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位太皇太后,都有著怎樣的經歷,她們的人生大不相同

2020-12-27 騰訊網

明朝有十多位皇后,其中能夠活著當上太后的不多,最終能夠成為太皇太后的,就僅僅只有三位了。那麼明朝這三位太皇太后,都有著怎樣的經歷呢?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她們的人生大不相同。

一、誠孝昭皇后張氏

誠孝昭皇后,是明仁宗朱高熾的原配妻子。早在洪武二十八年,她就嫁給了還是燕王世子的朱高熾為世子妃。後來朱棣起兵靖難,留世子朱高熾主持北平事宜,張氏就從旁協助丈夫。

朱棣登基之後,將朱高熾冊立為皇太子,張氏便成為太子妃。朱棣一直不太喜歡朱高熾這個兒子,為了保住丈夫的太子之位,張氏除了孝順公婆之外,還盡心培養兒子朱瞻基。果然,朱棣因為有朱瞻基這位「好聖孫」,便堅定了要傳位給朱高熾的決心。

朱棣駕崩後,朱高熾登上皇位,誰知僅在位十個月,朱高熾就駕崩了。於是朱高熾與張氏的長子朱瞻基,便繼承了皇位,將張氏尊為皇太后。朱瞻基對母親十分孝順,不僅常常來問安,每逢遇到軍機大事,都要先詢問母親的意見。可張氏十分賢德,所以她從不主動幹政,也支持兒子的每一個決定。

宣德五年,朱瞻基還曾陪著母親,前往明長陵和明獻陵拜謁。如此一來,張氏便成為,明朝唯一拜謁過皇陵的皇太后。在拜謁皇陵期間,張氏還不忘教導兒子:「國家恆輕徭薄賦,以存恤為務,庶幾為民父母之道。」

然而,朱瞻基也僅僅在位十年,便駕崩了。當時他的長子朱祁鎮年僅9歲,群臣都擔心主少國疑,多虧張氏站出來,指著朱祁鎮說:「此新天子也。」這才確保了朱祁鎮順利繼位,她也因此升級為太皇太后。

群臣認為新君年幼,於是奏請太皇太后垂簾聽政,結果張氏回答:「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不過因為朱祁鎮年幼,張氏仍然成為實際的攝政者,她重用「三楊」、胡濙、張輔等人,使得正統初期,明朝政治相對清明,她也被後世稱為「女中人傑」。正統七年,張太皇太后去世,與明仁宗朱高熾合葬於獻陵。

二、孝肅皇后周氏

孝肅皇后周氏,是明英宗朱祁鎮的貴妃,並非原配。朱祁鎮的原配是錢皇后,可是錢皇后無子,周氏的兒子朱見深便被立為太子。周氏也母憑子貴,被朱祁鎮封為貴妃。

眾所周知,在正統十四年,發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之後朱祁鎮被瓦剌俘虜。被瓦剌放回來後,又被已經登基的弟弟朱祁鈺幽禁起來。景泰八年,朱祁鎮通過「奪門之變」,再次坐上皇位。

按理來說,此時朱祁鎮要冊立皇后,完全就可以冊立太子的生母,也就是周氏為後,當時群臣也是這樣建議的。可朱祁鎮對錢皇后情深,在其被瓦剌俘虜期間,錢皇后日日為他祈禱,哭得有隻眼睛都瞎了,跪得有條腿也難以行動。朱祁鎮不願辜負妻子的深情,就還是堅持復立錢氏為後。

也正因朱祁鎮對錢皇后一往情深,才引發周氏的嫉妒。朱祁鎮在臨終前,特意叮囑朱見深,要善待嫡母錢氏,還留下遺詔,將來錢皇后去世,要與他合葬。結果等他一去世,周氏的真面目就暴露了。

首先錢皇后身為朱祁鎮正宮皇后,朱見深的嫡母,理應與周氏一起,被尊為皇太后,且錢太后始終應該壓周太后一頭。可周氏仗著自己是皇帝生母,就想只給自己上尊號,還好有群臣替錢皇后說話,周氏這才罷休。

