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勢更加彰顯 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

2021-01-09 澎湃新聞
生態優勢更加彰顯 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

2021-01-07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天水藍】

近年來,天水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加強生態建設、加強流域環境治理、深入推進汙染防治,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升,為建設美麗宜居新天水和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今天播出第一篇《十三五天水生態優勢更加彰顯 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

為了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2016年4月

天水市投資4.72億元

開工建設秦州熱源廠項目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

項目採用安裝布袋除塵器

石灰石-石膏法脫硫塔

氣力輸灰等先進系統設備

在2017年11月投產運行後

不僅滿足秦州區主城區日益增長的供熱需求

也改善了區域冬季大氣環境質量

秦州熱源廠職工 黃炳森:秦州熱源廠對煙氣中的粉塵使用了布袋除塵器,通過布袋除塵器集中收集粉塵,氮氧化物通過鍋爐內化學反應處理為水蒸氣、氮氣等無害氣體,二氧化硫通過脫硝、石灰石,最後產生為石膏集中處理,從而把供熱對大氣的影響降到最低。

秦州熱源廠項目建成後

關停了秦州區主城區內

194臺燃煤小鍋爐

社會效益、環保效益顯著

秦州熱源廠廠長 李世剛:目前秦州熱源廠在立項建設和後期運行中,採用高標準的節能環保設備,對運行過程中各項環保數據自動化監測,確保運行期達標排放。

「十三五」期間

天水市把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與全流域治理統籌起來

強力治汙水,鐵腕清「四亂」

沿河布綠帶,岸線建公園

2015年10月

天水市投資4.84億元開工建設

成紀淨水廠項目

這一項目是全地下淨水工程

也是甘肅省第一座地下淨水廠

地表為景觀公園

淨水廠於2018年建成後

日處理生活汙水8萬噸

通過MBR膜汙水處理工藝淨化後

中水標準達到一級A標準

天水市汙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王勃:該廠採用A⊃2;O加MBR膜處理工藝,採用三級生化處理技術,處理後的水質達到國家城鎮汙水廠一級A標準。

隨著全市水務一體化的持續推進,2020年天水市啟動了麥積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工程,工程完成後,將對秦州汙水處理廠進行關閉。

天水市汙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王勃:將實現成紀淨水廠和麥積汙水廠同步處理,麥積汙水處理廠將由原處理能力6萬立方米提高至10萬立方米,處理水質將由一級B排放標準提升至一級A排放標準。兩廠攜同運行,會更好地保護天水的水生態環境。

