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電影,越發覺得世風日下,節操淪喪。
那幫發片的,為了吸睛,老打擦邊球也就算了,連介紹語都罔顧常識。
常看到什麼「韓國重口味三級片」,「美國19禁經典大片」之類。
各個都令人哭笑不得。
這些前綴有多錯位,拿國家元首的頭銜做個類比,就好比說
英國酋長XXX……
美國皇帝XXX……
中國首相XXX……
都是如假包換的驢唇不對馬嘴。
還有人一提到三級片,就覺得是恥度爆表的小黃片——
多少好導演、好演員就這樣被這一竿子掄死!
想不鬧這種笑話,也蠻簡單的。
看這篇小文,簡單區分下幾個重口電影的代名詞。
香港·三級片
香港影視處把在港上映的電影分為三個等級。
第Ⅰ級:適合任何年齡的人觀看。
第Ⅱ級又分為A與B。
ⅡA級:兒童不宜。
ⅡB級:尺度更大,青少年及兒童不宜。
比如廣泛為誤解為三級片的《喜愛夜蒲》系列,其實只是IIB級。
俗稱的三級片,就是尺度最高的第Ⅲ級。
只準年滿18歲的觀眾入場。
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是,謝霆鋒主演的《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被評為三級,當時只有16歲的他無法觀看。
1988年,分級制度正式實行。
《黑太陽731》是第一部正式在港公映的三級片,也是首部華語三級片。
所以網上很多1988年之前的老片也敢標榜「三級片」,全是鬼扯淡。
海外電影在香港公映,也實行同樣分級。
比如好萊塢電影《本能》,《耶穌受難記》,都是三級片。
說到三級片,叫人想起活躍在90年代的一系列名字:
李麗珍、舒淇、陳寶蓮、楊思敏、葉子楣,葉玉卿、邱淑貞、翁虹……
她們的作品類型,也後繼有人。
近幾年的《雛妓》,《3D豪情》,《蜜桃成熟時33D》,《一路向西》,《低俗喜劇》,等等。
這些三級片,多的是搔首弄姿,春光無限,XXOO情節。
觀眾尤其是宅男觀眾,都拿它們當情色片甚至毛片看,也讓三級片=黃片成為了一個廣為流傳的誤解。
但三級片絕不限於情色。
吸毒、暴力、恐怖、粗俗臺詞、犯罪教唆、有違倫理道德的情節,全部觸動分級死線。
比如《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血腥奇案改編,海量黑色幽默,上映後有不少罪犯模仿犯案,社會影響是夠壞的。
比如《維多利亞一號》,弱女子為買房化身殺人狂魔,刀片割喉、腸子亂流的殺戮場面,絕對少兒不宜。
比如《志明與春嬌》,粵語粗口成篇,對小孩子也是強烈的精神汙染,內地版砍掉了許多黃段子才能上映。
長期被分級欺負的,杜琪峯要算一個。
2007年的《神探》,就因為一場割耳朵戲太逼真,被定為三級。
稍往前推,他的《黑社會》和《黑社會2:以和為貴》,由於暴力場面,加上涉黑過於寫實,也都被打入三級。
因此,老杜一直對香港電檢制度頗有微辭。
其實並不是歧視老杜,黑社會題材容易「觸三」,古而有之。
周潤發早年放入《我在黑社會的日子》,經典梟雄片《跛豪》,《古惑仔》系列的《戰無不勝》,也都是妥妥三級。
美國·R級片
其實,美國以前也是有廣電總局的。
1930年3月31日,全美電影製片和發行人協會主席公布電影審查制度《海斯法典》。
禁拍的內容五花八門,其中包括:
不可詳細描述謀殺、盜竊、搶劫的方法;
不得表現不道德的性關係;
不準出現裸體鏡頭;
不準出現男女唇間接吻;
不準出現墮胎或分娩的鏡頭;
……等等,管得一點也不比廣電少,電影人抗議聲不斷。
如今看四五十年代的老片,很多情節彆扭得要命。
比如罪犯大盜,永遠無法逃出法網,再刻意也必須死於非命、鋃鐺入獄或發瘋。
那份畫蛇添足,跟港片在內地院線的「我們去自首吧」或「他是臥底」,有異曲同工之妙。
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舊版《十一羅漢》忙活一通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2001年的新版,羅漢們懲治了賭場惡主,帶著大批鈔票逍遙而去,克魯尼還偷回了女友的心。
1966年《海斯法典》被廢除,取而代之更合理的分級制度,由美國電影協會分級。
G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
PG級:輔導級,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
許多闔家觀賞的動畫片,都是這兩個級別的。
PG-13是特別輔導級,帶有溫和的成人元素,13歲以下兒童要有父母陪同觀看。
而大家津津樂道的R級,又名限制級,包含較多的性愛、暴力、犯罪、粗口等成人內容。
17歲以下觀眾,要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觀看。
比如《第一滴血》,《虎膽龍威》等陽剛動作片。
《斯巴達300勇士》,《特洛伊》等古裝戰爭片。
《宿醉》等無節操喜劇。
以及大多數開膛破肚的殺戮系恐怖片。
華語功夫、武打片如《少林寺》,《黃飛鴻》,《功夫》,《劍雨》,都是R級。
可見R級的門檻其實不高,沒有那麼奇貨可居。
要拿得出手,最起碼也得是NC-17。
該級別的電影被清楚地定為成人影片,17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
十大禁片的《感官王國》《索多瑪的120天》,入級毫無懸念。
昆汀的名作《低俗小說》,也榜上有名。
法鯊主演的性癮題材電影《羞恥》。
華語片《色戒》也被分到這個級別,只因那場驚天動地的梁唯大戰。
所以,要想聳人耳目的話,R級是不夠的。
NC-17級才是尺度極限,黃暴至尊。
韓國·19禁
首先要說明的是,韓國電影分級,並沒有19禁這一項。
根據韓國影像等級委員會的評判,共五個等級:
全體觀眾可看、12歲以上可看、15歲以上可看、18歲以上可看和限制放映。
需要解釋的是,韓國普遍採用虛歲計算年齡,即小孩一出生就是1歲。
所以他們的18歲以上可看,也就成為俗稱的19禁。
在西方國家,韓國19禁有時也被稱為R級。
19禁電影太多,用關鍵詞一搜就有,就不一一舉例了。
其實人人好奇追捧的19禁,跟更高級的「限制上映」(這才是真正的19周歲以下禁看)一比,根本不算什麼。
因為韓國並沒有放映「限制上映」的電影院,所以限制上映就是禁止公映的代名詞。
比如著名導演金基德的《莫比烏斯》,一度被分級為限制上映,經過再三剪輯送審最終才獲得19禁的分級。
另外需要補充的是,在韓國,不僅電影,包括韓劇、MV、綜藝、舞臺表演和廣告,都是被嚴格分級的。
如果你下載過高清錄製的HD版本韓影,一定在片頭看到過類似的分級字樣。
個人覺得,這樣涵蓋面廣泛、清晰明了的分級提示,實用而且必要。
最後總結
一,三級是香港獨有,包含但絕不限於色情。
二,19禁是韓國獨有,大多是由於暴力,再往上還有更猛的限制放映級。
三,R級通常指美國電影,但尺度很一般,要看嗨一點的最起碼NC-17。
轉載:方聿南
來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40698732/?star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