後來錢氏去世,按照朱祁鎮的遺言,她就應該與其合葬裕陵。但周氏在這件事上,仍然是橫加阻攔。朱見深出於孝順,也站在生母這邊,與群臣爭執不下。最終,母子二人還是迫於壓力,只能按照先帝遺言執行。

不過,在錢氏入葬的時候,周氏仍然悄悄派人,將其與朱祁鎮陵墓之間的隧道給堵上了。朱見深駕崩後,他的兒子朱祐樘繼承皇位,周氏被尊為太皇太后。直到周氏去世,朱祐樘在安葬祖母的時候,才發現錢氏陵墓隧道被堵這個問題。可是最終礙於風水問題,還是沒能將隧道給打通。從周氏開始,明朝皇帝的生母,便也可以與皇帝合葬了。

三、孝貞純皇后王氏

孝貞純皇后王氏,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二任皇后,說明也不是原配。朱見深的原配是吳氏,可因為吳皇后杖打了朱見深最寵愛的萬貴妃,從而被廢。吳氏被廢後,朱見深有意冊立萬貴妃為後,可是遭到兩位太后錢氏和周氏,以及群臣阻攔。沒辦法,他便冊立王氏為後。

鑑於吳氏的下場,王氏當上皇后以後,一直安分守己,也不敢去招惹萬貴妃,這才得以自保。等到萬貴妃去世,王氏才總算是安全了。萬貴妃去世後不久,朱見深也駕崩了,之後朱祐樘即位,王氏身為嫡母,便被尊為皇太后,可是沒有上徽號。

朱祐樘去世後,他的兒子朱厚照繼承皇位,王氏便成為太皇太后,不過同樣沒有上徽號。直到正德五年,她才有了徽號「慈聖康壽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王氏去世,與朱見深合葬於茂陵。

由此可見,明朝三位太皇太后,誠孝昭皇后張氏,一直將重心放在大局上,這才稱得上是賢后,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孝肅皇后周氏,一心將重點放在自身利益,為此爭風吃醋,將國家制度視如無物,這是小女人做派。孝貞純皇后王氏,算是其中最不出名的一位了,這是因為她一生過得小心謹慎,這就是典型的古代封建女性形象。

(參考文獻《明史》《明實錄》)

