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育兒小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
如今很多父母為自己的孩子報補習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別人後面,但是也有一些父母對孩子進行著放養式教育,目的只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小巨人運動會》是一檔兒童運動真人秀,其中有不少嘉賓是家長,偶爾會交流自己的育兒觀。在第11期中,田亮和鄭希怡的教育理念就發生了碰撞。鄭希怡透露自己的女兒浸浸今年五歲,目前在上的課不會有班主任開課,現在上的學其實只有一塊田,就是種一下菜。按計劃培養,七歲前是不會拿筆寫字的,是一個很慢的過程。田亮不認可鄭希怡的觀點,他認為幼兒早教是大流,否則家長頂住很大的壓力。在鄭希怡表示自己能為孩子的自由成長頂住壓力的時候,田亮再次反駁以「你孩子頂得住嗎?」「孩子告訴你說,我很不開心,因為別人都可以,我不行」,田亮補充說。鄭希怡則表示孩子不需要去比較,家長要教育孩子別人會什麼不重要。鄭希怡說:「如果這麼小就要跟別人比較,那得有多累?我們成人比較已經很累了」。
最後,汪蘇瀧聽不下去了,用「這個事情是不能定論」的來打斷兩人的battle,因為討論不出結果的。二人的交流都是空中樓閣,田亮臆想孩子會因為比較而自卑,進而責怪父母沒有提前安排;而鄭希怡則認為自己教孩子不要去比較就一定有效,孩子自由成長就是開心。兩者都有各自的長處,一切還得看孩子。不能一味讓孩子都不學,也不能什麼都讓孩子學。伊能靜曾表示孩子的學習不能淺嘗輒止,一定要學會了才有資格去定論自己是否真的喜歡,以及是否值得繼續深入學習。
這場battle中,網友們大都將目光聚焦於鄭希怡身上,她的思想不隨大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其家庭的特殊性,可以讓孩子有慢的資本,普通人家的孩子真的就是一步慢步步慢。不乏有網友舉例說明,部分兒童幼兒園學過拼音和二十以內的加減,如果佔大多數小學老師就不會多講,導致沒補習過的明顯跟不上。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都會有所不同,環境、家境和孩子本身都是重要因素。總而言之,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上心,但有些父母對孩子實行的是放養式的教育。放養式的教育是有好處的,但是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
1.有些孩子不適合放養式教育
有些孩子因為性格的原因是不適合放養式教育的,就比如那些自制力太差的孩子。生活中充滿了很多誘惑,而這些誘惑或會間接或者直接影響人們的自制力,如果孩子的自制力太差,那麼他們很可能沉迷在誘惑中無法自拔。還有一些孩子喜歡惹事,如果家長對這些孩子不進行約束,那麼這些孩子不管是步入校園還是社會中,都有可能對社會造成負面的影響。還有一些沒有主見的孩子,這些孩子從表面上看上去乖巧聽話,而正是這種乖巧聽話使得他們沒有主意,很容易受到別人的挑唆。所以如果家長不管不問的話,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2.放養式教育對孩子的好處
上面這三種孩子不適合放養式教育,那麼那些適合放養式教育的孩子他們能獲得什麼好處呢?首先,放養式教育能夠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父母從小學會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生活,那麼這可以很好地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孩子在未來也能夠更加從容地面對各種問題。這樣的孩子他們的未來發展空間更加廣闊,因為孩子可以追隨自己內心的想法去生活。這樣的家庭中,親子關係也更和諧,因為放養式教育給予了家長和孩子之間一個自由的空間。
3.放養式教育應該注意的地方
有其利必有其弊,如果父母選擇了放養式教育,那麼有一些地方還是需要注意。父母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畢竟採用放養式教育並不意味著家長對孩子不管不問,身為父母,不管什麼時候都要關注孩子,並對孩子做出及時的引導。其次,父母一定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只有成為孩子的朋友,這樣才可以讓孩子有情感上的依靠,也能夠提高孩子感知外界的能力。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要有邊界感,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培養一定的底線,這樣才能讓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不至於走到錯誤的道路上去。
放養式教育看上去對家長和孩子都好,但事實上,這樣的教育家長更需要用心去注意孩子的發展方向。當然,不管採用哪種教育方式,都需要尊重孩子。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在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