「十三五」期間

天水市深入實施藍天、碧水

淨土、國土綠化

生態修復「五大行動」

在天水大地上繪出了一幅

水碧、山青、天藍、地綠的美麗畫卷

環境空氣品質方面

剔除沙塵天氣影響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95.1%

水環境質量方面

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

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7.78%

5個地下水質量國考點位水質級別穩定

「十四五」期間

天水市規劃項目153個

總投資1033.7億元

確保到2025年

全市空氣品質鞏固提升

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以上

本臺記者:趙軍霞 馬振宇(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標題:《生態優勢更加彰顯 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堅持美麗與發展共贏 描繪生態錦江新畫卷
    堅持美麗與發展共贏 描繪生態錦江新畫卷 2020-12-24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點亮生態農業、優美環境、文化底蘊三盞燈 白塔村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白塔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業,護好一片美景,富裕一方百姓,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新時代畫卷。「十縣十鎮十村十企」調研組這樣評價:白塔人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點亮了「生態農業、優美環境、文化底蘊」三盞「明燈」。  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環境  走進白塔村,只見大片的白楊樹挺拔遒勁,藤蔓纏繞的古建築掩映在綠樹青草間。
  • 描繪生態「西美」畫卷
    曾經的小土坡,已經變為美麗的遊園。該遊園正是上街區圍繞鄭州「西美」的功能定位,加快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的生動實踐之一。今年以來,該區出臺《上街區美麗生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國土綠化和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加大水生態系統保護力度、解決環境空氣品質突出問題,努力建設地綠水清天藍、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美麗上街。
  • 「十三五」期間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成績亮眼
    ,生態環境持續優良、綠色發展更加深入,最美麗省份建設全面開啟。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全省綜合考評和縣(市、區)委書記工作實績量化考核。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首部綜合性、統領性、倡導性、促進性的地方法規《雲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於今年7月施行。同時,國土空間不斷優化。貫徹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科學合理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基本構建。
  • 綠色滿溢幸福路寬 繪就生態文明的福州新畫卷
    美麗的閩江兩岸。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黃戎傑  綠色,是福州發展的底色,孕育著勃勃生機和無盡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抓的建設。
  • 邁開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實步伐——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習心得...
    對縣區委來講,就是要按照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建設,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三是深刻領會民生需求新變化。
  • 「繪文明城市 致美麗淄博」 匯智·榮悅城百米畫卷活動圓滿收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言麗 嶽鈺潔 淄博報導一線一墨繪文明城市,一筆一划致美好淄博。1月16日上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匯智·榮悅城共同舉行了一場藝術盛宴,數十名小朋友歡聚在一起,以「繪文明城市 致美麗淄博」為主題共同完成了一幅「百米畫卷」。
  • 生態文明之光照耀美麗中國——寫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
    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一幅新時代的綠色畫卷正在美麗中國恢弘鋪展!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兩山」理念指引中國經濟社會綠色變革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近年來,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稅法以及大氣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法和土壤汙染防治法等法律更加完善。40多項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方案相繼出臺,尤其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的建立,讓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生根開花。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 這些節目與生態環境有關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已定於2021年在雲南昆明舉辦,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我國是生物多樣性大國,作為COP15締約國,我們認真履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義務,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護有效開展。建設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以國家公園為主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創造性提出並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 浙江省新增28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周末可打卡~,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為進一步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經推薦評選,近日,省生態環境廳決定命名農夫山泉杭州千島湖飲用水有限公司等28家單位為浙江省第十批「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第十批浙江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1.農夫山泉杭州千島湖飲用水有限公司   2.杭州臨安錦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3.寧波明州環境能源有限公司   4.溫州會文谷文華旅遊有限公司   5.溫州龍灣偉明環保能源有限公司
  • 國外高度評價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在日本麗澤大學名譽教授三瀦正道看來,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應對大氣、水、土壤汙染等環境問題,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改善了環境。柬埔寨參議院主席賽衝表示,中國的發展戰略布局值得柬埔寨借鑑,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舉措,令人欽佩,「相信通過一系列措施,中國生態環境將越來越好,並將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
  • 圖說鄉村振興:為農村生活描繪新畫卷
    31961068,.圖說鄉村振興:為農村生活描繪新畫卷
  • 《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圍繞綠水青山做文章,溫州把生態優勢真正...
    當前,溫州正堅定不移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走下去,真正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綠色崛起。咬定「綠水青山」不放鬆「圍繞保護和改善楠溪江流域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宣傳,我們全力配合縣普法辦的工作。」永嘉縣綠色環保志願者協會會長楊建南說。3月1日,《溫州市楠溪江保護管理條例》實施,立法保護一江清水。
  • 「厚植生態優勢、打造山水名城」——南昌市築牢生態屏障彰顯省會...
    2021年,南昌林業將全面完成1.66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和1.25萬畝封山育林任務,新造油茶基地9000畝,同時,緊緊圍繞「厚植生態優勢、打造山水名城」的發展定位,以推深做實林長制和創建國際溼地城市為抓手,以持續深入推進林業改革為動力,做好做足做實「精緻森林,大美溼地」文章,在築牢生態屏障實踐中彰顯省會林業擔當
  • 美麗宜春:發出「綠色發展」邀請——我市在深圳開展生態招商活動...
    3月23日至25日,市委書記鄧保生率隊在廣東省深圳市開展生態招商,推介宜春良好生態,對接洽談生態項目,誠摯地向國內外發出「綠色發展」的邀請,歡迎廣大企業家到宜春投資低碳環保工業、有機綠色農業、生態旅遊和現代服務業項目,攜手打造綠色GDP、幸福GDP。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瞄準生態產業積極招大引強   綠色生態,一直是宜春的「燙金」名片。
  • 化生態優勢為振興動能
    從以前的村裡人往外跑,到如今的外鄉人慕名來,充分印證了一個道理: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鄉村振興最強大的底氣和最堅實的優勢。鄉村實現「綠色轉型」,對內可以提升當地村民的幸福感,對外可以提高美譽度,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向農村,投資旅遊項目,不斷激發鄉村振興的強大潛能。然而,現實中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問題也不少。
  • 【生態文明@溼地】「水上精靈」白天鵝舞動冬日嘉峪關
    【生態文明@溼地】「水上精靈」白天鵝舞動冬日嘉峪關 央視網消息:
  • 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先行先試4年多成效顯著
    4年前,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探索不同發展階段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模式;4年後,三省基於各自生態優勢,在機制創新、制度供給、模式探索上大膽改、深入試,基本完成重點改革任務,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福建各類自然資源「一張圖」管理、江西跨部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協調機制、貴州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態補償機制……
  • 來看重慶這幅美麗生態畫卷
    一隻只白鷺,身披雪白的羽毛,或俏立枝頭、或漫步林間,或振翅翱翔,點綴在青山綠水間,描繪出一幅生態美畫卷。此起彼伏的鳥鳴聲,響徹山林,仿佛正奏響優美的樂章。當地村民介紹,2018年開始,這片竹林成為了白鷺的棲息地。不過當時數量只有數百隻左右,而現在,初略估計已達數千隻。
  • 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不懈奮鬥者
    ,讓中國傳統生態文化和生態智慧源遠流長,發揚光大,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新形勢下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位、目標任務、總體思路、重大原則作出深刻闡釋和科學謀劃,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提供了根本保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凝結著對發展人類文明、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的深刻思考,在全球大國治國理政實踐中獨樹一幟,彰顯了中國特色、戰略眼光和世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