相關焦點

  • 女中堯舜,人間作精,後宮小透明:大明三位太皇太后不一樣的人生
    前言:大明王朝276年時間裡,雖然皇帝只有十六位,但皇后卻不止十六位。其中宣宗、憲宗、世宗都曾經廢后。儘管如此,皇太后的數量卻也並不算多,畢竟太祖馬皇后、成祖徐皇后、世宗乃至神宗的皇后都死在了皇帝前面。相對來說,太皇太后就更為稀有,總共不過寥寥三人而已。分別是仁宗朱高熾的皇后:誠孝昭皇后張氏。
  • 不丹90歲太皇太后罕見亮相!氣質完勝兒媳婦和孫媳婦,紫衣太美
    當天亮相,氣質實力完勝不丹4位王母和不丹吉增佩瑪王后。太皇太后一身紫色的衣服亮相,搭配著紅色的刺繡緞帶,真是高貴極了。不丹90歲太皇太后營業!當年被打入冷宮,穿紫衣亮相人生堪比甄嬛 被譽為是不丹最美王后的吉增佩瑪,在祖奶奶面前,也得服輸啊!格桑卻登太皇太后是不丹第三任國王第三任國王吉格梅的妻子,一生都很傳奇。之前是錫金的公主,和不丹王室聯姻。
  • 聖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誰大?三八節說說古代最尊貴的女性
    身為嫡母的皇后享受的待遇往往是極高的,例如東漢六位臨朝聽政的皇太后中,五位均非皇帝生母,只是先帝皇后,反觀生母往往在世時連太后名號都沒有。明代以前,只要是皇后在皇帝死後沒有被廢掉,是必須尊為太后的,至於生母如果不是皇后而是皇妃,也依舊成不了太后,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代的女人擠破頭也要做皇后的原因。雖說如此,但歷史上奇葩皇帝不少,因此特例也有不少。
  • 清朝時期兩宮皇太后是如何區分的,她們之間誰的身份更加的尊貴?
    其實兩宮皇太后不是清朝獨創和特有的制度,兩宮皇太后最早開始於明朝,明憲宗即位以後將明英宗的皇后錢氏,和自己的生母周貴妃同時尊稱為皇太后,而在此之前太后只能有一個,通常情況下只有先帝的中宮皇后才能坐上太后之位,妃嬪所生的兒子即使將來成為了皇帝,名分最高也只能止步於太妃,比如宋哲宗的生母就被封為了太妃。
  • 明朝最傳奇的皇帝,一生兩度稱帝,歷經三次政變,名字聽著很耳熟
    其實除了道路可以跌宕起伏之外,有些人的人生軌跡,又何嘗不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呢?有這樣一位皇帝曾經兩次在位,但是一生卻經歷了三次經變,這位皇帝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很多人看明朝時期的電視劇,都會想到明朝後期屬於宦官當權的時代。然而卻不知道具體是哪一位皇帝執政期間才成為了明朝盛世,向宦官專權的狀態轉變的,其實這位皇帝就是明英宗朱祁鎮。
  • 湯唯飾演的皇太后和張太皇太后誰...
    而這一部講訴明朝歷史的大戲《大明風華》更是眾星雲集、場面華麗,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張藝興、喬振宇、梁冠華、俞灝明、王學圻等老中青三代演員聯袂出演,其中女一號湯唯更是第一次出演歷史古裝電視劇。
  • 從李嘉欣到劉碧麗,都是有手段的女人,為何她們的結局卻大不相同
    從李嘉欣到劉碧麗,都是有手段的女人,為何她們的結局卻大不相同。02李嘉欣和劉碧麗,這兩個女人有一個相同之處:都想憑藉自己如花的容顏上位,通過走捷徑晉升為豪門闊太,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從李嘉欣到劉碧麗,都是有手段的女人,為何她們的結局卻大不相同,我們從以下幾點分析:
  • 她有著怎樣不平凡的人生經歷?
    康熙的生母是佟佳氏,這姓氏很熟悉吧,基本上貫穿了清朝整個首尾,別的不說就這姓氏能坐上皇后位的就有三個。康熙的生母算是頭一個。連文字都是照著蒙古文現造的,只不過瞅著明朝,把這進化的速度給加快了,沒有時間的積累,很多東西都缺著呢?所以清朝的一些個制度和明朝有些類似,有些換個名字就搬過去了,更有些連名字都不改就搬過去的。
  • 從何超瓊到鄭志雯,都是豪門聯姻,為何她們的結局大不相同
    01何超瓊最近賭王家族新任接班人何超瓊的處境可謂起伏不定的,她剛憑藉強硬的手段和過人的膽識平定了和四太梁安琪的鬥爭,何超賢因為財產問題又把她給告了。從何超瓊到鄭志雯,都是豪門聯姻,為何她們的結局大不相同
  • 五全皇后:從世子妃到太皇太后的傳奇
    身為世子妃,張氏的最大貢獻是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朱瞻基(後來的宣德帝)、三子越王朱瞻墉、五子襄王朱瞻墡。連續幾個孫子的出生,使燕王對世子和世子妃非常滿意。特別是在長孫出生前夕,燕王朱棣夢見明太祖交給他一塊大的寶玉,說:「傳之子孫,永世其昌。」長孫剛滿月,燕王見了小瞻基,說:「這孩子英氣溢面,跟我夢見的一樣。」
