範圍環流異常和低溫雨雪冰凍的「幕後黑手」。由於2008年年初的低溫雨雪冰凍影響太過令人印象深刻,於是,「2008罕見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拉尼娜+今年將現最寒冷冬天」的組合,就成了吸睛利器。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其實,冷冬是有標準的。拉尼娜狀態(事件)指的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出現大範圍偏冷,並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現象。研究表明,拉尼娜事件發生當年的冬季,有利於中緯度大氣環流的經向度加強,冷空氣活動頻繁,易造成我國氣溫偏低、雨雪偏多。但是,並不能說出現了拉尼娜就一定有冷冬出現,尤其「08年以來最寒冷冬天」這樣的說法比較武斷。

據國家氣候中心消息,預計10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冷水將持續發展,秋季維持拉尼娜狀態,並於冬季達到峰值,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通常在發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易較常年同期偏低,同時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降水易較常年同期偏少。

中國天氣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表示,今年是否為冷冬現在仍言之尚早,而且即便是冷冬,具體怎麼個冷法——是階段性的低溫,還是階段性的雨雪冰凍,是某一個地區域的低溫,還是大範圍的氣溫偏低,都沒有定論,所以不能輕言「08年以來最寒冷冬天」。

闢謠攻略助你一秒識破天氣謠言

①關注預報部門、時間、區域 揪出「三無產品」

天氣預報發布有三個基本要素一定要說清,發布單位、發布時間和影響區域。謠言天氣預報,不寫哪個氣象臺發布的,沒有發布時間,影響區域更是放之全國而皆可,這讓每天做局部地區預報的預報員們情何以堪。

②關注預報時效 短期預報最準確

目前公眾接觸到的天氣預報主要是短期預報,也就是未來3天到7天的天氣情況,這段時間的預報是數值預報數據+人工修正,準確率會相對高一些。8到15天,甚至更長時間的中長期預報,因為距離時間越長,數值模式的誤差積累就越大,所以只能參考。

③關注權威發布渠道 不做預報小白

關注中國天氣網微博、微信公眾號,每天為您權威發布,這點就不用小編多說了。此外,中央氣象臺、各地方氣象臺微博微信以及各大權威媒體都是我們可以獲取天氣預報信息的正確途徑。

天氣預報除了給我們日常出行穿衣做參考,還對農牧業生產、工程建設、防災減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預報的權威不容挑戰,快來轉發中國天氣網的貼心帖,將謠言全部消滅。

