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直播帶貨是一種新型的銷售渠道,但是最近卻糾紛不斷。
12月8日,有兩位商家發文討伐藝人黃聖依和某招商公司,原因是他們繳納了10萬元的「坑位費」,但是黃聖依沒有盡到主播的責任,更沒有賣出足夠數量的產品。於是,他們要求招商公司退錢。招商公司回應說,是由於資金鍊緊張導致了退款拖延,目前正在協調款項,彌補客戶損失。
今年10月25號,黃聖依受邀進行直播帶貨,商家們與招商公司北京星火無限籤訂了保底合同,即繳納坑位費10萬元,但保證銷售額要至少達到合同金額的3倍,也就是說要完成30萬的銷售額。
直播當天,黃聖依來了,但據商家說,她按照合同,本該講解產品5分鐘,但是她沒有,基本是由助播來講解的。後面因為黃聖依時間到了,她沒賣完產品就走了。結果可想而知:一款保溫杯只賣出5個,銷售額僅695元;另外一款面霜一件都沒賣出去,銷售額為0元。
商家不幹了,要求招商公司星火無限全額退款,可從10月25號溝通至今,星火無限只退款1萬元,還欠9萬元,再打電話,星火無限公司負責人選擇失聯。
今日,星火無限的負責人郭建軍在社交平臺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他說自己公司於今年9月2日與某平臺籤訂意向合作,平臺擬邀張庭擔任明星主播,星火無限負責招商,但最後平臺沒敲定張庭,幾次延期後,黃聖依作為主播臨危受命……
郭建軍說:「作為(直播帶貨)協辦方,我們並沒有不認識自己的錯誤。與客戶協商退款,因資金鍊緊張導致了拖延,我理解客戶心情。媒體曝光也是為了更好的監督,我一直在努力協調款項,彌補客戶損失,同時希望相互理解。」
有時候打敗一個騙局的,是另一個更大的騙局。比如自從有了炒虛擬貨幣的行當之後,傳銷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有時候刺破一個泡沫的,是另一個更大的泡沫。比如有了直播刷單的業務後,傳統電商刷單的生意沒人幹了。
直播也好,短視頻也好,網際網路也好,區塊鏈也好,這些都是只是一個工具,只要解決不了自己價值的問題,再先進的工具都沒有用。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要解決的核心是如何成為羅永浩和董明珠的問題,而不是趕緊去直播的問題。
對於商家來說,他們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如果打造品牌和IP的問題,而不是如何找明星去賣貨的問題。
如今錢越來越不好賺了,大家都在尋找出路,最令人痛心的是:我們寧可把精力都花在尋找新的捷徑上,也不願意花在提升自己上,我們寧可把聰明都花在玩新花樣上,也不願意花在改進產品(服務)的質量上。
什麼直播帶貨,社交電商,短視頻等等,都是在變著花樣的賣貨,卻鮮見沉下心來做產品的,更很少有人願意去沉澱下來學習的。這就造成了虛假繁榮,人人都是短視主義,都想撈一把就走。結果就是互相禍害,社會成了一個大染缸,人人都給這個大染缸添油加醋。
其實越是這樣,大家越賺不到錢,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上帝為什麼懲罰漁夫一直捕不到魚?因為只有讓他們徹底捕不到魚的時候,他們才會退而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