  • 「馬蘭坡」的三位女演員,同出一地,命運卻大不相同
    同樣來自長沙,娛樂圈的這三位女明星,命運卻大不相同 若是提起長沙的話,想必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臭豆腐,和那個獨有的名詞馬蘭坡,是的,湖南衛視的電視節目一直都是做得非常好的,也有不少從長沙本地走出的優秀女明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盤點三位從長沙走出來的藝人,第一位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劉芸,前一陣子,劉芸參加了浪姐這檔節目,雖然說爭議不斷,也是早早的就淘汰了
  • 皇帝的在世曾祖母——比太皇太后還要尊貴的女人
    中華皇家制度:皇帝正妻稱皇后,皇帝之母在世時(嫡母、生母)尊稱為皇太后,皇帝祖母(包括嫡祖母、宗法祖母、本生祖母)若在世,尊稱為太皇太后。在中華二千年帝制歷史中,皇太后層出不窮,幾乎每朝都有,太皇太后人數也不少,不算罕見。
  • 為什麼母后皇太后的地位,高於聖母皇太后?
    經歷無數清宮劇耳濡目染,想必對「母后皇太后」和「聖母皇太后」這兩個稱謂,多數讀者都有大致了解。
  • 《大明風華》孫若微原型:歷六朝五帝,明朝第一位有徽號皇后
    靖難之役與玄武門之變一樣,成為了大明之痛,也讓永樂大帝朱棣背上了殺侄奪位的罪名。再多的功績也抹不掉靖難在朱棣心中的陰影,御史景清在南京城破之際,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安排給將軍孫愚,混亂中,只有大女兒曼殊被孫愚救走,更名孫若微。小女兒曼筃流落宮中,被宮中女官胡尚儀收養改名胡善祥。
  • 紅顏禍水,讓吳三桂怒髮衝冠的陳圓圓,有著怎樣的悲催經歷
    在中國歷代史上,雖然湧現了好多英雄豪傑,可每個英雄的身邊都少不了那麼一位美人,所謂"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可有了紅顏,就少不了讓好多男人的爭奪。少不了更多的戰爭災禍。紅顏禍水也就是這麼來的。最後直接導致明朝滅亡的一代名妓陳圓圓。有著怎樣的傳奇呢。且聽我徐徐道來。陳圓圓原本姓邢,單名一個字沅。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豔之一,是當時江南那一帶特別有名的絕代名妓,才藝雙全。引來了當地好多名士的相繁追求。
  • 朱祁鎮:明朝皇帝中唯一當過俘虜,卻兩次做皇帝
    明朝的皇帝大家都知道,如何形容呢?只能說,很有特點。喜歡玩蛐蛐的、喜歡做木匠的、熱衷房中術的等等。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明朝作為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著非常強大的氣節,可以說明朝在中國古代的氣節那是首屈一指,為什麼這樣說?
  • 《新白娘子傳奇》三位女主角境遇相差大,這些年她們都經歷了什麼
    ,趙雅芝依然明媚動人,陳美琪似乎有些憔悴,而葉童雖然比趙雅芝和陳美琪都小了好幾 歲,但看起來好像比她們的年紀還大。生活的狀態直接影響女人的容貌,那麼《新白娘子傳奇》上映前後的這些年,三位女主演的人生都經歷了哪些變化,現在都過得怎麼樣呢?01三個人中趙雅芝的年紀最大,但容貌卻保養的最好,雖然已六十多歲的了,但整體的狀態依然非常年輕。
  • 西漢皇太后竇漪房的簡介,歷史上的竇漪房是怎樣的?
    如果說竇太后,那我想絕大部分都知道,隨著前幾年黃曉明的《大漢天子》和林心如的《美人心計》的熱播,竇太后也被世人熟知。但是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疑問《大漢天子》的竇太后是一個熱衷於權力,並縱容自家的子侄禍國殃民的主,而《美人心計》中的竇太后卻幾乎就是一位完美的賢后。那麼在真正歷史上的竇太后到底是怎樣的人物呢?
  • 明朝第一大昏君,葬送大明百年國運,死前卻做了一件好事
    明朝自朱元璋開創大明帝國以來,他下面的四位皇帝都是好樣的,甚至在朱高熾,朱瞻基父子11年的執政期間,開創了「仁宣之治」的繁榮昌盛時代。遺憾的是他們父子都是英年早死,如果他們不死,或許歷史上不會有清朝的事了。但是歷史沒有如果,人們常說虎父無犬子,可是朱瞻基卻養了一個敗家子朱祁鎮。
  • 東西風之爭:母后皇太后和聖母皇太后相比,誰的級別更高呢?
    在封建倫理制度度,母后皇太后的地位永遠高於聖母皇太后。就拿大家最為熟悉的慈安和慈禧來說,無論慈禧怎麼囂張怎麼聰明,在慈安面前,慈禧先天都矮一截。當時宮裡的人私底下稱呼慈安為東太后,慈禧為西太后。但是明面上沒人敢這麼說。