相關焦點

  • 闢謠!10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來啦!千萬不要誤信誤傳!
    「晚上喝水會致癌」、  「低保新生可領萬元助學金」、  「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最強降雪」  ……  這些你都信了多少呢(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  點評:  吃是可以吃,但要適量哦。  謠言  低保新生可領萬元助學金  網傳:「今年考上二本的家庭困難學生,可攜錄取通知書和家庭困難證明到市工會領2000元助學基金!低保戶大學新生可去教育局領一萬元補助」。
  • 氣象專家闢謠「60年來最冷」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氣象專家闢謠「60年來最冷」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不盡相同 今冬偏冷還是偏暖需科學分析綜合研判「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最嚴重降雪」「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最近多個小視頻和帖子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論壇等廣為流傳
  • 闢謠 11月一大波新謠言襲來,你中招了麼?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河南漯河市政辦公室也發聲表示,融雪用的工業鹽用量很少,並非所傳「大量」。
  • 廈門迎60年來最冷春節?真相來了……
    廈門將迎60年來最冷春節?這幾天,一張預測春節氣溫的圖在朋友圈瘋傳!整個春節零下低溫高達7天最高溫才15℃!是不是讓人哭出聲?注意!別被騙了!這是假的!廈門氣象臺官方闢謠春節期間廈門的天氣氣溫直上20℃,每天豔陽高照巴適得很!謠言之所以能傳播很大原因是這幾天廈門人真的冷怕了!
  • 北京闢謠平臺一網打盡疫情謠言:目前粉碎53個
    謠言四十四: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老闆是餘甜,她的公公是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鄭心穗真相:新浪微博網傳「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老闆是餘甜,她的公公是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鄭心穗」的消息。經核實,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鄭心穗沒有兒子,此消息不屬實。
  • 閃電闢謠|「塑料大米」謠言又雙叒叕來了!這些真相你得知道
    閃電新聞記者發現,「塑料大米」是一則老謠言了,近年來時常出現,國家食藥部門以及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等機構已多次闢謠。「塑料大米」謠言的幾種版本【一】一男子將塑膠袋放入一臺機器中,經過多道工序,生產出一粒粒狀似大米的白色固體。傳言稱,這就是「塑料大米」的生產過程。
  • 濟寧11月謠言榜發布 這些謠言乘著寒風刷存在感
    濟寧市全媒體闢謠平臺12月2日訊 轉眼間2020年已經進入倒計時,但是網絡謠言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銷聲匿跡。本期謠言榜將帶您撥開迷霧,還原真相。謠言一:縮短學制、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網傳「國家將把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的消息,說得有鼻子有眼,讓不少家長信以為真。真相:《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明確指出,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 2017年一直在傳的24條謠言,別再被騙啦!
    2、謠言:2017年中央出臺《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要給各類退役軍人頒發各種紀念章並保障各種待遇。闢謠:多地民政部門表示,關於軍人撫恤優待相關政策,目前仍以2011年8月1日起實行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為準,網傳圖片系PS合成。3、謠言:X月X日起實施新交規,上高速時如不攜帶滅火器、三角架將被扣12分!
  • 粉碎謠言!這41個關於疫情的謠言,不要相信!
    抗擊疫情,需要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做好防護,並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同時,還要明辨是非,識別謠言,不信之,不傳之。為此,北京闢謠平臺持續將疫情謠言一網打盡,逐一粉碎。謠言六:北京公交司機不允許佩戴口罩真相:據北京公交集團官方微博1月23日消息,針對網傳「公交司機不允許佩戴口罩」事件,此報導不屬實,純屬謠言。根據北京市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北京公交集團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制定了相應的防控措施。
  • 別被謠言毀了好心情!11月朋友圈謠言大盤點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  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  最近,有「營養專家」在電視節目中散布「浸出油劣質論」,認為浸出法工藝制油含有化學物質殘留,劣於壓榨法。
  • 擊破100個疫情謠言! | 戰「疫」關鍵詞24期——闢謠特輯
    謠言13:吃保健品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走近真相:不可信。保健食品依然屬於食品的範疇,沒有任何的療效,不能當藥品來用。目前沒有一種特效藥去治癒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保證合理的日常飲食起居,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大家就是最安全的。
  • 北京闢謠平臺一網打盡疫情謠言:目前粉碎114個
    謠言一百一十二:上海楊浦區兩個確診病人逃逸真相:@上海楊浦官方微博發布信息稱,經向楊浦區衛健委、楊浦區公安分局核實,網傳內容不屬實。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謠言九十:樓上扔菸頭,導致樓下著火 真相:該視頻所涉內容實為2020年2月3日武漢市長風路團結佳興園3棟1單元4樓所發警情。從目前調查情況看,該起事故並非網傳在家使用酒精消毒造成!@武漢消防 及多地區均已闢謠。
  • 烏魯木齊闢謠:網傳一公告系謠言 文中信息與實際不符(圖)
    烏魯木齊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信息公開闢謠。(網絡截圖)中新網烏魯木齊1月27日電 (記者 王小軍)烏魯木齊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26日發布信息公開闢謠,近日網傳「烏魯木齊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告(第1號)」為謠言,謠言信息與目前烏魯木齊情況不符。
  • 關於「武漢肺炎」,這些謠言已被官方闢謠
    04謠言4:SARS沒有消失過,一直寄生於蝙蝠。闢謠:中國疾控中心闢謠稱,2002年-2003年,我國爆發SARS疫情,近十多年,中國再未發現SARS病例,目前在蝙蝠體內也沒有檢測發現人SARS冠狀病毒。05謠言5:武漢肺炎病毒為由來已久的非典類科羅納病毒。
  • 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最近,有「營養專家」在電視節目中散布「浸出油劣質論」,認為浸出法工藝制油含有化學物質殘留,劣於壓榨法。這些殘留的化學物質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很致命的影響。
  • 今年是最冷冬天?重現2008年凝凍?氣象專家解答→
    因為冷空氣的頻繁降臨,有網友傳言今年將會是60年來最冷的一個冬天,甚至「預言」將會出現2008年的凝凍災害極端天氣。
  • 退役軍人事務部闢謠:網傳「2021年退役軍人春節生活補助標準」不實
    對此,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向退役軍人事務部有關部門求證,證實此為謠言!偽造公文 露餡了!網傳消息假借官方文件,卻錯漏百出。政府部門正式印發的文件有固定的範式,通常情況不會改變。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與網傳圖片一一對照,我們發現:一是網傳「文件」標題字體不規範。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公文標題為小標宋體字,網傳圖片字體不符合文件標準格式。
  • 【提醒】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  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  消息一出,紛紛被各地相關部門闢謠,佛山市衛計局就曾表示根本沒有聽說過名為「SK6」的病毒,而消息中所謂的「第一人民醫院」,也迅速發文闢謠。
  • 本周朋友圈十大謠言,很多人都中招了
    影響力:43.3闢謠:南京市鼓樓區法院稱,網傳報導系媒體誤讀,實際上,駕駛員一方只承擔了31.5%的責任。影響力:48.4闢謠:布達拉宮管理處表示,景區一直實行建築保護性監測研究工作,運行至今,從未發現布達拉宮建築發生下陷的情況,網傳閉館純屬謠言。
  • 闢謠| 經過「移花接木」的謠言往往真假難辨...
    謠言:3月21日,有網友在群聊中稱:「四季青鎮個別村道路用土封了,因為哈爾濱回來兩個人出現死亡」,引發其他網友揣測。真相:經調查,網傳信息系謠言。針對網傳信息,林甸縣公安局治安六隊立即展開調查,並快速鎖定林甸縣居民隋某,依法將其傳喚至林甸縣公安局辦案區。經訊問 ,違法嫌疑人隋某對其散布虛假信息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