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30,北京交響樂團將亮相首都市民音樂廳公益系列最後一場演出。藝術總監、首席常任指揮李飈攜手樂團,共同演繹《狂歡節序曲》《月亮頌》《我愛你中國》《洪湖水,浪打浪》等中外名作,以交響詩《為抗擊疫情的白衣天使而作-奔跑的勇士》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美麗逆行者們致敬,將為市民獻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新年音樂會。
演出詳情
1.《狂歡節序曲》作曲:安東寧·利奧波德·德沃夏克
2.《月亮頌》作曲:德沃夏克女高音演唱:周曉琳3.《我愛你中國》作詞:瞿琮作曲:鄭秋楓編曲:董樂弦女高音演唱:周曉琳4. 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第二樂章 作曲:安東寧·利奧波德德沃夏克5.《奔跑的勇士》(為抗擊疫情的白衣天使而作)作曲:劉思軍6.《假面舞會》圓舞曲作曲:哈恰圖良7.《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第二樂章作曲:莫扎特單簧管獨奏:李可思8.《洪湖水,浪打浪》(改編自《洪湖赤衛隊》)作曲:張敬安編曲:鄒野9.《斯拉夫舞曲》第八號作曲:德沃夏克10.《我的中國心》作曲:王福齡編曲:丁曉裡11.《花之圓舞曲》(選自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作曲:柴可夫斯基
*曲目以現場為準
指揮:李飈
演出:北京交響樂團
演出時間:12月22日 19:30
直播時間:12月22日 19:40
演出地點:首都圖書館
李飈
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首席常任指揮
李飈是世界古典音樂界少有的能夠同時成功勝任指揮和打擊樂獨奏的藝術家。2020年起擔任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和首席常任指揮。2021年開始 李飈擔任天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和天津歌舞劇院藝術總監,同時繼續擔任柏林國立音樂學院教授,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國家大劇院國際打擊樂節藝術總監,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首席客座指揮。
李飈出生於中國南京,五歲開始學習音樂。1982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88至1995年,公派進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隨斯留基業夫教授學習,獲俄羅斯國家一級音樂碩士文憑。1995至1999年,獲德國國家文化基金會獎學金前往德國慕尼黑國立音樂學院跟隨彼得薩德羅教授學習,獲德國音樂大師文憑。他還曾向音樂大師克裡斯託夫艾森巴赫和勞倫斯福斯特學習指揮,受益匪淺。
作為指揮家與獨奏家,李飈曾多次在音樂比賽中獲獎,並同國內外許多樂團和音樂家合作,演出足跡遍及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他還多次受邀擔任世界重大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委,
2003年,李飈成為中央音樂學院最年輕的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06年,他被柏林漢斯-埃斯勒國立音樂學院聘為終身教授,成為第一位在世界頂級藝術學府擔任終身教授的華人音樂家;2010年起,他擔任梅賽德斯-奔馳國際音樂節和中國國家大劇院國際打擊樂節音樂總監;2015年,成為索尼音樂籤約藝術家;2018年,擔任中國國家大劇院「年度駐院藝術家」。
- 首都市民音樂廳 -
2016年7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北京交響樂團、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首都圖書館承辦,發起創立了公共文化惠民品牌「首都市民音樂廳」,通過「政府+專業院團+公共文化機構」的合作模式,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的手段和方式,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北京交響樂團「首都市民音樂廳」的足跡已遍及了城鄉十六區,並走入了天津與河北。將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紅色經典歌曲及旋律以管弦樂的形式走進尋常百姓家,拉近市民與高雅藝術的距離,受到廣大首都市民的熱烈歡迎,有的區甚至達到一票難求。今年,北京交響樂團「首都市民音樂廳」走進京津冀,與天津交響樂團、河北交響樂團形成聯動機制,將首都市民音樂廳拓展到天津、河北,推動京津冀公共文化的協同發展。
在首都市民音樂廳的項目下,每年12月北京交響樂團都會舉辦「首都市民新年音樂會」,這在世界上還是首創。直播的方式受到廣大線上線下市民百姓的高度關注,「首都市民新年音樂會」這一特有品牌的影響力逐步擴大。作為北京公共文化著名惠民品牌,「讓古典音樂走進尋常百姓家」是北交秉承的一貫原則。
///
直播時間
2020年12月22日
19:40
直播通道
16家媒體平臺線上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